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2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耳鼻咽喉   218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656篇
口腔科学   1442篇
临床医学   1102篇
内科学   25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91篇
特种医学   4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913篇
综合类   3180篇
预防医学   401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1032篇
  13篇
中国医学   1669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765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周小兵 《中外医疗》2009,28(34):185-185
目的吸取误诊教训,提高对茎突综合征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茎突综合征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找出误诊原因,并借助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论要熟悉茎突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和并发症,提高警惕性,发现可茎突综合征病人,及时做医学影像检查和咽部触诊。  相似文献   
62.
直肠阴道隔重建术治疗直肠前突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肠前突(Rectocele,RC)又称阴道后壁膨出,其发病率极高,约为75%~81%[1,2].因RC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便秘,因而肛肠外科的观点认为:便秘引起的高肛压可促使RC发生;RC的存在更加重便秘的症状,可是切除前突并不能缓解便秘症状,或可短期缓解,随即复发.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采取小横切口术式和应用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及经验。方法总结分析38例小儿鞘状突未闭,其中20例行小横切口术式,18例行腹腔镜术式。比较两者的适应症,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效果。结果20例行小横切口术式,手术时间平均45±10min,无一并发症发生;18例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0±10min,2例发现双侧鞘状突未闭,行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3例出现腹膜外血肿,其中1例中转横切口手术;5例术后鞘膜积气积液,局部处理后痊愈。结论小横切口术式和腹腔镜手术均可作为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首选方式,,疗效肯定,小横切口术式禁忌症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易于医生操作;腹腔镜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留疤痕.对伴有双?病变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64.
单侧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2005年8月,我们采用单侧减压、器械提拉复位、一侧椎间隙联合对侧椎板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9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明显改善者2例(7%),无效者1例(3%),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诱发椎动脉痉挛。钩突关节肥大并非是主要致病因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疗,从而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6.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评估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时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于清醒状态及X线透视机监视下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X线片和MRI/CT检查及ASIA神经功能评级。持续闭合牵引复位时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损伤至开始牵引复位的间隔平均为31 h(6~52 h)。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并择期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患者于复位成功后再次行MR I扫描。[结果]治疗前MRI显示分别有8例和5例患者存在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损坏;ASIA神经功能评级分别为:C级7例,D级5例,E级4例。16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且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复位成功后再次MRI扫描显示:6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中有2例接近自动回纳,4例仍维持原样;3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损坏中有2例维持原样,另1例转变为椎间盘突出。平均牵引重量为19 kg(10~32kg),平均牵引时间为53 min(30~135 min)。[结论]当患者处于清醒及检体合作的状态下通过动态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择期根据全身及局部状况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眶骨延长术扩大眶容积治疗眼球突出的可行性。方法1年龄山羊6只,环行截开右侧眶壁,于眶上壁放置延长器,侧向延长1.5cm,经大体、X线、干骨标本及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6只山羊眶骨得到不同程度的侧向延长,延长侧随着眶骨容量的增加,眼球突度较自身对照侧为小。结论眶骨延长术可造成山羊眶骨侧向移位,有可能成为治疗眼球过度突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8.
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8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中的5例6项术中和术后早期发生的椎动脉损伤、失语、失明、大出血、置钉错误等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发生的早期并发症都得到相应治疗,未遗留后遗症.[结论]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均可以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9.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70.
对于上颌前牙前突,深覆盖,和上前牙唇倾有散在间隙的成年人,常常为开唇露齿,上下唇干燥而烦恼,同时又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正畸治疗.他们常要求用快捷有效的方法改善前突的前牙.我科在临床采用带角度的烤瓷桩冠治疗了3例患者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