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驱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鼠研究了带-SH基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thiocarb,简称Na-DDC或称铜试剂)和不带-SH基的新螯合剂(H-73-10)的驱镍作用。结果表明,Na-DDC对羰基镍(Ni(CO)_4〕的驱镍作用明显优于H-73-10;与此相反,H-73-10对硝酸镍〔Ni(NO_3)_2〕染毒大鼠的驱镍作用却明显优于Na-DDC。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的研究工作表明,我国药物工作者合成的新型螯合剂H—73—10促排锕系核素钚、钍有良好效果。本文报告H—73—10促排另一种锕系核素-铀(Ⅵ)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H-73-10是我国药物工作者合成的新型螯合剂,过去的研究证明对促排Pu、Th、U具有良好效果,而且毒性较低(腹腔注射的LD_(50/5),小鼠为7.05克/公斤,大鼠为3.6克/公斤),是一个较有前途的促排药物。目前有必要扩大对于H-73-10促排谱的研究,以便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在大白鼠身上观察“H-73-10”促排铍的效果.大鼠肌肉注射硫酸铍染毒后,经由腹腔注入“H-73-10”,收集24小时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铍含量,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并与喹胺酸和CaNa_3-DTPA促排效果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73-10”对大鼠急性铍中毒和亚急性染毒后带铍状态,均有自尿中促排铍的作用,排铍效果优于喹胺酸;CaNa_3-DTPA则无排铍作用.染毒后即刻用药效果最好;4小时后给药则稍差.此外,观察了不同剂量和不同途径给药对排铍的影响,也观察了铍肌肉注射后经尿自然排出的规律,并与静脉注入后尿铍排出规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小鼠腹腔注射新型螯合剂H-73-10的LD50(5)为7.05克/公斤。以1/4LD50(5)的剂量给同种小鼠腹腔注射, 每天1次, 连续7天, 停药24小时后, 测得LDs㈣, 为7.09克/公斤, 表明无蓄积毒性。大鼠腹腔注射LD50(5)为3.6克/公斤比小鼠低。大鼠、狗和猴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局部刺激反应与浓度有关。大剂量给药, 胃肠道有一定反应。对外周血、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含量影响不大。病理学检查在肾脏近曲管上皮细胞胞浆内见有可逆性褐色颗粒沉着, 并伴有空泡晕。实验结果表明H-73-10的毒性比较低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进入机体后,选择性蓄积于肝和骨,排出很慢,本文以~(169)镱(~(169)Yb)代表重稀土元素在大鼠身上用H-73-10促排,并与DTPA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核事故情况下,特别是在事故早期,促排是减少病员内照射剂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使用的促排剂有EDTA、DTPA等。70年代初,封觉设计合成了螯合剂H7310,经动物实验证明它对钚、钍和铀的促排效果优于DTPA和喹胺酸[13]。嗣后又合成了新型螯合剂FZ824,经动物实验表明它对上述核素及重金属有更强的螯合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促排剂。本文作者仅就其对动物的急性、长期毒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该药的毒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用昆明种小鼠,体重(2210±208)g;长期毒性实验用Wistar大鼠,体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