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4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白斑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白斑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斑颗粒中何首乌、丹参、桃仁、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何首乌、丹参、桃仁和赤芍.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桃仁青皮汤治疗痢疾的疗效。方法:自拟桃仁青皮汤(桃仁、青皮、当归、赤芍、白芍、生大黄、焦大黄、生麦芽、焦麦芽、生玉片、焦玉片、生山楂、焦山楂、佛手、炒冬瓜仁)煎服。治疗本病53例。结果:总有效率98.1%。结论:该方对本病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健脾消积,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减少炎性发作,使受损肠壁血运通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的作用靶点,揭示“红花-桃仁”防治冠心病的中医配伍机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PubMed、CNKI)、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红花-桃仁”的所有化学成分,以ADME参数(OB ≥ 30%和DL ≥ 0.15)及药效活性为标准,筛选“红花-桃仁”的活性化合物,然后通过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建立靶点数据集;使用 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疾病”复杂网络关系图;运用STRING数据库、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蛋白互作关系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其防治冠心病的配伍机制。结果 共检索出255个化合物,其中38个化合物作为活性化合物;共检索出718个作用靶点,通网络拓扑特征评价筛选出10个潜在作用靶点与药对防治冠心病的配伍机制最为密切,利用DAVID数据库对10个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66个生物过程和18条信号通路参与“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的作用。而与“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最为密切的信号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疟疾、非洲锥虫病、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同时其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蛋白磷酸化的正调控、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等;其防治冠心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上调或下调这些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须协同增效的生物学效应。结论 网络药理学为揭示“红花-桃仁”防治冠心病的中医配伍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红花-桃仁”药对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桃仁承气汤散合理筋手法疗法治疗肩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肩部扭挫伤52例患者应用手法治疗的同时予桃仁承气汤散剂配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9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结论:桃仁承气汤散合理筋手法疗法治疗肩部扭挫伤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桃仁提取物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制备SAP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桃仁提取物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造模麻醉苏醒即开始干预,桃仁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桃仁提取物0.12、0.248和0.36 g/k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均1次/6 h,连续4次。给药后24 h应用10%水合氯醛麻醉各组大鼠,打开胸腔和腹腔,腹主动脉分别抽取5 ml血样于EDTA抗凝管和非抗凝管内,分别应用荧光直接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进行CD4+、CD8+和Treg细胞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 A、Ig G和Ig M,采用EPS-G7底物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采用活性比色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取小肠组织HE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学检查;取小肠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s Ig A测定以及采用RT-PCR法进行TLR4和NF-κBp65 mRNA测定。结果:(1)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淀粉酶、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均较低剂量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小肠黏膜s Ig A较低剂量组显著升高(P0.01),并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桃仁提取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血液CD4+、CD4+/CD8+较低剂量组大鼠显著升高(P0.01),CD8+、Treg细胞较低剂量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并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桃仁提取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血清Ig A、Ig G、Ig M较低剂量组大鼠显著升高(P0.01),并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假手术组大鼠小肠黏膜无显著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小肠黏膜显著损伤,低剂量组大鼠小肠黏膜病理情况与模型组基本相似,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小肠黏膜损伤显著降低;(5)桃仁提取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肠组织TLR4和NF-κBp65 mRNA较低剂量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并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仁提取物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且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金属外固定器固定结合骨折临床分期中医辨证治疗63例髌骨横形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1岁;完全分离移位52例,部分分离移位在1cm以内11例;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骨折,就诊时间均不超过7d。1.2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外伤史、患肢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部位、压痛点、皮下瘀斑以及患肢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等临床症状、体征结合X线片检查作为临床诊断依据。2治疗方法2.1金属外固定器固定嘱患者平卧,患肢被动伸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后,…  相似文献   
17.
对中药的本草考证,是推动经典名方开发与上市的前期工作。查阅现代文献发现,近年对桃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药理成分、药代动力学、医案等方面,鲜有从古籍文献出发对桃仁的基原、炮制、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经考证发现,桃仁的常用名有"桃仁""桃核仁",产地较广;从品种而言,桃仁的植物来源古今变化不大,清代以前,桃仁的植物来源为山桃或毛桃的种子,近代以来桃或山桃的种子成为主流,不同著作关于桃仁植物来源的拉丁学名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桃Amygdalus persica,山桃A. davidiana拉丁学名较为合理。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桃仁润燥,宜去皮、尖,炒黄。桃核承气汤和桃红四物汤原方中桃仁的炮制方法应当皆为"去皮、尖,炒黄",身痛逐瘀汤中桃仁的炮制方法则应为"连皮、尖,生用"。桃仁主治闭经、瘕邪、小虫、胸痹、咳喘、便秘等多个病证,血虚者、血燥者、孕妇等群体慎用或勿用。现代临床应用仅是对古籍记载的部分继承,提示桃仁还有许多功效可供考证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以扩大临床应用。古籍关于桃仁的性味归经、品质评定与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内容较一致。因桃仁外观与杏仁相似,尤以粉碎后难以区分,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予以鉴别,建议医疗机构采购桃仁时尽量采购未经粉碎的桃仁,药房根据临床需求再进行加工炮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由于中药材传统真伪鉴别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拟通过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别桃仁中掺有苦杏仁的方法。方法 通过比对苦杏仁与桃仁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寻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利用不同的苦杏仁和桃仁样品进行PCR扩增,对影响PCR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数等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和检出限进行了考察。另外,利用建立的PCR鉴别方法对不同来源和不同产地桃仁中掺有不同比例苦杏仁的样品进行检测,以验证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结果 建立了桃仁中掺混苦杏仁的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在退火温度63 ℃和引物循环数30个时仅有苦杏仁能扩增得到432 bp的特异性条带,桃仁样品则无此条带。该方法对苦杏仁的最低检出限为0.2 ng,其对桃仁中掺入苦杏仁的检出限为1%,可用于日常桃仁中掺混苦杏仁的检测。结论 建立的位点特异性PCR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桃仁中是否掺有苦杏仁,可为桃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以保障其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按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3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的退热效果确切,建议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桂枝、桃仁单用及配伍后对抗凝血作用的比较研究,以阐明两者配伍关系.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 只,随机分 5组,分别为空白组、阿司匹林组、桂枝组、桃仁组、配伍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 10 d.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桂枝组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仁组、配伍组均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桂枝组比较,配伍组明显延长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桃仁配伍后较单药桂枝抗凝血作用更强,符合七情相使的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