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02篇
  免费   2604篇
  国内免费   860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893篇
妇产科学   173篇
基础医学   980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12529篇
内科学   3475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1521篇
特种医学   1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3166篇
综合类   17829篇
预防医学   6015篇
眼科学   241篇
药学   8752篇
  142篇
中国医学   5506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1574篇
  2022年   1499篇
  2021年   1839篇
  2020年   1955篇
  2019年   2075篇
  2018年   1170篇
  2017年   1792篇
  2016年   1751篇
  2015年   2006篇
  2014年   3609篇
  2013年   3470篇
  2012年   4216篇
  2011年   4400篇
  2010年   4273篇
  2009年   3172篇
  2008年   3170篇
  2007年   2957篇
  2006年   2771篇
  2005年   2832篇
  2004年   2419篇
  2003年   2225篇
  2002年   1629篇
  2001年   1293篇
  2000年   921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小儿化脑是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简称,亦称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是严重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现将我科收住的30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患儿,男,4个月。因咳嗽1个月,加重伴发热2d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未做处理。入院前2d因受凉后咳嗽加重、气促,经外院门诊处理无效而入我院。入院查体:T39.3℃,R68次/min,HR150次/min。急性危重病容,精神差,面色差。口周发绀,轻度鼻翼扇动,咽充血。心率150次/min,律齐,心音有  相似文献   
993.
武汉市2002~2003年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市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根据广覆盖的原则,选择8家大型综合医院作为O157:H7监测点,监测腹泻病人的带菌情况;其中2家医院的肾病内科监测可疑肾衰病人,选择3家养殖场,采集猪、奶牛、鸡的粪便标本,采集生猪肉、奶制品等,用mEC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用“金卡”作初筛,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8家监测点共监测腹泻病人858例,肾病内科肾衰病人6例,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或O157:H^-;3个宿主动物监测点共采集奶牛、猪、鸡的粪便标本318份,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 8株,带菌率为252%,其中猪的带菌率最高为5.88%,奶牛为1.96%,鸡未检出;食品类生猪肉中检出1株O157:H^-,检出率为1.00%;对9株菌株进行O抗原PCR和H抗原PCR鉴定,O抗原均为阳性,H抗原为阴性;单克隆血清抗体6株阳性;并进行毒力基因鉴定,均为阴性。结论武汉市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O157:H7病人,猪和奶牛是主要宿主,其带菌率没有明显差异,生猪带菌率有明显的上升,且从生猪肉中检出1株O157:H^-,尚未检出带病毒基因的菌株;而武汉市居民以食用猪肉为主,值得密切关注。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和食品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特别是生猪的监测,结合腹泻病人的监测,对控制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状况,探讨其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院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的ICU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9.69%,例次感染率为28.19%。病种感染率以脑出血,脑梗死,大脑撕裂和挫伤为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为60.32%,其次是血液(菌血症)。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83%,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34.78%)为多,其次是真菌(17.39%);革兰阳性菌占14.78%。结论 ICU年度平均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免疫力,是否实施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消毒灭菌质量等相关。  相似文献   
995.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用VITEK—AMS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 ICU医院感染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8.3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18.7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1.18%)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38%)。不同感染部位非发酵菌的感染率(不同感染部位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以呼吸系统和皮肤切口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5.40%和51.23%。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监护室(ICU)是现代急救医学发展的一个较为完善的医学专业,为了解ICU医院感染情况,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笔者对我院ICU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驻滇部队感染性腹泻患者、猪和污水进行大肠杆菌O157:H7(E O157:H7)的分离鉴定。[方法]用O157免疫磁珠富集后,接种S-MAC琼脂平板培养,用MUG试验初筛,VlA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应用复合PCR法同时检测其三个毒力因子。[结果]从腹泻患者和猪中检出E coli O157:H7,该菌具有三个毒办因子。[结论]云南战区部队存在E coli O157:H7感染。复合PCR法的建立,为腹泻研究领域的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998.
叶华进  吴小彤 《医药导报》2004,23(12):0977-0979
目的:通过对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住院天数及药品费用,分析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大多数抗菌药物的DUI≤1,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用药频次(DDDs)排序结果(删除抗感染植物药),化学合成类抗生素的使用量为29.71%,排序从过去的第2,3位上升为第1位[1], 其次为头孢菌素类19.54%,使用量大幅降低,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药复合制剂为16.41%,抗真菌类为5.24%,青霉素类仅为1.94%。用药起点高,新一代抗菌药物包括新喹诺酮类、肽类、碳青霉烯类、新氨基苷类及第3,4代头孢菌素(使用量达到全部抗菌药物DDDs的86.48%)被广泛地使用,联用率为100.0%,均为双联(抗感染植物药不包括在内)。结论:医师在剂量方面,以常规剂量为主,较少考虑年龄、肝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及适应证剂量等因素。药物经济学理论(序贯理论、替代疗法)在临床实践中较少被应用,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发挥更为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寻求一种用于急重症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方法 入选急、重症高血压患者 83例,随机分成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组和硝苯吡啶组,观察血压、心率、心电图、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血压下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间心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 <0.005)硝苯吡啶诱发心绞痛 4例。结论 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重 ,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14例经手术治疗的SA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合并休克者10例,胰脑病2例,MOF2例,ARDS2例,病死率为28%(4/14)。结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特别是病程早期。首先,应加强围手术期的个体化监护,进行综合治疗,其次,抑制胰腺的外分泌;第三,早期使用足量的有效抗生素;第四,进行周围静脉的营养支持;第五,加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