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34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367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63篇
  3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确诊为 EC 的358例患者的完整临床病历资料。其初治为系统分期手术,并进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各组淋巴结计数。对本组EC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并进行随访,对EC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358例 EC 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2岁(20-78岁)。对本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其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7-43个月),3年总体生存(OS)率为90.1%(323/358)。本组盆腔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呈阳性和呈阴性患者的3年 OS率分别为76.2%(16/21),97.3%(327/33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3,P〈0.01)。子宫内膜样癌和非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3年 OS率分别为:96.2%(306/318)与95.0%(3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不同患者的3年 OS 率分别为:Ⅰ期为97.1%(304/313),而Ⅱ期为91.7%(11/12);Ⅲ期为85.2%(23/27)。本组患者随访期内 EC 的相关复发率为3.9%(14/358),死亡率为3.1%(11/358),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5.9%(21/357)。对导致21例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 分期[OR=4.169,95%CI(2.693-6.454),P=0.000],肿瘤体积(肿瘤直径〉2 cm)[OR=7.175,95%CI(2.590-19.876),P=0.000],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OR=6.277,95%CI(2.410-16.348),P=0.000],宫体肌层浸润深度[OR=3.598,95%CI(1.651-7.841),P=0.001]和宫旁浸润[OR=9.382,95%CI(3.349-26.284),P=0.000]是导致 EC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对以上单因素 logical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盆腔淋巴转移有影响的因素(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 分期[OR=3.787,95%CI (2.113-6.786),P=0.00]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IGO 分期晚、肿瘤体积大(直径〉2 cm)、LVSI呈阳性、宫体深肌层浸润及宫旁浸润是导致 EC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其中, FIGO分期,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统计学处理部分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当涉及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急性期43例、亚急性期37例、慢性期30例。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获取弹性成像评分及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比较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弹性成像评分、Emean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弹性成像评分、Emean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弹性成像评分联合Emean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弹性成像评分、Emean均减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均增高,与亚急性期、慢性期血栓形成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弹性成像评分、Emean与aPTT、PT、Fbg均呈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弹性成像评分、Emean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36,1.201,均P<0.05)。R...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COVID-19合并早期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心脏损害早期识别的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我院收治的1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资料,心脏彩超主要收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总体纵向应变(GLS)。分析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的发生情况,比较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GLS作为COVID-19合并早期心脏损害表现的可能识别指标,并进一步分析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例COVID-19患者包括2例重型、8例普通型和2例轻型,所有患者肌钙蛋白Ⅰ、LVEF均无明显异常。但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及GLS的异常率均为33%,肌酸激酶同工酶与B型钠尿肽的异常率均为8%;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可能指标GLS的绝对值与年龄、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存在负相关(r=-0.795,-0.816,-0.917,P < 0.05),与血钾存在正相关性(r=0.73,P < 0.01)。结论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及GLS在COVID-19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异常比例,可能作为早期心脏损害识别指标。在肌钙蛋白Ⅰ、LVEF未见异常的COVID-19,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的是否存在窦速、新发异常改变、GLS的异常,有助于对COVID-19心脏损害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85.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37岁,职员。2009年12月11日因"发热"(T:37.5℃~38℃)伴咳嗽、胸闷,在社区门诊给予消炎、抗病毒治疗2d,病情无好转,并出现高烧不退,胸闷、憋气加  相似文献   
86.
高韩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02-703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营养性精神神经疾患,大量维生素B1治疗总体疗效显著。现将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优质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住院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确诊的150例患者的综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3d膳食调查、SGA营养状况评价、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等考察其总体改善率。结果优质低蛋白饮食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后,营养不良率部分改善、总体改善率提高。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蛋白质摄入的质与量与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今年2月,41岁香港女艺人李嘉欣,在香港养和医院产下她与许晋亨的儿子,婴儿体重2.93千克,身长49厘米…… 虽然她因为富豪家庭身份和高龄产妇备受关注,但从几个方面看,这都只是一次正常的妊娠生育.  相似文献   
89.
《药物与人》2011,(4):5-5
回顾往事,很多人在其一生中会后悔无数次,经常会发出"如果再回到从前……"的感叹。然而,加拿大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挥之不去的后悔心态不仅有害心理健康,而且会殃及免疫力,危害总体健康。  相似文献   
90.
统计学处理部分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当涉及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