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1篇
  免费   2277篇
  国内免费   441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64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584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2788篇
内科学   1225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221篇
特种医学   4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35篇
综合类   3790篇
预防医学   2627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2048篇
  48篇
中国医学   1467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1358篇
  2022年   1239篇
  2021年   2434篇
  2020年   5575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676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性、高病死率等特点;而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最佳救治窗口期短、病情危重等特点,其救治关键在于选择最佳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再灌注效率。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腔内介入治疗等临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规范救治流程,本研究对心血管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首诊COVID-19筛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评估流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早期干预方案,预防社区生活受限,制定相应社区康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57例,于2020年4—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12V2)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调查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57份调查问卷,剔除重复及无效问卷3份,获得有效问卷54份,问卷有效率达94.74%。(1)COVID-19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分别为(37.02±12.32)分、(38.46±14.42)分;呼吸困难等级0~3级的分别为3例(5.56%)、45例(83.33%)、5例(9.26%)、1例(1.85%);有19例(35.19%)存在焦虑情绪(SAS≥50分)和抑郁情绪(SDS≥53分)。(2)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不同疾病分型的患者在生理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12V2生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34,P=0.011)和呼吸困难程度(r=-0.39,P=0.00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SF-12V2心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46,P=0.001)和抑郁程度(r=-0.40,P=0.00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4)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8.27)、抑郁程度(β=-0.34)和疾病分型(β=-11.68)是患者SF-12V2生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焦虑程度(β=-0.62)是患者SF-12V2心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结论:COVID-19出院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性别、疾病分型、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是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COVID-19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和重型患者)出院后要尽早进行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筛查和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呼吸功能,从而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分析托珠单抗的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国内文献数据库中的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及国外药监机构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应重视托珠单抗临床使用中可能发生的肝功能异常、皮肤损害、过敏反应、胃肠道损害、感染、血液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托珠单抗临床使用中,应加强对严重感染及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安全性监测,促进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6.
2019年12月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蔓延。目前数据显示,COVID-19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基础病的患者病情较为严峻,病死率相对较高。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于COVID-19的防治及患者基础疾病的兼顾治疗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特色及优势。本文结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想,拟从COVID-19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肿瘤三个方面,探讨COVID-19爆发形势下合并基础病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7.
38.
《家庭用药》2020,(3):8-9
对病毒与疾病的认识和剖析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患病率高,重症病例比例低。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来看,病毒感染是从野生动物到人类,逐步在人群中适应生存,再进入人传人的阶段,病毒传播力较强,不经意间的接触就可能被感染。但是总体上看,重症患者比例低。从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的文章分析,在2019年末,病毒刚开始传播时,患者由于被发现得晚,医生对疾病的认识还不明确,重症比例会高一些。  相似文献   
39.
从武汉抗疫中医药的投入使用情况,反思现代临床和国人所呈现出的中医药文化认同和就医习惯,探索其历史文化根源及社会因素与医学发展的内在关联。回顾历史,中医屡次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如今大疫当前,中医药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新时代探讨如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医药原创优势,形成中医药学科优势整体化呈现的新模式医学,对提升全社会的中医药认知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是生态环境系统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以重庆市为例,分析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现状,找准应急处置和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应急处置管理认识、处置政策、处置技术、处置监管、处置评估、应急价格、应急宣传等7方面提出应对具有高感染性病毒疫情废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