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60篇
  免费   1436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42篇
妇产科学   166篇
基础医学   220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6754篇
内科学   6482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986篇
特种医学   8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892篇
综合类   12790篇
预防医学   6702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4560篇
  43篇
中国医学   2739篇
肿瘤学   309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684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797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1563篇
  2013年   1717篇
  2012年   2509篇
  2011年   2799篇
  2010年   2765篇
  2009年   2726篇
  2008年   2861篇
  2007年   2767篇
  2006年   2637篇
  2005年   2641篇
  2004年   1973篇
  2003年   1781篇
  2002年   1530篇
  2001年   1292篇
  2000年   979篇
  1999年   911篇
  1998年   903篇
  1997年   1001篇
  1996年   988篇
  1995年   907篇
  1994年   851篇
  1993年   617篇
  1992年   479篇
  1991年   444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403篇
  1988年   159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2003-2004年五华县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下简称乙脑 )在五华县的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1985 - 2 0 0 2年 18年未报告有乙脑病例发生。 2 0 0 3-2 0 0 4年连续 2年发生乙脑疫情。为探讨防制策略 ,现将 2 0 0 3- 2 0 0 4年乙脑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乙脑病例个案调查表和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报告单 ,人口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统计局。1 2 方法 采集部分患者静脉血送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 ,用ELISA法检测早期乙脑IgM抗体 ,病例诊断按卫生部 1990年颁布…  相似文献   
62.
姜卓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1):707-707
2004年以来,笔者自拟三参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4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61例、女33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告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意义。53例不同病期的出血热患者的血清,其间接荧光抗体的阳性率为49/53(占92.45%)。有77.36%的患者血清,检出IgG抗体的时间是在发病后的1~2周。血清中IgG的滴度与疾病的严重性无密切相关。另25例非EHF患者,其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均为阴性。可见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对EHF的诊断颇为有用。  相似文献   
64.
65.
《白云医药》2005,(1):16-17
一 普通型,1.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液。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中药大陷胸汤高位保留灌肠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衰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EHF急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陷胸汤高位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x^2=4.630)。结论 大陷胸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EHF急性肾衰疗效显著,且简便、安全、经济、病人乐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7.
68.
我们在作外裴氏反应(以下简称OX_k)协助诊断恙虫病的同时,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和病毒性肝炎亦有相当高的阳性率,对此我们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材料与方法采集静脉血后,由同一操作者检测和判定结果。OX_k试剂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批号870301,期内使用,用试管法操作,≥160为阳性。对  相似文献   
69.
流行性出血热(EHF)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早期易误诊。为探讨其原因,现将1979~1985年住院病人中误诊的3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七年中共收治 EHF1526例,按1981年卫生部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住院误诊31例,误诊率2%,误诊疾病17种。其它疾病误诊为 EHF25  相似文献   
70.
乙肝两对半、前S抗原、抗体及HBV-DNA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S抗原、抗体及HBV-DNA与乙肝常规检查(两对半)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36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两对半、pre-S1抗原、pre-S2抗原、pre-S1抗体、pre-S2抗体及HBV-DN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re-S1抗原、pre-S2抗原在HBV-DNA(+)组中检出率为62.5%和58.3%,在HBV-DNA(-)组的检出率为22.2%和27.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S1〈0.05,PS2〈0.05),pre-S1抗原、pre-S2抗原在HBeAg(+)组的检出率为100%和87.5%,在HBeAg(-)组的检出率为36%和38%,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S1〈0.01;PS2〈0.01)。结论 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前S抗原、HBV-DNA在判断乙肝的复制情况中各有优势,要综合多方面结果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