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28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目的:探讨3种强度不同的脉冲电磁场对小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为磁场组和对照组。磁场组分别暴露于强度分别为10×10-4,20×10-4,30×10-4T的脉冲磁场下(f=15Hz),暴磁时间为6h/d;对照组饲养于线圈中,但不暴磁。10d后统一摘右眼取血,测定血细胞比容及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结果:磁场组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0×10-4T组各项指标犤(0.462±0.10)%,(5.976±0.31),(35.257±3.62)mPa·s,5.903±0.37犦降低最为显著(t=5.015-13.33,P<0.01)。结论: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可以降低血细胞比容及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可提高血液的流动性,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以低频脉冲电磁场为主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低频脉冲电磁场、超短波、健康教育及口服维生素D钙咀嚼片等方法综合治疗10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骨质疏松症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对可能影响其疼痛缓解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以低频脉冲电磁场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近期缓解率为74.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患者体质、是否合并偏(截)瘫等是其影响因素。 结论性别、患者体质、是否合并偏(截)瘫等因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缓解有重要影响,应尽早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分析50Hz电磁场干预骨髓源神经祖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前后相关神经细胞标志物m RNA表达水平,探讨低频电磁场对骨髓源神经祖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利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无血清神经干细胞培养环境中悬浮诱导,获取骨髓源神经祖细胞。将第3代骨髓源神经祖细胞分为2组贴壁培养:电磁场组与对照组。电磁场组干预方法为正弦波磁场、频率50Hz、强度5m T,60min/d,共15天,对照组置于无磁场干预的同等环境中。骨髓源神经祖细胞诱导后,采用免疫细胞荧光检测巢蛋白(Nestin)与微管蛋白抗体(Tuj-1)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Q-PCR)检测Nestin,唾液酸-神经细胞粘附分子(PSA-NCAM)和β-微管蛋白-Ⅲ(β-Ⅲtubulin),乙酰胆碱酯酶(ACHE),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m 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无血清神经干细胞培养环境中可形成骨髓源神经祖细胞,表达Nestin阳性产物;两组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荧光检测Tuj-1均呈阳性表达,Q-PCR结果示Nestin,PSA-NCAM,β-Ⅲtubulin,ACHE,5-HT,GABA m RNA表达水平与诱导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电磁场组β-Ⅲtubulin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0Hz电磁场可以促进骨髓源神经祖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04.
骨质疏松(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特征为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的破坏,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严重影响OP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对OP治疗的主要手段为药物,但由于药物治疗缓解疼痛慢,治疗周期较长,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做为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OP的手段逐渐被关注,有研究表明PEMFs治疗OP既能有效缓解骨痛,又能增加骨密度(BMD)[1].本研究应用PEMFs联合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治疗OP,评价其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XT-2000型骨质疏松脉冲电磁场治疗仪联合维生素D和钙剂口服,对照组单纯采用钙剂和维生素D口服,治疗60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VAS疼痛评分和骨密度。结果治疗后患者腰背痛明显缓解,治疗组VAS评分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骨密度结果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能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6.
张玉  熊正爱  华媛媛  章锡明  姚陈果 《重庆医学》2012,41(18):1785-1787,1791
目的探讨高强度皮秒脉冲电场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损伤效应及机制。方法固定皮秒脉冲电场脉宽800ps、频率3Hz、场强250kV/cm,根据处理脉冲个数不同(0、1 000、3 000和5 000个),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皮秒脉冲处理组,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皮秒脉冲对各组细胞在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生长抑制的影响;Fluo-3/AM探针标记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Ca2+]i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皮秒脉冲电场作用后Bax/Bcl-2蛋白表达量的改变。结果随着脉冲剂量的增加,细胞死亡率上升,生长受到抑制,12h时抑制率最为显著;皮秒脉冲处理可明显升高细胞[Ca2+]i(P<0.05);随着脉冲剂量的增加,细胞内Bax蛋白表达量由对照组的0.205±0.102增加至各处理组的0.257±0.083、0.586±0.138和0.791±0.262(P<0.05);Bcl-2蛋白表达量由对照组的0.694±0.132降低至各处理组的0.591±0.145、0.364±0.105和0.262±0.092(P<0.05);Bax/Bcl-2比值显著上调(P<0.05)。结论高强度皮秒脉冲电场对HeLa细胞有损伤效应,并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评价便携式电磁骨生长刺激仪疗法对四肢骨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便携式电磁骨生长刺激仪治疗38例四肢骨骨折患者,与未行电磁骨生长刺激仪治疗的21例骨折患者进行比较,评价该治疗方法的治愈率和治疗时间。结果:38例病人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率为84.2%,总治愈率100%,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便携式电磁骨生长刺激仪疗法可以有效提高四肢骨骨折患者治愈率和缩短骨折病人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讨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对大鼠肺组织结构改变机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研究暴露/假暴露于电场强度E=3.5~4 kV/m,磁场强度B=8~10 μT的极低频电磁场400 d后大鼠肺组织红外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根据大鼠肺组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酰胺I带的拟合分析,获得组织中蛋白质二级结构数目及其组成.结果表明: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引起酰胺I带峰产生位移;暴露组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性下降,说明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引起了肺组织中蛋白质变性;二维相关红外谱的变化规律同红外谱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暴露组大鼠肺组织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蛋白质变性以及二级结构组成发生改变.本实验为在分子光谱水平上解释极低频电磁场生物效应提供了一种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s)对5-氮胞苷(5-aza)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50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5-aza诱导7d后的MSCs,根据不同的感应强度和作用的时间分为A、B、C组和1、2、3、4亚组,设未暴露PEMFs的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心肌肌钙蛋白T的变化。【结果】0.5、1和5mT组中20min、30min各亚组cTnT的表达量较对照组,5mT组在10min的表达量减少。【结论】50Hz的0.5~5mT感应强度的PEMFs作用20~30min为促进体外5-aza诱导MSCs向心肌方向的分化的有效窗口。  相似文献   
110.
1.8GHz射频电磁场对大鼠神经元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8GHz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RFEMF)对大鼠神经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射频电磁场反应基因。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细随机分为实验组(辐照组)和对照组(假辐照组),经1.8GHz射频电磁场,SAR为2W·kg^-1,间断辐照24h(5min开/10min关)后,即刻抽提两组细胞的总RNA,用Affymetrix公司的Rat Neumbiology U34array基因芯片筛选其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可能的RFEMF反应候选基因。结果在1200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4个,下调基因10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多种细胞功能相关(细脆骨架、信号通路、细胞代谢等)。这些基因的变化均小于2倍,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GHz射频辐射影响大鼠神经元多个基因的表达,某些基因的改变提示射频辐射对神经元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