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48篇
  免费   4131篇
  国内免费   5248篇
耳鼻咽喉   838篇
儿科学   1080篇
妇产科学   967篇
基础医学   4136篇
口腔科学   2573篇
临床医学   13396篇
内科学   7234篇
皮肤病学   1499篇
神经病学   1165篇
特种医学   2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5289篇
综合类   22160篇
预防医学   6659篇
眼科学   941篇
药学   14196篇
  107篇
中国医学   6284篇
肿瘤学   3130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554篇
  2022年   1427篇
  2021年   1741篇
  2020年   1648篇
  2019年   1713篇
  2018年   931篇
  2017年   1494篇
  2016年   2006篇
  2015年   2333篇
  2014年   3630篇
  2013年   3650篇
  2012年   5039篇
  2011年   5687篇
  2010年   5410篇
  2009年   5534篇
  2008年   6059篇
  2007年   5541篇
  2006年   5715篇
  2005年   5383篇
  2004年   4156篇
  2003年   3484篇
  2002年   2833篇
  2001年   2834篇
  2000年   2014篇
  1999年   1754篇
  1998年   1411篇
  1997年   1383篇
  1996年   1218篇
  1995年   1215篇
  1994年   1130篇
  1993年   572篇
  1992年   749篇
  1991年   649篇
  1990年   560篇
  1989年   454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82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自“缬沙坦事件”之后,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药物中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和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监管指南的完善历程。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作为一类高反应活性的基因毒性杂质,主要来源于药物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以及药物在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氧化或还原等反应。所有的动物实验表明,N-亚硝胺类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理论上,所有药物都存在N-亚硝胺类杂质或被N-亚硝胺类杂质污染的风险,由于该类化合物在药物中常以痕量形式存在,在分析检测过程中药物基质干扰大,因此建立便捷、高效的分析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
33.
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第5届分娩性臂丛损伤暨周围神经新进展"将于2020年3月20日—23日在上海举行。内容:分娩性臂丛损伤的神经和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和科研进展、成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等,将行分娩性臂丛损伤手术示教。学习班将授予Ⅰ类学分10分。欢迎全国同道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通过检测人绒癌细胞株Be Wo合体化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生存素(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滋养细胞合体化后增殖性的变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尤其是耐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利用毛喉素(forskolin)诱导Be Wo细胞株融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促融素(Syncytin)在forskolin作用不同时间的Be Wo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PCNA、Survivin蛋白在forskolin作用不同时间的Be Wo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噻唑蓝比色分析实验(MTT)法检测forskolin作用不同时间的绒癌细胞株Be Wo的增殖能力。结果:1forskolin作用后的Be Wo细胞株Syncytin基因的表达增强,且随着forskolin作用时间的延长,Syncytin的表达更强,于48 h达到高峰。2forskolin作用后的Be Wo细胞株PCNA、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3forskolin作用后的Be Wo细胞株的增殖能力下降,且不同作用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rskolin作用的时间越长,Be Wo细胞株增殖能力下降越明显。结论:人绒癌细胞株Be Wo合体化后PCNA、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说明人绒癌细胞株Be Wo合体化后增殖性降低,推测诱导滋养细胞合体化可能对临床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5例、良性膀胱病变患者88例,检测膀胱癌样本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膀胱病变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评价CSTB、A-FABP在鉴别诊断膀胱癌的效用。对比膀胱癌进展对象(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以及未进展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病变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B、A-FABP作为诊断标准(任意一项为阳性),鉴别诊断膀胱癌与良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92.0%、符合率88.7%。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的患者共30例,无转移、复发、死亡的患者共15例,膀胱癌进展对象CSTB、A FABP表达量高于未进展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6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采用抗凝预防血栓形成,按照术后预防DVT所采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DVT发生率、皮下瘀斑情况、血小板数值、凝血功能、D-二聚体。结果术后2组患者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皮下瘀斑情况、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10 d 2组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 d 2组患者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显著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可以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吴小义 《新中医》2020,52(13):169-171
目的:观察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对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弹力袜、抬高下肢、按摩、饮食护理、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观察组加予艾灸涌泉和足三里。2组均观察14 d。每天检查肢体的疼痛、肿胀、麻木症状,下肢皮肤色泽和温度有无变化,计算2组的DVT发生率,治疗前后测量下肢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检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肿痛、麻木和血流变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和皮色改变的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减慢(P0.05),下肢周径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下肢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2组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FIB和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涌泉和足三里,能有效促进肿瘤患者的血液循环,降低发生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0.
《中外医疗》2015,(2):125
1.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2.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 ,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 (Results)"和"结论 (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