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6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420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68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431篇
内科学   551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473篇
特种医学   221篇
外科学   378篇
综合类   2159篇
预防医学   881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743篇
  15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报告1例嵌合型母亲连续2次孕育单纯型21-三体患儿。方法对21-三体患儿、21-三体胎儿和其父母的血标本、父亲精子进行了DNA多态性检测,选择2个SRTR多态性位点,即D21S1412和D21S11,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以确定额外21号染色体的起源。对父亲和母亲的外周血染色体和母亲皮肤染色体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对2个患儿与双亲的STR结果进行比较,显示2个患儿的额外21号染色体都来自母亲。双亲的STR检测中仅发现有2个微卫星标志物,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也均为正常。但母亲皮肤成纤维细胞检测到21-三体的细胞存在,占4%。结论母亲是21三体细胞/正常细胞的嵌合体,推测母亲生殖细胞中存在21三体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嵌合,这可能是导致连续2次孕育21-三体患儿的原因。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 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和第一外显子GT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短串联重复多态性 (PCR STR)技术对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进行分型 ,并将PCR产物克隆及测序鉴定 ;采用病例 对照法研究了 1 35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和 1 0 9例对照。结果  ( 1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基因型以GA型最为常见 ;哮喘组与对照组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GG、GA、A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共检出GT串联重复次数为 1 3、1 4、1 5、1 6的 4种等位基因 ;第一外显子微卫星的多态性检测出 1 3/1 4基因型在哮喘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4 )。 ( 3)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中 1 3 GT重复等位基因与 2 96 4A变异体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 (P =0 .0 0 0 0 2 1 8)。结论 STAT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哮喘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  相似文献   
83.
应用IRS-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infrequent-restriction-site PCR,IRS-PCR)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本实验室IRS-PCR方法。同时用IRS-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金葡菌进行基因分型。根据49株社区感染分离菌的分型结果计算辨别力指数(ID)值估计分辨力。对其中30株社区感染菌重复实验一次估计重复性。比较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分型率、分辨力、重复性、结果的一致率及操作特点。结果建立IRS-PCR对金葡菌基因分型的方法。70株金葡菌均可被2种方法分型,分型率100%。IRS-PCR分为38个型,21株院内感染菌分为6个型,49株社区感染菌分为32个型,计算ID值为0.981。PFGE分为40个型,21株院内感染菌分为6个型,49株社区感染菌分为34个型,计算ID值为0.983。两种分型方法的重复性均为100%。对院内感染菌,两种方法分型的一致率为100%;对社区感染菌,两种方法分型的一致率为92%(45/49)。与PFGE相比,IRS-PCR更简单、省时、易于操作、不需特殊昂贵仪器。结论IRS-PCR能对金葡菌简易快速可靠分型,适合检验科对临床标本的快速有效分型,是一种有价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无动物源性饲养层培养方法,同时对长时间体外培养的人胚胎干细胞核型变化进行分析。方法人胚胎干细胞系HUES4细胞分别培养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并对其干细胞特性进行鉴定;在培养传代过程中,收获P27、P34、P41和P44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P27细胞还进行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生长于人包皮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HUES4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SSEA-4、TRA-1-60和TRA-1-81抗原阳性,SSEA-1抗原阴性。所检测的4代细胞中均见46,XY/46,XY,t(9;15)(q22;q26)核型嵌合现象,且异常核型百分比随传代次数增加有上升的趋势。结论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饲养层细胞可由无动物源性的饲养层细胞替代;长期体外培养有增加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解决长期困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型上存在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问题。方法 先用PCR扩增出D12S391基因座的9个等位基因片段,将其插入pUC重组质粒中,经DNA测序分析证实插入片段的结构及大小,用国际标准将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命名,最后经转染、扩大培养、扩增及再鉴定后,制备出标准的D12S391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结果 应用此法制备出大量的D12S391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并将其用于调查该基因座在德国Mainz地区、日本Miyazaki地区及中国成都汉族、北京汉族、新疆维吾尔族和甘肃回族6个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D12S391基因座在各群体中均有较高的多态性,其非父排除概念及个人识别能力分别为0.609-0.786和0.940-0.952。结论 该法制备的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在法医科学实践中应用价值极高,D12S391基因座是一个非常适合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科学应用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9个新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 short tandem repeats,Y-STR)基因座的序列结构,及其在潮汕地区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布,评价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CR反应,对潮汕地区汉族159名无关男性个体的血样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9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单体型频率.结果 9个Y-STR基因座(DYS522、DYS549、DYS556、DYS565、DYS568、DYS570、DYS594、DYS593、DYS588)均为单拷贝,并分别检测出7、5、5、4、6、9、4、4、8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在0.1434~0.7994间;共检出136种单体型;累计单体型GD值为0.997.另对30个2代父子家系调查显示:同一家系成员9个Y-STR基因座单体型一致,未观察到基因突变.结论 9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适合作为法医学应用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7.
Iα1基因hs1,2 区B等位基因与IgA肾病的易感性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目的:研究Iα1 hs1,2 VNTR多态性与我国IgA肾病的相关关系。 方法: 采集419例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条件相当的201例健康志愿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鉴定Iα1 hs1,2 VNTR基因型,采用以家庭为基础的传递/不平衡分析(TDT)和单倍型相对危险度(HRR),以及病例-对照研究分析Iα1 hs1,2 VNTR多态性与我国IgA肾病的相关关系。 结果: ① TDT分析结果显示Iα1 hs1,2 VNTR B等位基因从杂合子父母向患者传递的频率显著高于预期值(101 Trios, χ2=6.818, P<0.01,扩展TDT分析也得到相同结果(164家庭, χ2=7.583, P<0.01)。②与TDT结果一致,HRR分析同样显示Iα1 hs1,2 VNTR B等位基因的过度传递 (P<0.05, χ2=4.122, HRR=1.180), 而BB基因型具有更强的患病倾向 (P<0.05, χ2=4.411, OR=1.538)。③病例-对照研究显示IgA肾病组B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χ2=6.968, P<0.05)。 结论: Iα1 hs1,2 VNT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IgA肾病患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8.
Alu序列通过RNA依赖性机制即反转录转座在灵长类动物基因组中扩增,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已经超过100万个。这些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被认为有很多功能,并对基因结构有很大的影响。Alu序列大概以每200个新生儿就一个插入的速度继续扩增。已有研究表明Alu序列的插入和Alu重复序列之间的不等同源重组导致了多种人类疾病。Alu序列不仅对基因组的进化做了很大贡献,而且对大部分人类遗传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新的Alu亚类产生,新的亚类引起的疾病又见报道,本文将对这一方面内容的发展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影响。方法 用小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体外诱导骨髓前体细胞,获得的iDC用乙酰胆碱受体(ACAR)负载后皮下接种同基因大鼠,3周后通过体外试验观察脾细胞对AChR的增殖反应,同时用AChR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大鼠,观察免疫7周后MG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小剂量GMCSF诱导所获得的iDC与成熟DC(mDC)相比,其表面MHCⅡ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低,摄取dextran-FITC的能力强但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弱。接种iDC、mDC、AChR负载的mDC的大鼠和对照组一样,体外脾细胞对AChR的刺激均强烈增殖,用AChR和CFA免疫后,产生明显的MG症状,重复电刺激出现明显衰减,血清AChRAb滴度明显增高,神经肌肉接头呈现典型的MG样改变;而接种AChR负载的iDC的大鼠脾细胞对AChR的刺激呈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但对卵清蛋白的刺激仍强烈增殖,MG相关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骨髓前体细胞经小剂量GM-CSF诱导产生了iDC,AChR负载的iDC可诱导EAMG耐受。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D6S477等5个基因座在青岛地区汉族群体中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等遗传多态性数据,初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名青岛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静脉血,ACD抗凝,采用Chelex法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D6S477、D9S1118、D18S865、D19S400和D20S161基因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显色分型。结果 获得了青岛地区汉族群体上述5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结论 这5个基因座在青岛地区汉族群体中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和个人识别机率,在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