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24篇
  免费   4040篇
  国内免费   835篇
耳鼻咽喉   256篇
儿科学   2960篇
妇产科学   641篇
基础医学   1422篇
口腔科学   293篇
临床医学   12361篇
内科学   4212篇
皮肤病学   203篇
神经病学   335篇
特种医学   17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1403篇
综合类   24043篇
预防医学   10591篇
眼科学   266篇
药学   12433篇
  149篇
中国医学   7208篇
肿瘤学   237篇
  2024年   385篇
  2023年   1567篇
  2022年   2087篇
  2021年   3835篇
  2020年   6814篇
  2019年   1712篇
  2018年   775篇
  2017年   1537篇
  2016年   1657篇
  2015年   1929篇
  2014年   3778篇
  2013年   3805篇
  2012年   4354篇
  2011年   4782篇
  2010年   4411篇
  2009年   4034篇
  2008年   4081篇
  2007年   3622篇
  2006年   3181篇
  2005年   3265篇
  2004年   2963篇
  2003年   2740篇
  2002年   2147篇
  2001年   1850篇
  2000年   1405篇
  1999年   1353篇
  1998年   1235篇
  1997年   1164篇
  1996年   1036篇
  1995年   876篇
  1994年   637篇
  1993年   427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991.
鼠源轮状病毒vp7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费蕾  李晋涛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2003,19(2):93-96,100
目的:构建表达鼠源轮状病毒抗原基因vp7的植物表达载体及植物转化研究。方法:抗原基因vp7经PCR扩增后直接克隆到PUC-T载体,双酶切目的片断和植物表达载体,以T4连接酶将目的片断与载体相连接,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结果:以重组农杆菌为介导将靶基因转入到马铃薯外植体。成功地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并转入到农杆菌中;以农杆菌为介导获得抗性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结论:通过PCR检测,初步确定轮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vp7已成功地整合到马铃薯植株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与膀胱上皮细胞的相互关系,观察肺炎克雷伯杆菌在人膀胱上皮细胞抹T24中生存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分离抹03138侵袭T24细胞,并用庆大霉素杀死细胞外的细菌,分别于细菌进入细胞后的4、24、48及72h裂解细胞,释放出细胞内的活细菌,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胞内活菌数。结果:T24细胞内的肺炎克雷伯杆菌03138抹在实验48h内有一定生长,试验72h细胞内活菌数量明显减少。加入细胞因子(TNF-αd和INF-γ)可以促进上皮细胞清除胞内细菌。结论:膀胱上皮细胞清除进入细胞内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可能是泌尿道天然免疫的一种防御机制,而细胞因子可以调控上皮细胞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对1980.9~1982.8江苏省6个城市172例围产儿羊水吸入性肺炎临床病理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以探讨其发病机制。目的是筛选能影响肺炎和羊水吸入的临床参数。结果:(1)男婴占52.91%,女婴47.09%。(2)组织学:肺的炎症和羊水大多数是混合性、弥漫性分布,病变较一致,纤维素渗出很少,这说明本病可能是在出生前或分娩过程中吸入感染的羊水所致。(3)影响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剖腹产、胎吸术、羊水吸入以及胎龄。(4)影响羊水吸入性的因素为胎儿体重(4000g以上)和胎龄(42周以上)。而体重、胎龄和胎吸术又和产程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 .方法 分析了 4 0例VAP患儿 ,治疗组 17例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与常规组比较疗效 .结果 一次撤机成功率治疗组大于常规组 (p <0 .0 1) ,平均通气时间及通气 >1周者 ,治疗组 (6 1天 )短于、少于常规组 (10 3天 ) (p <0 .0 1) .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VAP具有良好疗效 .  相似文献   
995.
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Bicore CP-100新生儿肺功能仪分别对30名不吸氧组(SaO2≥90%)和18名吸氧组(SaO2<90%)早产儿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值进行检测.结果不吸氧组患儿俯卧位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仰卧位(43.4±10.2 v 49.8±11.7);俯卧位潮气量明显高于仰卧位(3.11±0.92 v 2.48±0.77 ml/kg);俯卧位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98.6±50.1 v 117.4±41.5cm H2O/L/s,);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明显高于仰卧位(1.115±0.401 v 0.914±0.48ml/cm H2O/kg);俯卧位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8.0±3.8 v 5.9±2.7gm cm/kg).吸氧组患儿俯卧位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仰卧位(52.7±10.2 v 56.1±12.4);潮气量明显高于仰卧位(2.13±0.42 v 1.79±0.66 ml/kg);俯卧位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290.4±107.0 v 319.1±104.1cm H2O/L/s);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明显高于仰卧位(0.562±0.192 v 0.488±0.217ml/cm H2O/kg);俯卧位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10.1±4.7 v 7.3±3.4gm cm/kg).结论无论吸氧与否俯卧位均可提高患儿的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降低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俯卧位为早产儿肺炎患儿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重组白细胞介素18(rIL-18)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小鼠Th1/ Th2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鼻腔接种肺炎链球菌建立小鼠肺炎链球菌肺炎模型,将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肺炎组和肺炎rIL-18干预组(n=8 ),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FN-γ、IL-4 mRNA 的表达,同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B)进行活菌计数,有核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①肺炎rIL-18干预组BA LF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计数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P<0.001);②肺炎rIL-18 干预组BALF活菌计数显著低于肺炎组(P<0.001);③肺炎rIL-18干预组肺组织IFN- γ mRNA表达上调而IL-4 mRNA表达下调(P<0.001).结论 在小鼠肺炎链球菌肺炎早期给予rIL-18可诱导IFN-γ的合成,促进Th1免疫应答,使Th1/ Th2免疫平衡向Th1免疫偏移、促进宿主对肺炎链球菌的防御.  相似文献   
997.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放  张宁  曾实实  王伟  崔京涛 《医学信息》2008,21(6):902-90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肺炎衣原体(cpn)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75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并用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进行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结果 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79.3%)、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和CCA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部位与出现斑块的颈动脉存在同侧相关性(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Cpn总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大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pn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98.
氧气驱动雾化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沐舒坦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3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方面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氧气驱动雾化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情况 .方法 分析了 90例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与临床特点 .结果 患儿以呛咳、咳痰、发热、气促、喘息、发绀为临床表现 ,肺部闻及湿罗音者 ,儿童组 5 0 % ,婴幼儿组 73%(p <0 .0 5 ) ,肺部X线广泛单侧或双侧病变者儿童组 35 .2 % ,婴幼儿组 73.2 % (p<0 .0 0 5 ) ,70 %患儿白细胞总数 <10×10 9/L ,所有患儿均无鸟类或动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1000.
肺炎患儿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肺炎患儿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林荣军1刘成玉2潘玉娟3徐丽园研究表明,白细胞与急性肺组织损伤有密切关系[1],白细胞在肺内聚集是产生急性肺损伤的重要环节,而细胞粘附分子(cAms)介导的各种白细胞的粘附,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粘附和跨膜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