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1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0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20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48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416篇
内科学   121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94篇
综合类   3286篇
预防医学   92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93篇
  14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512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肠出血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原因中血管畸形(19例)占首位,其次为炎性肠病(13例)、小肠憩室(10例)及家族性肠息肉病(3例).45例均经手术治疗.结论: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包括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及核素扫描.对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行诊断性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环状胰腺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淳  郑珊 《上海医学》2002,25(10):651-652
新生儿环状胰腺为少见疾病 ,国内报道极少。我院自1987~ 1998年共收治 10例新生儿环状胰腺 ,现就其临床症状、诊断、手术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院 1987~ 1998年共收治 10例新生儿环状胰腺 ,男5例 ,女 5例。就诊时间 2h~ 8d ,平均 3d。 8例足月儿 ,7例第一产 ,1例第二产 (第 1胎死于膈疝 ) ;平均孕 39+ 1周(37+ 1~ 4 1+ 3 周 ) ,Apgar评分平均为 9分 (7~ 10分 ) ,出生体重 (BW )平均为 315 5g(2 5 35~ 35 0 0 g)。 2例早产中 1例孕 34+ 2 周 ,Apgar评分 7分 ,BW 2 30 0g ;1例孕 2 8周 …  相似文献   
13.
14.
15.
肠道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受阻,导致的一系列的肠壁组织损害和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称为肠梗阻。公元前350年由Praxagoras所做的小肠造瘘以治疗肠梗阻可能为最早的手术记录。而1912年Hartwell和Hoguet予高位肠梗阻患者经皮下注射食盐水可延续生命;1931年Wengensteen应用十二指肠导管减压治疗肠梗阻成功;20世纪20年代X线技术发展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被视为研究肠梗阻诊治的三项重要里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多体位、短间隔及加压追踪法在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或内科治愈或钡餐明确诊断(憩室)的X线表现。年龄12岁81岁,男19例,女15例。采用多体位、短间隔加压追踪法的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结果:空肠近段神经鞘瘤并溃疡出血1例,先天性巨小肠1例,小肠粘连连带压迫空肠近段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回盲部腺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阑尾切除术后回肠末段肠粘连并不完性肠梗阻1例,美克尔憩室炎并周围溃疡伴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空回肠多发憩室4例,空肠炎9例,回肠炎5例,空回肠炎3例,肠激惹综合征3例。结论:多体位、短间隔加压追踪法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检出率较高,在小肠疾患的检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院党委从党章和《准则》上找位置,从党的职能上选角度,积极探索新体制,新形势下发挥党组织职能的新路子,采取抓党风带医风的作法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项红军  赵佐庆  李纪鹏  张志培 《医学争鸣》2002,23(21):1974-1977
目的:研究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后血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变化以及肺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对肺组织的损伤,方法: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对照 ,再灌注后0,30min,1,2h,1,3,7d共8组,于各时点检测血中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NO浓度0min明显升高,2h时降低,随后升高,7d时达高峰,SOD浓度0min明显下降,2h 时升高,随后下降,7d时达最低,Bax,Bcl-2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再灌注0min,Bax,Bcl-2阳性细胞率增多,30min时Bax,Bcl-2阳性细胞率均升高分别为17.1%和78.1%,Bcl-2表达高于Bax,两者差别显著(P<0.01),2h时降低,其后升高,7d时阳性细胞率达高峰分别为94.1%和83.4%,Bax表达明显高于Bcl-2,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血中NO,SOD的浓度变化和Bax及Bcl-2阳性细胞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改变并可能引起肺组织细胞凋亡和损伤。  相似文献   
20.
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技术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技术和方法的最佳合理配伍关系。方法 80例正常小肠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按两种配对参数各自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 ,通过双盲法分别选择确定两组显示良好影像质量小肠CT片 ,其中甲组 36例 ,乙组2 5例 ,两组经X2 检验 ,其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