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6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61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469篇
内科学   679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1221篇
预防医学   58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92篇
  4篇
中国医学   299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基因真奇妙     
《东方养生》2006,(9):10-11
人人都有基因说明书 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相貌,身高甚至某些疾病,但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现在还极其昂贵,非普通人所能企及,《纽约时报》说,如今美国出生的新生儿都要被取血化验,以判断其是否缺乏某些重要的酶,如果未来基因组测序的费用能降低到1000美元,每个新生婴儿出生时或许都会像一台新买的电脑一样,附带一张关于其“基因信息说明”的DVD光盘。  相似文献   
22.
23.
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类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的复杂遗传性状疾病。遗传因素对血压的变化影响占30%~50%^[1]。一般认为微效基因作用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机制中起主要作用,即来自多个位点的大多数风险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发生频率都很低,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通过数量性状的剂量-效应关系,达到疾病发生的临界阈值,而共同决定了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目前对高血压遗传研究尚无既定的方法模式,本文仅撷取其中的几种策略如候选基因克隆、定位候选基因克隆与全基因组扫描、中间表型、动物模型及比较基因组学等简要加以综述。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策略的实施都并非孤立,而是相互穿插融合。同时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遗传分析方法的再认识,也对这些策略的确定和更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4.
25.
26.
引起婴幼儿肺炎的3.7型腺病毒基因组型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效应。方法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检测克隆形成率和微核发生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DNA损伤情况。照射2、4、6、8和10Gy后传代培养,在40代后各剂量组再次统一照射2Gy,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结果首次照射后,克隆形成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存活细胞经二次照射后,SCGE结果和微核发生率结果表明,首次照射剂量与子代二次照射后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γ射线不仅在肝细胞中产生直接的生物效应,而且还可以诱发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使子代细胞中的突变频率增加,表现出滞后的遗传改变。二次事件的放大作用是研究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8.
上海转基因小鼠模型研发平台通过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研究通讯》2004,33(1):13-13
上海转基因和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研发平台,新近通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2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转染HepG2细胞的microRNA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组转染对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中microRNA(miRNA)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肝细胞中HBV复制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平台.方法 分别提取HepG2.2.15细胞(转染HBV全基因组的HepG2细胞,实验组)和其亲本HepG2细胞(对照组)的总RNA并分离miRNA,采用含509条探针的哺乳动物miRNA表达谱芯片对两组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分析.用SAM软件针对差异miRNA筛选的标准为在两组之间荧光强度差异4倍以上,差异miRNA的整体假阳性率为0.选择其中2个m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HepG2.2.15细胞与HepG2细胞间差异表达的miRNA共27个(占5.3%),其中7个表达上调,20个表达下调.miR-181d和miR-15a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表达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肝细胞中存在着与HBV复制相关的miRNA,这些上调和下调表达的miRNAs可能参与了HBV在肝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30.
老年性聋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聋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老年性聋可能既是生理性的衰老现象,又是一种与遗传及生命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影响有关的病理现象。本文将近年来在老年性聋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