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10篇
  免费   8459篇
  国内免费   6849篇
耳鼻咽喉   1028篇
儿科学   1537篇
妇产科学   1006篇
基础医学   8262篇
口腔科学   1644篇
临床医学   17110篇
内科学   14438篇
皮肤病学   1210篇
神经病学   3104篇
特种医学   30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0篇
外科学   7002篇
综合类   38028篇
预防医学   7207篇
眼科学   3258篇
药学   17738篇
  313篇
中国医学   18356篇
肿瘤学   4066篇
  2024年   1688篇
  2023年   5555篇
  2022年   4385篇
  2021年   5488篇
  2020年   5122篇
  2019年   5328篇
  2018年   2580篇
  2017年   4200篇
  2016年   4052篇
  2015年   4460篇
  2014年   6077篇
  2013年   5927篇
  2012年   7868篇
  2011年   8446篇
  2010年   7425篇
  2009年   7434篇
  2008年   8186篇
  2007年   7819篇
  2006年   6921篇
  2005年   7111篇
  2004年   5483篇
  2003年   4970篇
  2002年   3955篇
  2001年   3503篇
  2000年   2508篇
  1999年   2101篇
  1998年   1818篇
  1997年   1681篇
  1996年   1544篇
  1995年   1242篇
  1994年   964篇
  1993年   635篇
  1992年   533篇
  1991年   475篇
  1990年   371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本文介绍了鼻内法鼻泪管逆行切除术的切除器制备、应用器械、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并应用本法治疗慢性泪囊炎106例113眼,术后随访1 ̄5年,痊愈93.8%,无效6.2%。  相似文献   
972.
对肺癌化疗、放疗后白细胞低于3.0×109/L者用rhGM-CSF治疗9人17次,10例用其他升白细胞药物者作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rh GM-CSF对肺癌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而迅速,总有效率达100%,用药组使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中位数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约10d,且有良好的可耐受性、是肿瘤化疗、放疗的有力辅助药物*P<0.01。下降水平与用药组均具可比性。(3)rhGM-CSF:150μg/支与300μg/支。方法(1)用法:化疗或放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3.0×109/L时,应用rhGM-CSF300μg/dsc3-76或150μg/dsc7-13d。本组剂量范围1.9-5.9μg/kg,qd。(2)疗效判断标准:用药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至4.0×109/L以上者为有效。疗效分级为:用药≤5d白细胞总数升至正常水平者为显效:用药6-10d白细胞总数升至正常水平者为有效;用>10d而白细胞计数未升高者为无效。(3)统计方法:均数的t检验。结果疗效按放疗标准判断,显效12例次(71%),有效5例次(29%),总有效率为100%。用rhGM-CSF前后白细胞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6?  相似文献   
973.
974.
石膏注射液能降低小白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小白鼠的二种疼痛模型(扭体法、热板法)均显示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石膏注射液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75.
研究了欧芹素乙(Imperatorin,Imp)和异欧芹素乙(Iso-imperatorin,Isi)及对照药物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的影响。结果表明:Imp、Isi及Ve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TNF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10-6~10-4mol/L范围内,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药物浓度达10-4mol/L时,则可完全抑制TNF的释放。  相似文献   
976.
杨子华 《安徽医学》1994,15(4):42-42
<正> 新生儿及婴儿泪囊炎用抗生素药效不明显时,我们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我科从1983年~1993年,收治新生儿56例、婴儿泪囊炎398例;就诊年龄最小10天,最大1岁。1个月以内(10~28天)56例,2~3个月114例、4~6个月163例、7~12个月121例。 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7.
目的 探讨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因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复习3例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均为输卵管结扎术后1~2年发现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CT及B超提示膀胱前壁肿块,但膀胱黏膜光滑。术中发现肿块位于膀胱前间隙并累及膀胱前壁。病理检查:眼观为灰白色质韧的结节状肿块,镜下见炎性假瘤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程度炎症背景,有组织疏松区、黏液样区、部分区域梭形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排列杂乱,细胞较大,光镜检查时易误诊为肉瘤,但缺乏核异型。3例均成功行肿块连同部分膀胱壁切除术,随访3~5年无复发。结论 膀胱前间隙炎性假瘤形态上需与软组织肉瘤、结节性筋膜炎、术后梭形细胞结节、间质性膀胱炎等疾病相鉴别,既往输卵管结扎术和感染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78.
熊维江 《医学信息》2006,19(8):1477-147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因无明显诱因的发作性右下胸部剧烈疼痛7d而就诊。疼痛位于右下季肋部,呈间歇性发作,1~2次/d,每次持续10min~1h不等,呈剧烈的刀割样痛。疼痛发作时伴有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自诉有频死感。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无任何不适。曾在发作时在当地诊所就诊,予以止痛、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仍频繁发作而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97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检测对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发病学意义,了解其对DM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5例2型DM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SDM,n=40),隐性糖尿病肾病组(IDN,n=28)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ODN,n=17),并与3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SDM,IDN,ODN3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6水平分别为(99&;#177;16),(112&;#177;22),(128&;#177;24)。(90&;#177;15)ng/L,TNF-α水平分别为(127&;#177;15),(130&;#177;16),(148&;#177;22),(112&;#177;22)ng/L,经方差分析,各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F=19.27,13.35,P均&;lt;0.01),其中SDM,IDN,ODN3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或P&;lt;0.01),ODN组又明显高于SDM组和IDN组(P&;lt;0.01),IDN组血清IL-6水平亦较SDM组升高(P&;lt;0.05)。(2)糖尿病病程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96,P&;lt;0.01和r=0.277,P&;lt;0.05),UAER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亦呈正相关关系(r=0.630,0.426,P均&;lt;0.01);空腹血糖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间均未见相关关系。结论 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其肾病的发生与发展。血清IL-6,TNF-α水平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观察DN病情及判断DM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80.
石叶夫 《临床医学》2006,26(9):56-57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心血管病变和冠心病(CHD)发生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度预测因子,已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的文献也很多,与传统的血脂组合测定筛选模式相比,其敏感性大大提高。然而,hs—CRP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作为预测因子难以达到它应有的特异性。虽然个体内生物学变异、个体间生物学变异和试剂、检测方法的非标准化都导致了它总体变异的增加和可比性降低,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