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50年来我国王清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逝世 170周年纪念。王清任一生的医学成就主要在于他对解剖学的贡献和他在发展气虚血瘀学说基础上创立的一系列活血化瘀处方 ,他的医著《医林改错》是他医学思想的结晶。 10 0多年来 ,王清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王清任的医学理论在中医研究与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术界对研究王清任呈此起彼伏之状 ,对王清任理论及活血化瘀处方的研究亦不断出现新亮点 ,这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医林改错》版本。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有影响的专业医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43.
王清任是清代著名医家,笔者多年来用其验方随证化裁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1偏头痛 王某,女,48岁,2001年8月12日初诊。左侧偏头痛2年余,每因经期后则加重,服去痛片等虽能缓解,但不能根治,颅脑CT扫描未发现异常。西医诊断为偏头痛。头痛眩晕,痛如锥刺,心悸少寐,脱发耳鸣,两目干涩,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证属血虚血瘀。治宜养血活血,通络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当归20g,川芎15g,赤芍10g,  相似文献   
44.
王清任为清代著名医家,自幼潜心医学,重视人体解剖,对瘀血诸病颇有经验,历时四十余年,著有<医林改错>[1]一书.王氏在人体解剖等诸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如在生理方面,对内脏的功能有较深的认识;病理方面亦发展了传统的"瘀血"理论;治疗上创立了数种较有影响的瘀血方剂,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5.
在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王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资料基础上,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综述,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整理了后人继承发扬王清任气血理论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46.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在解剖学及临床医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有关瘀血学说的贡献,尤其突出,其学术思想与经验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医林改苗》中。他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和方法,至今被作为临床治疗的理论依据和基础。他的许多著名的方剂在实践中,不但验之有效,并给人们很大的启发。兹就王氏对于气血方面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扼要地分别论述于下。l气血的论治法王氏对气血理论非常重视,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主要在于气血的流畅,凡人之为病,无非病在气血。他在《医林改昏气血合脉说》中指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  相似文献   
47.
王清任辨气虚血瘀诸证的经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蔡铁如主题词王清任中风(中医)/诊断血瘀/诊断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是他对气血理论的发挥和对补气活血、活血化瘀方法的应用。他认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  相似文献   
48.
49.
清代医家王清任重视对人体结构的解剖观察,较早开展了对经络形态的实地观察研究,在《医林改错》一书中他提出经络是气管、卫总管的观点,这对清代医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引发了当时及其后一些医家对经络实质形态的很多关注。王清任的经络认识与明清传入的西医解剖知识一起,对清代经络研究思路产生了深刻的触动和冲击,并由此引发了经络研究由传统思辨模式向近现代实证研究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50.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学科是学习方剂学的基础,在方剂学的教学中又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些学科相关内容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本文以补阳还五汤教学中的体会为例,介绍如何使同学们深入理解气虚与血瘀的关系,在临床上如何灵活正确地运用此方。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手,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又名全任,字勋臣,直隶(今河北)玉田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