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1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0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17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48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412篇
内科学   121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93篇
综合类   3284篇
预防医学   92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92篇
  14篇
中国医学   806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512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小肠细胞Bax、Bcl 2及c 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肠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 健康SD大鼠 36只随机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S组 )、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组 (IR +NS组 )、缺血再灌注 +参附注射液组 (IR +SF组 ) ,每组 12只。采用钳闭肠系膜前动脉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检测Bax、Bcl 2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每组选 2 4个视野分别测量光密度值 (OD值 )。TUNEL法检测凋亡的小肠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IR +NS组BaxOD值明显高于S组 (P <0 .0 1) ,IR +SF组BaxOD值明显低于IR +NS组 (P <0 .0 1) ,且低于S组 (P <0 .0 5 )。IR +NS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5 ) ,且IR +SF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1) ,但IR +NS组与IR +S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R +NS组c mycOD值明显高于S组 (P<0 .0 1) ,且明显高于IR +SF组 (P <0 .0 1)。IR +NS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组和IR +SF组 (P <0 .0 1) ,而IR +SF组高于S组 (P <0 .0 5 )。结论 参附注射液增加小肠组织Bcl 2蛋白的表达 ,降低Bax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抑制小肠细胞凋亡 ,保护缺血再灌注小肠。  相似文献   
53.
<正>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各种检查方法都有局限性,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尚有难度。我院从1997~2002年7月诊治小肠出血7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5例,女2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其中39岁以下4例,40~49岁2例,50岁以上1例。病程3天~2年不等,病史中6例有便血或黑便,1例为呕血和便血。所有病例为本院住院病人,其中4例首诊在内科,确诊后或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3例首诊外科。3例有消化道大出血,其中1例手术止血后近期再出血,输血量超过8000ml;1例因反复出血曾3次剖腹手术,所有病  相似文献   
54.
消化道疾病的检查以钡餐检查为首选 ,内窥镜次之。但小肠钡剂造影的X线表现较为复杂 ,且有很多困难。传统的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和插管法小肠灌肠双重造影均有其不足之处。作者近年来开展了非插管法改良气钡双重造影 ,达到甚至超过小肠灌肠造影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初到 2 0 0 1年 1月共检查 2 6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4~ 67岁 ,平均 32 .6岁。临床症状有脐周疼痛、压痛、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黑便和腹部包块等。上消化道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部分病例作结肠钡灌或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1.2 造影材…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增食灵口服液对幼龄鼠胃排空、血浆胃动素(MOT)、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丁啉组及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用0.9%NaCl溶液及各组药物灌胃7d后,采用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同时测定血浆MOT水平及小肠碳末推进率。结果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剂量组的胃排空均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吗丁啉组和增食灵口服液小剂量组外,其余各用药组的血浆MO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增食灵口服液各组碳末推进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增食灵口服液能显著促进胃排空,提高血浆MOT,促进小肠推进,且与剂量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56.
对2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术.结果插镜成功率100%,检出病变11例,检出率37.9%.提出检查前认真做好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检查前准备,检查中医、护、患三者密切配合,检查后细致的观察与指导是小肠镜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7.
胶囊内镜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朱森林  胡品津 《新医学》2004,35(2):124-125
1 引言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B)是指初始内镜检查(包括胃镜和结肠镜)阴性而不明来源的消化道出血,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3%~5%[1].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小肠黏膜下层(sm a llin testina l subm ucosa,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及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6周的黑山羊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抽取自体骨髓,经体外分离M SC s,进行培养、传代,以第3代细胞行5-B rdU标记并与S IS支架材料复合培养5 d,制备M SC s-S IS组织工程心肌补片。将其缝合至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于植入后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动物心功能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心博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81±4.91、37.06±4.75 m l和59.20%±5.41%和44.56%±4.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72.55±8.13、83.31±8.61 m l和29.75±5.98、46.25±6.68 m 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分别为:E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4.85±6.35 cm/s和43.14±4.81cm/s(P<0.01);A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2.33±6.65 cm/s和56.91±6.34 cm/s(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对照组左室腔扩张明显,室壁运动明显减弱,梗死区呈瘤样扩张,局部室壁反常运动;实验组左室腔明显小于对照组,室壁运动较对照组强,心尖梗死区扩张不明显。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见实验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与回旋支间明显侧支循环建立。结论M SC s-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黑山羊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侧支循环建立,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9.
肠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93.3%的患者有明确手术史。处理棘手,容易复发,特别是反复粘连者。预防和治疗肠粘连导致的肠梗阻,一直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1977年7月至2004年7月,我们应用经小肠系膜穿Foley管排列小肠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0.
小肠疾病l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临床消化病的1/5,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是其诊断的先进方法之一,在基层医疗单位常因其设备昂贵及检查费用高,而转送有该设备的上级医院诊治。为提高基层医院小肠疾病诊治水平,我科于2001-03/2003-11利用日本富士EC200型电子结肠内镜替代小肠镜检查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