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53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7篇
  3篇
中国医学   563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导管癌的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6例浸润性小叶癌及96例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析生物学因素及TNM特点。结果浸润性小叶癌性激素受体高表达(P<0.01),c-erbB-2低表达(P<0.005),两种类型乳腺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可有效地选择内分泌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2.
小叶丁香组织培养生成橄榄苦苷(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橄榄苦苷(oleuropein)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真菌、抗癌、抗氧化、降血压与抗心律不齐、降血糖等[1~6],是小叶丁香S.microphyl-laDiels的主要活性成分[7]。研究表明,小叶丁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生长在海拔800~2400m山地、沟内或崖石上,但由于采用这种野生植物的花作为主要药用部位,受地域与季节所限,自然资源较少,因此,对小叶丁香进行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开辟新的资源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选择了以小叶丁香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生成橄榄苦苷的研究,为进一步解…  相似文献   
33.
王秋菊 《泰山卫生》2004,28(6):18-19
乳腺小叶增生病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腺内组织增生形成的乳房肿块,硬结如枣核或花生米大小,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女性工作压力增大及人际关系复杂化,本病的发病量呈增多趋势,由于本病有一定的癌变率,愈发引起人们重视。近几年来,结合临床诊治,笔者用中药舒肝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广西菝葜族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菝葜族植物是百合科植物的一类,广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也有少数种类产于东亚及北美的温暖地区和地中海地区),共3属300余种,我国产2属约67种和一些变种。其中我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基源种2属43种(包括变种),广两产药用植物2属26种(包括变种),其中肖菝葜属4种,  相似文献   
35.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为乳腺疾病的首位。临床上以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及局部疼痛为特征。属中医“乳癖”范畴。笔者采用壮药为主治疗乳腺小叶增生60例,获得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自1995年以来,笔者以三黄金牛止痛膏外敷治疗肛门疾病,取得良好效果,1996-06~1998-06,我科对其疗效与麝香痔疮膏进行对比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鉴定小叶黄杨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探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表征小叶黄杨生物碱成分,并利用PubChem、Swiss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和OMIM等数据库获取小叶黄杨生物碱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3.9.0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运用微生信在线绘图工具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可视化;用AutodockTools-1.5.6软件对筛选出的核心成分做分子对接。结果 鉴定小叶黄杨生物碱成分23个,筛选有效成分19个,对应靶点216个;筛选阿尔茨海默病靶点880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9个;GO富集分析主要相关的生物过程有化学性突触传递,顺行跨突触信号,跨突触信号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cAMP信号等为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筛选的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均有较强结合力。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明了小叶黄杨生物碱成分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作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叶黄杨生物碱对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叶性肺炎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叶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WBC、CRP、PCT的差异,并比较这三项指标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观察组的WBC、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PCT诊断的特异度(96.67%)明显高于WBC计数(83.33%)及CRP(85.00%),P<0.05;WBC计数与CRP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诊断的灵敏度(95.00%)明显高于WBC计数(83.33%)及PCT(86.67%),P<0.05,WBC计数与PCT诊断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叶性肺炎的诊断上,PCT的特异度明显高于WBC计数及CRP,CRP的灵敏度明显高于WBC计数及PCT,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9.
如今,人们对于癌症愈发敏感,有些人认为一旦得了癌症就被判了“死刑”,已经出现了稍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的恐癌心理。在此,我们邀请两位专家解析一些常见的恐癌谬论,给予大家正确的肿瘤防治知识,掌握更加积极、有效、主动的“防癌”策略。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13%),单纯钙化者2例(5.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P=0.007)。结论 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