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2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7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688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414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150篇
  2篇
中国医学   640篇
肿瘤学   19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合成新型氨基巯三唑衍生物 ,筛选广谱、高效、低毒的临床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合成了 3 (2’ 呋喃 ) 4 氨基 5 巯基 1,2 ,4 三唑 (Ⅵ )及其衍生物 4 (5’ 硝基糠叉替氨基 )均三唑 (Ⅷ )以及 5 取代苄巯基均三唑 (Ⅶ ) ,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 :所合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IR)和核磁共振氢谱 (1HNMR)等所证实。初步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Ⅷ )对所有受试菌株均表现出高度敏感性 ,新合成的化合物 (Ⅶa~b)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3 呋喃 4 ,5 二取代氨基巯基均三唑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临床开发前景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62.
研制了新型壳聚糖胺基衍生物-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EDA-HPCS),并将其用于固定天门冬酰胺酶,分别考察了甲醛活化载体和戊二醛活化载体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固定化条件下,甲醛活化EDA-HPCS的固定化酶活力约为30U/g载体,而戊二醛活化EDA-HPCS固定化酶活力约为16U/g载体。  相似文献   
63.
槲皮素是蔬菜、水果、中药中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糖尿病、抗菌、抗炎、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由于槲皮素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各种方法设计和合成新的槲皮素衍生物,以改善其缺点,进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对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抗糖尿病、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为天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去甲斑蝥素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后,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力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C-3细胞的伪足形态变化。结果: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中MMP-9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划痕愈合程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去甲斑蝥素干预组PC-3细胞的伪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去甲斑蝥素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后,PC-3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可能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使PC-3细胞的侵袭伪足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5.
去甲斑蝥素对肝细胞的急性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有人用斑蝥素探索治疗多种疾病,并显示出其对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具一定疗效。但由于斑螫素有剧烈毒性,其应用价值受到限制,故必须寻求一种毒性较低的同类物质。我国合成的去甲斑蝥素,其化学构型和斑蝥素相似,据一些临床实践初步显示,它不仅保留了斑蝥素的治疗效果,而且毒性作用也有明显的降低。为了解此药是否有毒性作用以及毒性作用的大小和特点,我们  相似文献   
66.
张小平  杜冰  钱旻 《免疫学杂志》2004,20(Z1):52-55
绿脓杆菌外毒素A(PE)经过修饰后失去了与细胞结合的能力,将单克隆抗体的Fv段或细胞因子作为导向分子与修饰后的PE通过DNA重组技术融合,获得重组的免疫毒素,这种免疫毒素通过导向分子将毒素带到靶细胞,并杀伤靶细胞,因而被广泛运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  相似文献   
67.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 TXNIP)主要调节胰岛β细胞中葡萄糖的稳态,是治疗糖尿病的新颖靶点。本研究以4-羟基苯并嘧啶为原料,通过不同长度的碳链,引入吡唑、甲基哌嗪、咪唑、吗啡啉等4种含氮杂环,设计合成靶向TXNIP的苯并嘧啶骨架拼合含氮杂环的衍生物,并考察化合物对棕榈酸(palmitate acid, PA)刺激的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共设计合成20个苯并嘧啶衍生物,结构经1H NMR、ESI-MS确证;药理活性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C-1、C-2、C-4、D-2保护作用较强,相较PA模型组细胞活力为38.3%,这4个化合物细胞活力高于70%,其中化合物D-2细胞活力最高,达到87.2%;化合物D-2可以作为潜在的抗糖尿病新化学实体。  相似文献   
68.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晶型与血(尿)药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衍生物(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丁)的晶型与血(尿)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正常人空腹口服各不同型晶粉,定时收集血、尿标本,用杯碟法测定血、尿药含量。结果: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粉,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结构图形、溶解度及生物有效度的特性。结论:凡是稳定的晶型均具恒定的结构及生物有效度,利福霉素类药物的含水量,对其晶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干燥失重,不是越低越好。  相似文献   
69.
呋咱氮氧化物偶联的双氯芬酸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筛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考察呋咱氮氧化物偶联的双氯芬酸衍生物的抗炎活性与胃肠道副作用的关系以及其NO的释放情况。方法 采用小鼠耳二甲苯致炎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两种实验模型对系列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初步筛选,并对抗炎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了胃肠道副作用的观察及NO体内外释放量的测定。结果 抗炎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其胃肠道副作用明显轻于双氯芬酸,也轻于已知的非甾体抗炎药,且3h体内均有明显的NO释放。结论 NO的引入能有效对抗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胃肠道副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不稳定、无法提纯的未结合胆红素(4Z,15Z-胆红素Ⅸα,简称ZZ)光异构体的校正因子,以便临床对它们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光照前后ZZ光异构体峰面积进行测定,然后通过公式计算校正因子.结果两种主要的光异构体的校正因子分别是4Z,15E-胆红素Ⅸα为1.33±0.01,光红素为1.85±0.02.结论校正因子为临床定量分析ZZ光异构体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