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46篇
  免费   3639篇
  国内免费   1447篇
耳鼻咽喉   504篇
儿科学   467篇
妇产科学   242篇
基础医学   1809篇
口腔科学   592篇
临床医学   9279篇
内科学   4432篇
皮肤病学   448篇
神经病学   846篇
特种医学   15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2811篇
综合类   19509篇
预防医学   7293篇
眼科学   2212篇
药学   10992篇
  272篇
中国医学   12644篇
肿瘤学   751篇
  2024年   827篇
  2023年   3236篇
  2022年   2758篇
  2021年   3542篇
  2020年   3046篇
  2019年   3063篇
  2018年   1191篇
  2017年   2144篇
  2016年   1959篇
  2015年   2069篇
  2014年   3028篇
  2013年   2802篇
  2012年   3511篇
  2011年   3554篇
  2010年   3213篇
  2009年   3079篇
  2008年   5277篇
  2007年   4130篇
  2006年   3383篇
  2005年   4077篇
  2004年   2815篇
  2003年   2534篇
  2002年   1928篇
  2001年   1715篇
  2000年   1255篇
  1999年   1021篇
  1998年   993篇
  1997年   792篇
  1996年   774篇
  1995年   724篇
  1994年   531篇
  1993年   358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62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6—2018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2016—2018年在陕西省全部102个涉农县(区)辖区设置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每个乡镇选择1~2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及分散式供水的末梢水作为监测点,共设置18 284个监测点。于每年4—6月枯水期和7—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5—2006、GB/T 5750. 6—2006、GB/T 5750. 8—2006)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水质监测信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按照不同年份、水期、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和地域对常规指标中的11项毒理学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6—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为81. 02%,超标较严重的前4位指标依次为氟化物(9. 74%)、硝酸盐氮(6. 09%)、六价铬(4. 50%)和砷(1. 44%),其余超标指标的超标范围为0. 01%~0. 32%;镉、硒、氰化物、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不同年份的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达标率随着年份的递增呈上升趋势(P<0. 05);镉、硒在丰水期达标率高于枯水期,硝酸盐氮在枯水期达标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地表水中的达标率高于地下水(P<0. 05);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毒理学整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常规处理水质达标率最高,其次为沉淀、过滤方式;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超标指标种类数分别为10种、10种和4种,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等7项指标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较低,氟化物、硝酸盐氮、六价铬和砷超标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今后应重点关注超标毒理学指标,从水源供给和处理技术等方面保障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43.
44.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从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选取,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循证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神经、生活质量及语言功能,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ugl-Meyer、ABC法、Barthel评分、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外周血CD8+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语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6.
47.
4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56-58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间分成两组,早期组(发病72 h内)36例,延期组(发病72 h后)32例。早期组患者直接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延期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早期组少于延期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5 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延期组为6.2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应用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延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前者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显著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5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214-216
目的对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NO、IL-10、IL-17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0例患者以艾普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180例患者以艾普拉唑+铋剂+两种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NO、IL-10及IL-17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NO、IL-10及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