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2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457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27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533篇
内科学   984篇
皮肤病学   292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62篇
综合类   2709篇
预防医学   817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2719篇
  12篇
中国医学   550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AQC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分析杂志》2003,23(2):120-122
  相似文献   
82.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驱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鼠研究了带-SH基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thiocarb,简称Na-DDC或称铜试剂)和不带-SH基的新螯合剂(H-73-10)的驱镍作用。结果表明,Na-DDC对羰基镍(Ni(CO)_4〕的驱镍作用明显优于H-73-10;与此相反,H-73-10对硝酸镍〔Ni(NO_3)_2〕染毒大鼠的驱镍作用却明显优于Na-DDC。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告了2,4,6-三硝基甲苯(TNT)的代谢物,2-氨基-4,6-二硝基甲苯2和2,4-二氨基-6-硝基甲苯3的合成。以邻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硝化(HNO_3-H_2SO_4)和Schmidt反应(NaN_3-H_2SO_4)得到2,用NaHS还原TNT的方法合成化合物3。  相似文献   
84.
氨基甙类抗生素对第八对颅神经的毒副作用越来越为临床医师所重视,其危害性在婴幼儿更为严重。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导致语言功能丧失,年龄越小,对语言发育的危害越大,使患儿因终身失聪而进入聋哑人之行列,造成不应该出现的社会问题。现将我们近年来因病残儿而申请二胎的鉴定工作中发现的5例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造成的聋哑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去痛片中四组分的HPLC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采用HPLC法测定去痛片中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的含量。各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99.8±0.50%、99.7±0.76%、99.3±0.54%、99.6±0.58%。  相似文献   
86.
陈干  朱民 《中国公共卫生》1995,11(8):367-369
吡啶与氯化氰反应生成的戊烯二醛与对氨基水扬酸生成黄色聚合物,在4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用异丁醇萃取后比色定量。方法线性范围0.005 ̄0.05mg/L吡啶,对吡啶浓度为0.01、0.017和0.045mg/L的样品测定精密度为6.2、4.0和3.2%,平均回收率98.7%,定性和定量检出限为0.005和0.0075mg/L,对于吡啶浓度高于0.05mg/L的水样,可不必萃取,直接于水相中测定,  相似文献   
87.
采用酶动力学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NaHSO3、NaN3、KSCN、DDC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NaHSO3、NaN3、KSCN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随着抑制剂浓度增加,酶活性逐渐减弱。当NaHSO3、NaN3、KSCN的浓度分别达到1.2mmol/L12。5mmol/L12.5mmol/L时,酶活性的抑制率为100%、50%、24%。DDC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浓度达4mmol/L时,酶活性100%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8.
作者合成了16个对-苯甲酰氨基苯甲酸(甲酯),并进行了分化诱导人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的活性试验,其中有4个化合物活性较强,在浓度为10 ̄(-6)mol/L时可使25%~50%以上的早幼粒细胞分化为较成熟细胞;有两个化合物在浓度为5×10 ̄(-6)mol/L时可使细胞分化率提高到70%,但较维A酸分化率(97%)为低。  相似文献   
89.
7β-(6-取代-2-喹诺酮-3-乙酰氨基)头孢菌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取代-2-喹诺酮-3-乙酸为侧链,用CDI法和潘化酯法与7-ADCA,7-ACA,7-ACT,和7-ACD缩合,合成了16个新的7β-(6-取代-2-喹诺酮-3-乙酰氨基)头孢菌素类化合物,通过溶媒转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离心薄层层析分离精制,得到纯品。初步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新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及某些阴性菌具有高度敏感性。大多数化合物对所试试验菌的抗菌活性与头孢唑啉和青霉素G钠相当,有些比它们还强。  相似文献   
90.
呋喃丹属氨基甲酸类农药 ,其中毒在儿科临床上并不少见 ,我科自 1 993年— 2 0 0 2年收治呋喃丹中毒 33例 ,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男 2 0例 ,女 1 3例 ,年龄 9岁~ 1 4岁 ,其中 9个月~ 3岁 8例 ,4岁~ 1 4岁 2 5例。中毒途径 :经口 2 8例 ,皮肤接触 3例 ,吸入 2例。除 2例为服毒自杀外 ,其余均为误服 ,服毒量均不明确。中毒程度[1] :重度 5例 ,中度 1 3例 ,轻度 1 5例。其中 4例误诊 ,2例误诊为有机磷中毒 ,1例误诊为重症肺炎 ,1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后经毒物检测均确诊为呋喃丹中毒。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无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