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4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289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3篇
  2篇
中国医学   430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伍娟娟  尤昭玲  刘锐 《新中医》2009,(12):103-104
卵巢早衰属于中医学血枯、血隔、闭经、月经后期、年未老经水断、脏躁、不寐、不孕等范畴,本病导致不孕及一系列绝经后的症状,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历代医家在治疗本病时多以补肾为主。认为卵巢早衰与络病关系十分密切,临床上以络病学说为理论指导,从“络”论治卵巢早衰,收到较好的疗效。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22.
近十年高血压病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深入进行高血压病中医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本文对近十年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3.
文中基于免疫系统有关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与外来抗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对中医学正邪相争理论及其扶正祛邪治则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中医学关于外感邪气致病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本质上是识别抗原与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诊断模式,其证相应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非线性动力状态,可以用一个或一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定量描述。一个证常常对应于抗原与免疫活性的细胞或分子非线性动力学相互作用相空间中的一个稳定或不稳定的极限环和混沌,这可以作为证诊断的图形或形象标识。以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为先导,有可能研制出全新靶向的和更有效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4.
奚九一(1923-),男,江苏省无锡市人。1953年上海同德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58年上海市在职西学中研究班结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批准暂缓离休的高级专家。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脉管病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年,在诊治脉管病上首创“因邪致瘀、分病辨邪、分期辨证、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1987年首先发现并报道了“奚氏糖尿病足筋痘”的新病症,曾获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卫生部级5项、市局级等成果奖7项。曾负责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肢体动脉粥样硬化症”及上海市重大疾病课题“奚氏糖尿病足筋痘”等重大项目。历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问。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脉管病医疗中心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5.
药对是药物配伍的最基本单位,本文按治法分类,从历代名方中精选了常用的治肝病药对,分为疏肝、清肝、平肝、补肝、温肝五大类,并分析其配伍意义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6.
佘靖 《北京中医》1993,(6):8-10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而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它们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两种治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一直作为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被广泛应用。这两条治则哲理性强,充满了辩证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地理解运用它,对于从理论上把握中医治疗思想,灵活地选用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重  相似文献   
27.
中西药内服外敷治疗银屑病7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8.
29.
干燥综合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目前西医对本病无疗法。因此探讨中医对本病的治法和用药,提高临床有效率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中医辯证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益气养阴、养阴清热、琉风清热、养血活血、清热化湿、痹通络等六种治疗方法和用药初探,以供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0.
关于四时用药原则,曾见相左的观点,各执一端,争执不下。比如,有曰炎夏时节应用寒;有云夏多中寒须用热;《内经》则有“用热远热”之明训。笔者认为,不同的病证,应有不同的四时用药原则。就时病和杂病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