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1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953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597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2280篇
内科学   1496篇
皮肤病学   321篇
神经病学   199篇
特种医学   3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751篇
综合类   4809篇
预防医学   1962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4733篇
  21篇
中国医学   3128篇
肿瘤学   240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10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691篇
  2014年   922篇
  2013年   890篇
  2012年   1147篇
  2011年   1252篇
  2010年   1087篇
  2009年   1070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133篇
  2006年   1007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静  高仲阳 《天津药学》2008,20(3):39-4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150mg加入到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60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1中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连续使用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恢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胆红素(SB)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复常率分别为93.3%和88.3%;对照组为92%和8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ALT、SB平均复常日数分别为16.8 d和17.3 d,对照组为22.4 d和28.2 d(P<0.05).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2例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铵离子对林可霉素发酵过程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经分析表明补入硫酸铵前,应待发酵液中的NH4 浓度消耗至1.0mmol/L以下,使迟效碳、氮源充分降解,可能促使林可霉素合成酶大量合成;20~24h,尽可能提高硫酸铵的平均补入速率(最高瞬时浓度<19.0mmol/L),以缩短生物量的积累时间;24h后逐渐降低NH4 的平均补入速率,使主代谢流转入次级代谢;40h后将摄氧率和最低NHJ4 浓度分别控制在20~30mmol·(L·h)-1和3.0~4.0mmol/L,每24h生物效价的涨幅达1000μg/ml以上.  相似文献   
993.
从伊钮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中扩增到参与西索米星生物合成基因sisM,其开放阅读框长1263bp.编码含421个氨基酸残基(44.3ku)的蛋白质。经Blast比对,该蛋白与已报道的L-谷氨酰胺:2-脱氧蟹肌醇(DOI)氨基转移酶有很高的同源性,据此推测sisM是编码DOI氨基转移酶的基因。该基因在IPTG诱导下.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实现了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推测的一致。这是从伊钮小单孢菌克隆到的又一参与西索米星核心基团2-脱氧链霉胺(DOS)生物合成的新基因,该基因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EU074791。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发病初期的心肌细胞损害、细胞舒缩功能损害以及心电损害,同时测定急性缺氧期患者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血管舒缩因子失衡角度探讨HAPE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高原健康、平原健康人3组人群样本血浆,分为HAPE组(n=21)、高原健康对照组(n=15),平原健康对照组(n=13),分别测定3组样本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浆肌钙蛋白(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将3组进行比较。结果HAPE组的EPO、VEGF为皮素ET-1高于平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APE组与高原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APE组和平原、高原对照组血浆NO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收缩物质增加,舒张物质减少以及由此导致的两种物质比例失衡,可能是HAPE发病的主要原因,不是某种收缩物质的增加或者舒张物质的减少作用的结果,HAPE存在心肌细胞损害和心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Kringle5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C)及视网膜神经细胞影响作用.方法:亚克隆构建pSNAV-Kringle5-gfp 载体,腺伴随病毒包装形成rAAV-Kringle5-gfp;HUC培养及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按设计分为试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聚合酶链反应(PCR),MTT法对各组进行细胞活力测定;荧光显微镜照相.结果: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 Kringle5基因产生Kringle5物质对HUC有抑制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Kringle5基因产生Kringle5物质对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Kringle5基因能够对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而对视网膜神经细胞无不良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KTP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不同部位阻塞性泪道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阻塞性泪道疾病共587眼,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分组,激光泪道成形术后均连续使用易妥芬眼液冲洗泪道,对比分析各组远期疗效.结果:KTP泪道激光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中不同阻塞部位的疗效间存在差异,下泪小点、泪小(总)管阻塞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组.结论:KTP泪道激光对泪小点、泪小(总)管阻塞效果很好,对单纯鼻泪管阻塞的病例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足在慢性泪囊炎的病例中复发率较高.对于长期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我们建议选择泪囊鼻腔吻合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新裂孔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方法对2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同时行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状态、对侧眼预防性治疗的病变类型和治疗的方法、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时间和玻璃体状态、新发生裂孔的类型和位置、治疗的方法。结果平均年龄41.3岁,15例(71.4%)为男性,全部为近视眼,其中16例(76.2%)高度近视(大于6.0D),全部为有透明晶状体眼,对侧眼预防性治疗的病变类型:15例(71.4%)为变性萎缩孔,6例(28.6%)为马蹄孔伴随广泛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变性区大于6个钟点),全部病例均行视网膜裂孔孔周氩激光光凝术,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时间平均为21.6个月,术前部分玻璃体后脱离(PVD)2例(9.5%),无明显的色素颗粒,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后,部分PVD伴色素颗粒18例(85.7%),全部均为马蹄形裂孔,马蹄孔伴后缘卷边2例(9.5%),9例(42.8%)新裂孔形成的位置位于激光光凝区的边缘,12例(57.2%)位于正常或未治疗的视网膜上,发展为视网膜脱离18例(85.7%),累及黄斑6例(28.6%),16例行视网膜裂孔冷凝联合巩膜环扎和外加压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单纯视网膜裂孔3例(14.3%),再次行氩激光光凝术,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论中青年高度近视不伴随PVD是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预防性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新裂孔形成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荷移光谱法测定双氯芬酸钠(DS)的含量。方法:分别以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在丙酮介质中和氯冉酸(CL)在乙醇介质中为荷移试剂,在350~900nm 波长处扫描吸收光谱。结果:DS 与 TCNQ 形成的络合物在743nm 和842nm 有2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2.10×10~4L·mol~(-1)·cm~(-1)和3.07×10~4L·mol~(-1)·cm~(-1);与 CL形成的络合物在530nm 处有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8.77×10~2L·mol~(-1)·cm~(-1)。药物浓度分别在3~50mg·L~(-1)(TCNQ法)和15~750mg·L~(-1)(CL 法)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和98.6%,RSD 分别为1.4%,1.0%(n=6)。用摩尔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荷移络合物中 DS 与配体的摩尔比均为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 DS 片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考察含有5-氨基水杨酸的果胶钙骨架微丸的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微丸的粉体学性质与释药特征。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5-ASA果胶钙微丸,通过考察含钙量不同的果胶钙微丸以及处方中果胶钙含量不同的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释药曲线,从而确定制备微丸的最佳处方。将果胶钙微丸与普通微丸(不含果胶钙)和含质量分数为3%的崩解剂的微丸在pH7.4 PBS中的释药曲线进行比较,并比较果胶钙微丸在pH7.4 PBS、含果胶酶及含大鼠盲肠内容物的pH7.4 PBS中的释药曲线,同时结合SEM法分析释药机理,从而评价果胶钙在微丸中的作用。结果当果胶钙的含钙量为15 mg.g-1,处方中果胶钙的含量质量分数为20%时,微丸成球性较好,且5-ASA果胶钙微丸在1 h内即可释放完全,其释药速度明显快于5-ASA普通微丸和含质量分数为3%崩解剂的5-ASA微丸,而在大鼠盲肠内容物存在的条件下,5-ASA果胶钙微丸0.5 h内便释放完全。结论果胶钙在微丸中能加快药物的释放,且具备一定的酶降解性能,可用于制备难溶性药物微丸及难溶性药物结肠定位制剂包衣微丸的丸芯。  相似文献   
1000.
HPLC-ELSD鉴别不同产地通光藤的皂苷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不同产地通光藤所含皂苷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蒸发光散射法.结果 分别从产于四川乐山、成都和云南红河的通光藤中检出通光藤皂苷L~P;云南产通光藤的皂苷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 所用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产地通光藤的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