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6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38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2951篇
预防医学   48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40篇
  8篇
中国医学   1191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902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702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温灸治疗术后尿闭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我们采用艾条温灸治疗术后引起的尿闭 3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3 8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的 2 2岁 ,平均 40岁。2 治疗方法 取中极穴和关元穴 ,将艾条点燃 ,在距离中极穴或关元穴约 1寸高度处行雀喙灸 ,以局部皮肤见红晕、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 ,一般灸 10~ 15min,必要时可重复 1次 ,对顽固者加针刺三阴交穴 ,留针 10~ 15m in。操作时应及时弹去艾灰 ,也可以在腹部放一块纱布 ,以防烧伤皮肤被褥等。如有不慎 ,局部灼伤起泡 ,轻者只要注意…  相似文献   
102.
冯革利  杨保存 《陕西中医》2006,27(12):1567-1568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面瘫症的疗效。方法:针刺风池、翳风、合谷,推拿用揉法、滚法,必要时给与激素及抗生素。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针刺可疏风散寒,疏通经络;推拿运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配合激素及抗生素抗炎、减轻水肿。  相似文献   
103.
针刺中平穴治疗肩周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即冻结肩,又称五十肩,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本文采取单针针刺中平穴的方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于丽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68-768
我院自1985年以来选用腰扭伤,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1985年至2006年急性腰扭伤患者200例。其中,男148例,女52例,年龄18~60岁。一侧腰扭伤81例,两侧腰扭伤95例,腰脊正中伤24例;病程1~8天。本文患者全部行X线检查,均提示无腰椎骨折、骨质增生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循经与局部三线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针刺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取穴及局部三线取穴针刺法治疗,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变化,以及面神经的运动传导潜伏期、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针刺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得气率治疗组为90.0%,针刺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得气率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后2组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均明显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2组面神经传导波幅均扩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循经与局部三线取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颇为有效,较传统针刺法有恢复快、疗效确切的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刘岚  刘累耕  吕鸣  冉唯君 《陕西中医》2009,30(6):718-71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手法为主治疗中风后重度肩周炎疗效。方法:2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电针配合手法为主治疗,对照组128例单纯使用电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4%、对照组为55.47%,(P<0.001)。结论:电针配合手法治疗中风后重症肩周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07.
冯居秦 《陕西中医》2009,30(11):1525-152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推拿手法,辨证分型治疗52例患儿。结果:总有效率92.3%。结论:本方法具有疏经通络,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消炎痛为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损伤。2002年4月~2004年4月,我院运用足三里温针灸疗法预防消炎痛所致的胃肠道损伤4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鱼际穴针刺合大椎拔罐治疗咳嗽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0年起至今在临床运用针刺鱼际穴合大椎拔罐治疗咳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均来自针灸门诊,以咳嗽为主症的患者,大多经中西医治疗,服用过抗生素、止咳类药物后无明显效果,都有感冒病史.  相似文献   
110.
因外感寒邪所引起的月经不调是成年女性常见的疾病。 患者多因在月经前或经期几日大量食用冰冷食物,或由于腹部受凉,或淋雨,长时间接触冷水等因素引起的外感寒邪所致的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寒邪搏于冲任,血为寒滞,经脉不通而改月经后期。月经多推迟1周以上,多数患者伴有腹部冷痛或腹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