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消法理论起源于《内经》;汉·张仲景首次将消法应用于临床;后世医家进一步丰富了消法的使用范围。至清·程钟龄明确提出消法为中医八法之一,确立了消法在中医治法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包括出现尿蛋白、尿沉渣异常、肾小管损害、组织学检查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3个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Zhang等[1...  相似文献   
83.
尤昭玲教授用“消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昭玲教授是国家第四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文章通过总结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并附以临床医案,有利于名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体外培养和纯化雪旺细胞(SCs)方法,以获取足够数量、高纯度的SCs.方法 取新生3~5 d的SD乳鼠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用胶原酶消化后收集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细胞接种浓度为3x105个/mL.在接种72 h内用胰酶分步多次消化进行提纯.结果该方法与1.25 g/L胰酶差速酶消提纯SCs相比,能更有效地将SCs和成纤维细胞分离,经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Cs的纯度能达到95%以上.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掌握,可重复性高,能获得足够数量、高纯度的SCs供细胞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以补消法针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以补消方法针刺治疗子宫肌瘤,隔日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都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痊愈5例(8.33%),显效39例(65%),有效9例(15%)和无效7例(11.67%),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60例,痊愈1例(1.67%),显效22例(36.67%),有效14例(23.33%)和无效23例(38.33%),总有效率为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补消法针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优于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86.
中医认为消渴病是由于脾胃郁热、消耗阴液、中气亏损 ,肾气不足所致 ,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倦为主要症状。西医认为由于胰岛素分泌或者作用紊乱引起的血糖代谢紊乱性疾病 ,其原因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笔者以三消法分别治疗本病 42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系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 36~ 76 (平均 5 2 )岁 ,病程 2~ 2 5年。按中医辩证 :上消者 14例 ,中消者 18例 ,下消者 10例。1.2 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消渴病参照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临床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87.
在临床上,我们以理气、活血、祛痰、泻下为其基本治疗原则立法组方,治疗多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仅举案两例。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中医消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消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腰臀比、黄体生成素、血清睾酮、泌乳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腰臀比、血清睾酮、泌乳素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中显效26例,占总数的57.78%,有效14例,占总数的31.11%,无效5例,占总数的11.11%,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44.45%,有效10例,占总数的22.22%,无效15例,占总数的33.33,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消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具有很大的影响,能帮助患者调节代谢紊乱现象,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脂、糖脂等代谢,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89.
银屑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皮肤病。该文总结甘肃省名中医王思农教授治疗银屑病的理念和具体治法,其以脏腑辨证为基础,将消、调、补法运用于银屑病各分期,并提出相应治则治法,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咽喉居于人体上部,又为呼吸、饮食之要道。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一旦发病,咽喉局部组织肿胀明显,即有呼吸困难,出现喉阻塞,危及生命,故古人有“走马看喉风”之说。喉科中急危重症常见为喉痈,喉痈是咽喉及其邻近部位痈肿的总称。生于喉关的称为喉关痈,生于喉底者称为里喉痈,生于颌下者称为颌下痈,生于会厌者称为下喉痈,其病因病理基本相同,多属阳证、实证,故治疗大法相同。笔者临证以清、消、下三法治疗喉痈,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