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980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86篇
  5篇
中国医学   379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91.
刘正华  朱志 《新中医》2018,50(7):236-237
正笔者在临床上常以温阳补气法治疗沉疴痼疾,每每收到良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窦性心动过缓刘某,男,36岁,因心悸胸闷半年于2016年7月10日初诊。诊见:心悸胸闷常于活动后加重,伴头昏、乏力、时有耳鸣,面色不华,口唇淡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细缓无力。血压(BP)100/65 mm Hg,心率54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气虚,胸阳不振。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温阳泄浊化湿中药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并从免疫学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阳泄浊化湿中药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尿酸(UA)、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结果:愈显率观察组76.7%,对照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疼痛VA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ESR、CRP外,2组UA、IL-1β及TNF-α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温阳泄浊化湿中药结合刺络放血治疗AGA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在免疫作用机制上有调整患者体液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比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利水功效,并观察其作用机制异同点。方法代谢笼法考察葶苈子(2.34 g/kg)、薏苡仁(7.00 g/kg)、车前子(3.50 g/kg)的利尿作用,冰点降低法、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ELISA法、Western blot法研究其利尿机制。结果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显著增加水负荷大鼠给药7 h后的尿量(P0.05)以及降低水负荷大鼠给药7 h后的体质量(P0.05),且三者对尿肌酐(U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无显著影响(P0.05)。葶苈子主要通过降低血清Na+、心钠素(ANP)、脑钠素(BNP)、肺中AQP3、肾脏AQP1与AQP2水平来发挥利尿作用;薏苡仁主要通过降低血清Na+、Cl-、ANP、肺中AQP3、胃中AQP3、肾脏AQP1与AQP2水平来发挥利尿作用;车前子主要通过降低血清Na+和Cl-、肺中AQP3、胃中AQP3、肾脏AQP1与AQP2水平来发挥利尿作用。结论 3味药材都具有显著的利尿效果,对肾脏无明显损害。主入肺经的葶苈子对利钠肽系统影响较大,主入脾经的薏苡仁对胃AQP3影响较大,主入肾经的车前子对钠氯转运以及肾脏AQPs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4.
林婕 《国医论坛》2018,(2):30-32
目的:探讨分析温阳健脾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病理量化积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88.37%(3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病理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胀满、胃痛、大便稀溏、乏力、饮食减少、气短懒言、呕吐清水、口淡症状积分,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量化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与病理量化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阳健脾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患者疗效显著,症状和病理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和探讨六味五灵片联合消臌利水方治疗乙型肝炎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郁脾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呋塞米、人血白蛋白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五灵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消臌利水方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肝、肾功能,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腹水,尿量及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情况,并判断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观察不良反应、因肝肾综合症导致的病死率及腹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西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 00%(51/60),对照组总有效率63. 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好转率86. 67%(52/60),对照组好转率36. 67%(22/60),差异显著(P=0. 000 8);治疗组体质量减轻、腹围缩小及尿量增加均较对照组显著(P 0. 05);治疗组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均较对照组相应指标改善显著(P 0. 05);治疗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pv)及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Qpv)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 0. 05);治疗组中医症候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 05或P 0. 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腹水复发率和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P 0. 05或P 0. 01)。结论:六味五灵片联合消臌利水方治疗乙型肝炎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郁脾虚证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温阳定喘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温阳定喘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金匮肾气丸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C反应蛋白、IL-6、IL-8、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C反应蛋白、IL-6、IL-8、TNF-α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阳定喘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疗效确切,安全,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反应蛋白含量,下调IL-6、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6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治疗组(中药复方组,265例)、益脉康片对照组(益脉康组,263例)和常规疗法对照组(常规组,258例)。各组患者在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予常规抗炎、止血治疗,术后第2周始,中药复方组、益脉康组分别服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益脉康片,常规组不另服药。3组用药时间均为6周,观察3组患者术后1周(用药前)、术后7周及随访1年后的视力、视网膜电图变化和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结果视力改善情况中药复方组优于益脉康组及常规组(P0.01)。各组用药后及随访1年后与用药前比较暗适应及明适应a、b波振幅升高(P0.01),中药复方组明适应a波、b波峰时缩短(P0.01)。用药后及随访1年后,中药复方组与益脉康组及常规组比较,暗适应及明适应a、b波振幅升高(P0.01),明适应a波峰时缩短(P0.01)。中药复方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较其他两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能够改善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的视力,改善视网膜电图,从而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汤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美托洛尔,25mg/次,2次/d;厄贝沙坦,150mg/次,1次/d;螺内酯,20mg/次,1次/d。治疗组36例温阳利水汤(肉桂、炙甘草各6g,制附子、干姜、葶苈子、三七各10g,茯苓皮、白芍、红花、白术、猪苓、车前子各12g,泽泻、薏苡仁各15g,黄芪20g),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TNF-α水平、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TNF-α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利水汤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多数学者从风、火、痰、瘀、阴虚阳亢等角度论治颤证。周德安教授认为许多颤证的发生与阳虚水泛有关,临床上应用温阳利水的方法治疗颤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药使用真武汤加减,针灸方面秉承针灸治神的学术观点(取四神方、督脉十三针、背俞穴),同时注重补肾健脾利水、调畅气血。针药并用,共奏温阳利水、熄风止痉之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癌性腹水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正虚为本,以脾肾阳虚为主;邪实为标,多以气滞、血瘀、痰湿夹杂致病。癌毒为其特殊病理因素,阳虚寒凝、瘀血阻络为其突出的病理特点。故治疗上要重视温补阳气、活血化瘀的合理运用,并结合临床实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