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翠竹 ,它“根生大地 ,渴饮甘泉”遍布大江南北 ,是治病疗疾的良药。宋·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之名句 ,说明竹不但美化环境 ,还有不可缺少的防病保健作用。其实 ,竹的贞节、虚心、刚劲的形态 ,陶冶人们情志 ,亦起着健身治病的外治作用。清·吴师机说 :“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听曲消愁 ,看花解郁。”因此 ,竹有内外兼治之功。现将作为内治药物、行之有效的竹的治病疗疾之功 ,介绍如下。竹的药用部分很多 ,常见的有淡竹叶、鲜竹叶、笋、竹茹、竹沥、天竹黄、竹花、雷丸、虫笋、笋尖及笋等。其临床应用很广 ,治效卓著 ,取材…  相似文献   
92.
(一) 患者:江有鎭,男,3岁,住景德鎭市陈岭上11号初診:1955年9月20日身热不退,午后热势益熾,不汗出、煩燥、干嘔、舌苔白糙、便溏、溺赤,由伏暑内蘊,更兼食滞,宗王士雄方加減。川黃連八分炒建粬一錢 益元散一錢五分法半夏一錢二分炒枳实一錢 代赭石六分川根朴六分新会皮一錢 黄玉金八分薄荷叶三分淡竹叶八分黄芩八分竹茹一錢 二診:9月21日  相似文献   
93.
笔者近年来用下述验方治疗血淋40余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其方为:小蓟15g,藕节、蒲黄(炒)各9g,滑石15g,木通、淡竹叶、栀子各9g,生地黄20g,海金沙9g,大黄9g,当归、甘草各9g。每日1剂水煎服。典型病例:李某,男,46岁,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血尿且尿道剧痛,舌红,脉数有力。用多种抗生素效果不佳且易复发,予上方服用2剂后疼痛明显减轻,4剂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治疗血淋验方@刘永华$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 @王红娜$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 @宋宁$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  相似文献   
94.
水痘     
董方 《健康生活》2006,(3):20-20
方一荆翘饮药物组成荆芥、连翘、赤芍、白'藜、牛蒡子、淡竹叶、木通各10克,蝉衣3克,灯草1克。制剂用法每日1剂,诸药浸泡半小时,沸煎5~6分钟后,取汁,小于4岁患儿频频饮服,大于4岁患儿于上、下午各分2次服完。适应病证小儿出疹性疾病,如水痘、风疹、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等,对水痘适于风热挟湿型。方二清痘解毒汤药物组成连翘、白鲜皮各15克,银花、赤芍、丹皮各10克,薄荷、蝉衣各5克,生苡仁、大青叶各30克。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4次服完。适应病证水痘证属风热挟湿、热郁血滞型。临床除有水痘一般症状外,细查痘疹,可见盘根紧…  相似文献   
95.
淡竹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淡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20g原药材的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用量(倍)、提取时间(h)、提取次数(次)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确定醇提取淡竹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5%乙醇18倍量提取1.0h,共提取1次,乙醇用量为显著影响因素。结论首次进行了淡竹叶总黄酮正交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96.
介绍近年来淡竹叶的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和现代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黄酮类成分。方法 淡竹叶提取物采用ODS、MCI、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1)、槲皮素(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7-O-α-L-鼠李糖-3-O-β-D-芸香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1-6)-O-α-L-鼠李糖-(1-2)-O-β-D-木糖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1-6)-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糖苷(6)、山柰酚(7)、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8)、异鼠李素(9)、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2-1)-O-β-D-葡萄糖苷(11)、异鼠李素-7-O-α-L-吡喃鼠李糖-3-O-β-D-芸香糖苷(1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3)、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烯-4-羰基-十二烷基(14)...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淡竹叶颗粒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FORTIS-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0 nm。结果:荭草苷和异荭草苷分别在3.08 ~61.50 μg/mL和2.18~43.6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8.6%,RSD分别为0.94%、0.9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淡竹叶颗粒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分析淡竹叶清热作用,包括清透风热治外感、清心热以除烦、清小肠热以治淋,及其现代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淡竹叶颗粒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浸膏得率为指标,以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结果影响淡竹叶颗粒闪式提取效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3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3 min/次。工艺验证性试验测得总黄酮得率为29.1 mg/g,浸膏得率为23.6%。结论闪式提取法适合作为淡竹叶颗粒的提取工艺,为淡竹叶颗粒的新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