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9篇
  免费   1331篇
  国内免费   657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1120篇
口腔科学   287篇
临床医学   2519篇
内科学   1697篇
皮肤病学   162篇
神经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5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93篇
综合类   5563篇
预防医学   4509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2962篇
  19篇
中国医学   1789篇
肿瘤学   36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611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549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036篇
  2013年   991篇
  2012年   1160篇
  2011年   1168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925篇
  2008年   1705篇
  2007年   1182篇
  2006年   892篇
  2005年   1107篇
  2004年   912篇
  2003年   956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381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海南省2006—2012年尘肺病发病规律和特征,预测尘肺病发病趋势,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6—2012年海南省确诊的尘肺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地区分布、尘肺病种类、工种、接尘工龄和并发肺结核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海南省共累计发生尘肺病例512例,呈快速上升趋势;99.22%的尘肺病例的种类为矽肺,92.77%的尘肺病例为外来农民工;尘肺发病主要集中在东方市,行业以采矿业为主,均为中小型的私有企业;壹期、贰期和叁期尘肺病例分别占66.60%、22.86%和10.55%;尘肺病例以采矿工和凿岩工为主(占90.43%);平均接尘工龄为(7.20±3.68)年;尘肺期别越高,肺结核的并发率越高(χ2=13.81,P0.005)。结论海南省尘肺病进入高发时期,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应加强重点地区和行业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对于检测出该细菌的病例,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然后进行常规抗生素的药敏试实验。结果:检测出的18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Es阳性的菌株有69例,占了总例数的1/3左右。该细菌在临床上的分布主要是集中在ICU、内科,急诊科三个科室。这三个科室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例数占总检出例数的的70%以上。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ESBLs阳性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的耐药性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象在临床药敏实验的检测结果中显示,耐药率特别高,特别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了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我们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控制及临床治疗前的药敏实验的宝始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半开顶式CO2人工气候室,研究了CO2浓度升高(360、540 μmol·mol-1和720 μmol·mol-1)与不同氮肥营养(0、150、300 kg·hm-2和450 kg·hm-2)相互作用对蕾铃期棉花-土壤氮含量变化及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气CO2浓度增加,高氮肥处理下棉花叶片、蕾铃中氮含量显著降低,茎秆、根系中氮含量增加,棉花整株氮含量表现为下降;相同的CO2浓度下,随着氮素营养的增加棉花各器官氮积累量呈增加趋势,其中蕾铃、叶片氮积累量较高,茎秆、根系氮积累量相对较少,说明CO2浓度增加与增施氮肥促进了土壤氮素向植株叶片和生殖器官运输。通过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测定分析,CO2浓度升高为540 μmol·mol-1,各施氮水平下棉田土壤NO3--N含量显著降低,NH4+-N含量在低氮水平下有少量增加,在高氮水平下表现为降低;CO2浓度升高为720 μmol·mol-1,土壤NO3--N含量表现为降低,NH4+-N含量呈增加趋势。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增加且浓度范围在500~720 μmol·mol-1,增加氮肥施用量可有效促进棉花对氮素养分尤其是NO3--N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994.
以新冬18号为材料,利用双管分根管栽法,模拟田间试验研究了拔节期后不同滴灌次数W1(6次)、W2(7次)、W3(9次)、W4(11次)(每次内、外管分别滴30 mm)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0~100 cm土层初、次生根干重和长度、根系活性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滴灌次数及总滴灌量的增加,0~40 cm土层的含水量增加,并延缓该土层的初生根干重和根长的衰减、促进次生根干重和根长增长,增加孕穗期至花后20 d初、次生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及根系活性,而对40~10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影响较小。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4最高,分别为25.5 g·管-1和1.36 kg·m-3 。当滴灌量少、湿润土层浅时,小麦深层初、次生根生长易受严重抑制,且根系分布浅,初生根提前衰老,导致千粒重降低而减产。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大尺度空间生态位特征,本研究以云南省西部澜沧江流域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和尺度,居民区夜间吸血活动的蚊类为对象,对该流域21°~30°N之间9个纬度梯度带和海拔500~3 500 m之间6个海拔梯度带的居民区应用灯诱法进行了调查取样、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共捕获蚊类7属46种180 099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多度为77.87,是数量上的优势种;中华按蚊多度为10.16,为次优势种;迷走按蚊、棕头库蚊和骚扰阿蚊的多度为分别5.24、1.83和1.01,是本区域的常见种类;其余蚊种多度为均小于1.00,数量相对较少或很少。(2)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的46种蚊虫中:三带喙库蚊是物种多度和生态幅最大、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生态位宽度指数为2.109和1.189)的物种;其次,中华按蚊的物种多度和生态幅较大,生态位宽度指数亦较高(为1.571和0.848);其他物种如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的物种多度和生态幅也较大,其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964、0.811和0.814、0.403)相对较高。而余下的多数蚊种由于在纬度、海拔梯度上物种多度较低、生态幅较窄,其空间生态位宽度都相对较低或很低。他们反映了澜沧江流域蚊类物种的多度、生态幅度与生态位宽度指数的大小都有一定关系,也说明在宏域环境空间下物种多度、生态幅和生态位宽度越大的物种,具有更强的地理空间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的能力。(3)在澜沧江流域46种蚊虫中,占84.78%蚊种沿纬度梯度的生态位宽度指数都明显大于沿海拔梯度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反之,仅15.22%蚊种等于或小于海拔生态位宽度指数。他们总体反映了物种在纬度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通常大于海拔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的特征。(4)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物种间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物种占总数3.00%和3.29%;完全不重叠的占总数22.22%和21.55%。在0.001~1.00重叠值范围内:重叠值0.50分别占总数的47.82%和48.89%;而重叠值≥0.50的分别占30%和29.56%;总体上近80%的蚊类物种之间都能产生生态位重叠和重叠度相对较高。该结果总体反映了澜沧江流域蚊类对不同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居民区血源资源利用的趋同状况及其竞争关系。(5)不论在纬度梯度或海拔梯度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刺扰伊蚊、致倦库蚊、多斑按蚊、环带库蚊和库态按蚊8种蚊虫都分别能与其余所有物种发生生态位重叠,他们恰是在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中生态幅较宽的类型,整体显示了较高的空间分布及种间竞争的能力。反之,帕氏按蚊、金叶伊蚊、云南伊蚊、天坪库蚊和银带脉毛蚊分别仅能与其他半数以下的蚊种发生生态位重叠,他们都是生态幅较小类型,并显示了较低的空间分布和种间竞争的能力及水平。这说明蚊类在大尺度环境空间下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的频度、范围与其在纬度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与适应能力有关。但是,不论在纬度还是海拔梯度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范围的大小与生态位宽度、物种多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及变化规律。(6)蚊类沿纬度和海拔梯度的物种多度、物种多度分布及其均匀度与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超声图像噪声的瑞利分布特性,使用一种新的自适应超声图像去噪方法,改进固定窗口包含边缘时无法做到沿边缘方向滤波的不足。采用可自由伸缩的自适应滤波窗口,首先针对瑞利分布的噪声引入比率距离,得到超声图像像素间的相似度距离,然后考虑像素的邻域图像块均值,解决相似度距离之间比较的问题,最后像素根据新的相似度距离进行八方向伸展,得到不规则形状的滤波窗口进行去噪。用仿真超声图像和临床超声图像进行实验,图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经典算法,更适用于去除超声图像的斑点噪声,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留细节边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健康体检人群20874例并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凝固、分离后取上清,采用酶比色法检测SUA水平同时进行HUA诊断,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SUA水平和HUA检出率变化,比较不同SUA水平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率。结果60岁以上男性SUA水平低于18~60岁组;50岁以上女性SUA水平高于18~50岁组,60岁以上女性SUA水平高于51~60岁组;且各年龄段男性SUA水平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874例受检者中共检出HUA患者4584例,占比21.96%,男性和女性HUA检出率分别为29.39%和13.80%,其中男性60岁以上年龄段HUA检出率明显低于18~60岁组,女性HUA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1~60岁年龄段HUA检出率高于18~50岁组,60岁以上年龄段HUA检出率高于18~60岁组,且18~60岁年龄段男性HUA检出率高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HUA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HUA家族史、BMI增加、GFR降低、饮酒史、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均为HU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60岁以上男性SUA水平明显降低,50岁以上女性SUA水平明显升高,针对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分别制定相应参考值范围有利于提升HUA诊断和治疗水平,对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通过对我院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4月我院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1936株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10种细菌是我院主要的病原菌,占检出菌的74.69%。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最低,阴沟肠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0.00%,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5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0.00%,大肠埃希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50.00%,屎肠杆菌以及粪肠杆菌对头孢唑林以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均为100.00%。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4.80%、29.07%、15.09%;耐甲氧西林类抗菌药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2.45%。结论 医院应定期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以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999.
文题释义:半月板撕裂:膝关节内半月型纤维软骨破裂,撕裂原因主要是由于膝半屈或全屈位下的扭转力所造成。半月板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且固定,外侧半月板较小,实验主要研究外侧半月板撕裂对力学机制的影响。 动态有限元分析:将人体正常完整步态周期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膝关节半月板模型中,观察在完整步态周期下半月板以及胫骨软骨的应力变化趋势及所受应力值大小。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膝关节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分析十分广泛,但大多集中于对膝关节屈曲运动状态下的研究,针对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半月板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还不完善。 目的:通过对比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半月板模型,了解完整步态周期下半月板损伤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机制。 方法:以健康成年人膝关节CT扫描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胫-股骨、半月板、关节软骨在内的健康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在健康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探究在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的生物力学机制,并与健康膝模型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①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胫骨软骨瞬时应力变化趋势一致,但半月板撕裂模型中胫骨软骨在每一个瞬时受到的应力值均大于健康半月板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胫骨软骨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30,20.5 MPa;②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半月板瞬时应力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撕裂模型中完整步态周期内半月板受到的应力均大于健康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半月板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69.8,41.3 MPa;③在步态周期的前60%,半月板撕裂模型中的胫骨软骨最大应力分布远大于健康模型,且随着步态周期的增长,接触范围逐渐向软骨外部边缘蔓延;在步态周期的60%以后,作用在胫骨软骨上的应力较小,最大应力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小;④两种模型中健康内侧半月板应力分布基本一致,而撕裂的外侧半月板最大应力分布范围较健康内侧半月板广,在裂纹周围出现了较严重应力集中现象,且随着步态周期的进行,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向裂纹靠近半月板前角处偏移;⑤结果表明半月板是人体膝关节中重要的承重部件,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半月板损伤对人体膝关节的危害。 ORCID: 0000-0002-2155-0058(吴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定量评价心血管疾病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半自动基于超声影像的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计算机辅助方法,并在分割算法中引入了符合超声影像的Rician分布。方法 原始Chan-Vese模型较为适用于颈动脉血管壁的边界线的提取,但是原始模型假设图像斑点噪声符合分段常值分布,这对于本文所使用的颈动脉超声图像是不准确的。本文在原始的Chan-Vese模型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提出超声斑点噪声符合Rician分布的Chan-Vese分割模型,然后通过二次分割提取内中膜边界,最后进行内中膜厚度测量。结果 将该方法用于实际的超声颈动脉图像,结果较为理想。结论 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提取颈动脉内中膜,并无须对原始图像做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