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4篇
  免费   884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370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1443篇
内科学   482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2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95篇
综合类   1862篇
预防医学   692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653篇
  8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周忠华  刘华  颜英俊  喻华  王蓉 《四川医学》2004,25(4):409-410
目的 了解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检测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etamases,ESBLs)的准确性,探讨Vitek-32在肠杆菌科细菌ESBLs检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方法 用Vitek-32仪器法中的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GNS—120)和NCCLS推荐的双纸片扩散ESBLs确证法对174株肠杆菌科细菌同时检测其ESBLs。结果 174株肠杆菌科菌Vitek-32仪器法检出产ESBLs菌39株,ESBLs检出率为22.4%,其中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27.9%,肺炎(产酸)克雷伯菌21.6%,阴沟肠杆菌21.5%;双纸片扩散ESBLs确证法检出产ESBLs菌47株,ESBLs检出率为27.1%。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26.5%,肺炎(产酸)克雷伯菌27%,阴沟肠杆菌36.8%。结论 Vitek-32仪器法对大肠埃希菌、肺炎(产酸)克雷伯菌产生的ESBLs检测结果-s双纸片扩散法ESBLs确证法结果符合率高;阴沟肠杆菌不宜用Vitek-32仪器法检测。当肠杆菌科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出现中介、耐药或头孢西丁耐药,而Vitek-32仪器法ESBLs检测ESBLs为阴性时,应用NCCLS推荐的双纸片扩散法重新检测ESBLs,或进一步用三维试验法检测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动态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在1.5TGE Signa Twin speed MR机上,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0及800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首次行TACE治疗的25例肝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内各进行1次DWI,对每次的图像进行后处理,计算出每例肝癌每个时点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各个时点的ADC值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肿瘤的血管造影染色及碘油沉积的改变判断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分别为(1.376±0.012)×10-3mm2/s、(1.598±0.012)×10-3mm2/s、(1.723±0.012)×10-3mm2/s、(1.684±0.012)×10-3mm2/s。术后各组肝癌组织的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较术后36~48h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0~38d的ADC值较术后7~10d组明显降低(P<0.05)。将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的造影片及碘油沉积片对比见术后30~38d ADC值下降的肝癌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发,ADC值下降明显的复发也最为明显。结论利用MR DWI技术对肝癌组织的ADC值进行动态观察,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癌组织的坏死、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44.
透皮给药研究中体外扩散池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皮给药研究中体外扩散池的改进李志鸿,孙鸿安,王浩,徐斐,侯惠民(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200437)DESIGNOFANEWTYPEINVITROSKINPERMEATIONAPPARATUS¥LIZi-Hong;SUNHong-An;WANGH...  相似文献   
45.
扩散-电极法测定食品中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中氟在扩散盒中与硫酸作用生成氟化氢,经扩散吸附在扩散盒的碱膜上。碱膜用缓冲液溶解后,氟化物含量由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用本法对菜花、菠菜、大米、鱼片干四种样品以及玉米氟样品的氟进行了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回收率为90%~103%,最小检测量为0.24μg。该法可直接测定含氟量在0.5~100mg/kg(干重)的食品。  相似文献   
46.
在制作生物组织切片的过程中,需见脱水盒盛组织进行脱水,透明,浸腊等工序。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为铜、铝片制作的不同规格的脱水盒。在浸腊工序后的合腊脱水盒的脱腊处理上,尚无理想方法完全脱腊,因脱腊不完全常引起以下后果:(1)脱水盒表面脱水孔不同程度被腊质堵塞,使用时需人工除腊,否则影响制片质量。(2脱水盒因腊质粘连打不开盖。(3脱水盒表面含腊过多消耗二甲苯液对腊的溶解,增加制片成本。问恒温电干燥箱脱腊容积有限,不能大批量短时间重复使用。为此,作者试验沸水法对组织脱水盒脱腊,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7.
防止涵闸扩散钉螺两种工程设计模式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钉螺生物学理论,在大型玻璃沉降管、水槽中模拟静、动水研究钉螺生物力学特征。实验取得钉螺重率、静水沉速、起动流速均值等3类参数和钉螺静、动水沉、还和距离等5种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在b值为50和100s/mm2时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b值为300、500和700s/mm2时,术前术后的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当b值大于300s/mm2时,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术后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较术前升高,在b值为1000和1300s/mm2时图像质量太差无法测量。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时,b值最好选择300~700s/mm2之间。DWI通过瘤区DWI图像、eADC图像、ADC图像信号的变化和平均ADC值可以反映TACE术后瘤组织内的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平均ADC值可以为其早期疗效的判断提供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49.
吴光耀  孙骏谟  田志雄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32-1235
目的: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来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ECs)的FLAIR和DWI特征。方法:ECs16例,测量其T1WI、T2WI、FLAIR及DWI上病灶信号强度和ADC值,计算组织间对比度(C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在FLAIR上ECs平均信号强度高于脑脊液(CSF),低于脑组织。在T1WI上,表皮样囊肿与脑脊液间的CR和CNR分别是0.11±0.06和1.02±1.11;在T2WI上,ECs与CSF间的CR和CNR分别是0.05±0.04和1.05±0.58;而在DWI上,ECs与CSF间的CR是12.56±2.87,CNR是18.23±5.42。16例患者示踪DWI图像上均呈明显高信号。ECs平均ADC值明显低于CSF(P<0.001),而高于脑白质(P=0.002)。结论:FLAIR对颅内表皮样囊肿显示优于常规MRI序列,DWI描述ECs轮廓优于其它MRI序列。  相似文献   
50.
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8例经临床诊断高血压脑病患者,行MR T1WI和T2WI检查,其中4例加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血压变化、MRI表现及ADC值变化。结果 发病时平均血压199.63/123.5mmHg(1mmHg=0.133kPa),平均升高25.73%/28.71%。MRI上病变主要呈TI稍低、T2稍高信号,以顶枕叶、小脑半球多见。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较正常平均升高58%。仅1个病灶DWI出现明显高信号,ADC值减低。结论 MRI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DWI是将其与急性脑梗死区分开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