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09篇
  免费   2816篇
  国内免费   1463篇
耳鼻咽喉   664篇
儿科学   970篇
妇产科学   302篇
基础医学   2255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9683篇
内科学   3322篇
皮肤病学   551篇
神经病学   4410篇
特种医学   10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0篇
外科学   3578篇
综合类   14541篇
预防医学   5910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6444篇
  83篇
中国医学   5997篇
肿瘤学   217篇
  2024年   510篇
  2023年   1870篇
  2022年   1497篇
  2021年   1811篇
  2020年   1737篇
  2019年   1531篇
  2018年   671篇
  2017年   1171篇
  2016年   1415篇
  2015年   1551篇
  2014年   2704篇
  2013年   2585篇
  2012年   3332篇
  2011年   3551篇
  2010年   3510篇
  2009年   3395篇
  2008年   3961篇
  2007年   3736篇
  2006年   3694篇
  2005年   3688篇
  2004年   2819篇
  2003年   2166篇
  2002年   1545篇
  2001年   1279篇
  2000年   839篇
  1999年   680篇
  1998年   534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402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手术中病人能否安全度过手术期,除与病人身体状况、病情手术创伤、麻醉以及手术和麻醉意外等有关外,还可来自上述以外的因素,如管理不当、护理不当或不周所致的各种程度的损伤和意外,各家文献屡有报道。手术中病人因术前用药、术中用药、麻醉以及意识障碍等原因,可致感觉迟钝或感觉、意识暂时丧失如全身麻醉或是局部麻醉感觉消失如腰麻等,因自我感觉丧失,身体某部位(术野外)受到损伤时,不可能及时感觉到。加之医护人员注意力往往集中于手术区,从而易致不良反。1管理内容由于每例病人病情、身体状况各异,应从多方面全面观察和管理:①对肢体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早;②女性多见;③具有“精力过盛”性人格;④一级亲属中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⑤症状多为非典型抑郁发作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结论:如首次抑郁发作的症状符合以上特点,则可能以后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应使用足量心境稳定剂,谨慎使用抗抑郁剂,以免转为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93.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9岁。因发作性四肢不自主运动9年就诊。患儿发育、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孕1产1,足月难产,出生时Apgar评分8分,母乳喂养,产后3d渐出现全身萎软,哭声低弱,拒乳,吸吮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伴有阵发性抽搐。血总胆红素685.11umol/L,间接胆红素498.61umol/L,血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为13.3,脑脊液间接胆红素16.81umol/L。诊断为“胆红素脑病”,予光照、输白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好转。产后7d吸吮反射恢复,抽搐亦逐渐减少,20d出院。出生第61天,阵发性抽搐已消失,但出现夜间不自主运动,常发生于入睡及觉醒过程中。发作时双眼半睁、上翻,躯干扭动翻转,四肢出现投掷样或舞蹈样动作,下颌咀嚼样刻板运动。无干扰状态下发作约60min后可安静入睡,症状消失。发作期间呼之能应,清醒后症状亦消失。每夜发作1~15次,先后服用过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氯硝安定,可减少发作次数,但病情反复,不易控制。9岁时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24h动态视频脑电图见各区均以中波幅不规则0波及不稳定α波混合,整个描记过程中未见疴样放电,双侧波幅及频率均对称。调节、调幅欠佳,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4.
ED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症的简称,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常见男性病,通过对ED的早期发现,排查与ED有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ED等。爱心话梅是《应用传统生物技术开发中草药防治疾病的研究》中的一个专题项目,爱心话梅对ED有可靠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直肠癌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问卷彤式调查48例直肠癌患者PANP手术和24例非PANP手术前、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比较分析行直肠癌根治术的PANP组和非PANP组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指标及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结果PANP组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局部癌肿复发率比较尤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根治术中实施PANP,既不增加局部癌肿复发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和性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6.
躯体形式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其发病与心理因素相关,为探讨防御机制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发病的作用,旨在更好地指导心理治疗。因此,本文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使用的防御机制与正常人群对照研究。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97.
目前,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最常用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但ESR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是影响其生存的主要原因。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0%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出一般人群10~20倍。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是触发和(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关键因素,而VEC功能障碍普遍被认为是ESRD患者的基本特点,并且参与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本文就血液透析对VEC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急性脑实质有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水肿、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情发展迅速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我科共收治重症乙脑患儿60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
对分裂强迫障碍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四川精神卫生》2006,19(4):255-257
强迫症状常出现在强迫症,也可出现在精神分裂症,后者的强迫症状不随其核心症状的变化而变化,而长期存在,并已被有的学者命名为分裂强迫障碍。本文就此症的现状和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0.
脑血管病及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神经病学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近来又有些新的概念,现介绍如下: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评估德国著名血管神经病学家Diener教授关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策略”的报告,精辟地总结了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已经取得的成绩。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