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22篇
  免费   3647篇
  国内免费   1287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134篇
基础医学   739篇
口腔科学   671篇
临床医学   4484篇
内科学   2113篇
皮肤病学   465篇
神经病学   261篇
特种医学   22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566篇
综合类   15281篇
预防医学   2897篇
眼科学   365篇
药学   16921篇
  93篇
中国医学   19788篇
肿瘤学   487篇
  2024年   449篇
  2023年   1469篇
  2022年   1294篇
  2021年   1734篇
  2020年   1732篇
  2019年   2070篇
  2018年   1044篇
  2017年   1769篇
  2016年   1827篇
  2015年   2154篇
  2014年   3598篇
  2013年   3108篇
  2012年   3836篇
  2011年   3964篇
  2010年   3538篇
  2009年   3553篇
  2008年   3954篇
  2007年   3522篇
  2006年   3263篇
  2005年   3456篇
  2004年   2847篇
  2003年   3129篇
  2002年   2210篇
  2001年   1942篇
  2000年   1525篇
  1999年   1219篇
  1998年   1010篇
  1997年   885篇
  1996年   774篇
  1995年   711篇
  1994年   517篇
  1993年   331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49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严志 《中外医疗》2016,(14):29-31
目的:探究眼睑分裂痣的不同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眼睑分裂痣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n=20)、B组(n=20)和C组(n=20),A组患者采用全厚皮片移植术;B组患者采用转移或推进皮瓣术;C组患者采用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首先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然后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所有患者的上伤口在1期即全部愈合,未出现明显的睑缘切痕;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B组中,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C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3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眼睑分裂痣的方法较多,全厚皮片移植术、转移或推进皮瓣术以及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均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痊愈的效果较好,手术的操作也较为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肝博士》2015,(2):56-57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和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肝病专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的挂靠学科、广西政府首批中西医结合肝病特聘专家岗位挂靠学科(中医类唯一的岗位)、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挂靠学科、广西中医肝病治疗中心、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广西重点中医专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广西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片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探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片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水平,以及核因子-κB(NF-κB)、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F-κB、sTRE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F-κB、sTRE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MCP-4、MD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17、MCP-4、MD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特罗片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可降低患儿NF-κB、sTREM-1水平,能通过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3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滴丸,18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SAQ和GQOLI-74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白细胞介素-18(IL-18)、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内皮素-1(ET-1)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显著改善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积分和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而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A12、IL-18、PAPP-A、ET-1、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升高,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CO和LVESD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治疗的86例不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与艾司唑仑片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患者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参照组96例患者采用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96例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结合验案分析,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清热化湿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属于"湿热"性质的疫病,治疗应强调清热化湿,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辅以扶正。在中医祛邪与扶正理论指导下,通过宣肺平喘、通腑泻热、芳香化湿等治法,祛邪为主,肺肠合治,可以使发热减轻或消退,使大便通畅,从而截断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危重症的发生及死亡的风险;通过清热化湿、疏肝健脾、凉血化瘀等治法,祛邪兼以扶正,肺与肝、脾合调,可以改善肝功能损伤,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通过补气健脾等扶正治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和体力,促使病毒更快转阴,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 (1)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 = 0.829,P < 0.001)。(3)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 > 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 < 0.05)。(4)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5)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 < 0.05)。(6)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 > 0.05,r = 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 < 0.05,r = 0.450)。结论 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躁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8例老年躁狂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利培酮口崩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利培酮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可有效的提高对老年躁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