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435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05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900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39篇
中国医学   25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脑炎发病周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历年来的森林脑炎病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其年代特征,提出了林区森林脑炎的发病有着周期性的特点,其周期性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相吻合。据此绘出40年的森林脑炎发病与太阳黑子变化对应曲线。曲线显示森林脑炎的发病高峰年份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的低谷年份,1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森林脑炎的发病高峰年是处于各个年代的中期。1994年林区森林脑炎的发病已经接近90年代的高峰。由此还可推测下一个森林脑炎高峰年将会在2005年左右出现。  相似文献   
62.
患者 男 ,46岁。因“全身不能活动 ,瘫软伴呼吸困难 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天晚上因劳累后出现下肢乏力 ,不能行走 ,后发展至全身无力 ,完全不能动弹 ,处于软瘫状态。能眨眼 ,说话、咳嗽困难 ,声音含糊 ,并大口喘气。发病前无明显饮食量增加及性情改变 ,未服用任何药物。既往史 :患者于 10年前和数月前各发病 1次 ,发病时仅表现为四肢无力 ,诊断为“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给予补钾治疗后症状好转。查体 :意识清楚 ,体温 :37℃ ,心率 :70次 /分 ,呼吸 :2 1次 /分 ,血压 :15 2 /70 mm Hg(1mm Hg=0 .133k Pa) ,无突眼征 ,未触及甲状腺肿大 ,…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一个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norm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normoKPP)R675Q新突变的细胞模型并对其通道电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编码野生型人骨骼肌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基因(skeletal muscle Na channel type 4 alpha subunit gene,SCN4A)的cDNA为模板,PCR技术定点突变后磷酸钙沉淀法瞬时转染突变质粒至293细胞,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膜片钳技术全细胞记录野牛和突变型钠通道电流.结果 突变经测序得以证实;转染后24 h和48h,突变通道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相同的测试电压下R675Q钠通道相对电流在到达峰值前小于野生型钠通道,到达峰值后大于野生型钠通道;R675Q和野生型钠通道均在0 mV测试电压刺激下到达峰值.结论 成功建立了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R675Q新突变的细胞模型;R675Q突变同时提高了通道的激活和失活,其所在的S4区域可能和患者发作性力弱的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南京市1951—2020年猩红热发病率时间序列,了解其变化特征及趋势。方法 运用移动平均、滑动T检验和小波时频分析方法,对南京市1951—2020年猩红热年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猩红热在南京市呈春夏季和冬季2个发病高峰,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0.144 8(发病率/5年)。滑动t检验显示4个下降突变点和3个上升突变点。Morlet小波法时频分析呈现3个中心尺度和周期,分别在4、16和25尺度上,高低发病周期分别为4、8和13年;第1主周期在25尺度。周期分析2014年起猩红热发病呈上升势态。2020年初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一、二级时,发病明显下降,在三级响应时发病回升。结论 依据猩红热发病的周期性和趋势分析,应该加强对猩红热的监测,及时做好疫情处置,以控制其在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65.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并发周期性麻痹临术上少见。我们对本院 1 991年— 1 998年间 1 5例患者共 33例次病史资料做一回顾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本院急诊观察或住院病人 ,其中男 1 3例 2 8例次 ,女 2例 5例次 ;周期性麻痹发作 2次者 1例 ( 6.7% ) ,发作 3次者 6例 ( 40 .0 % ) ,发作4次者 5例 ( 33.3% ) ,发作 5次者 2例 ( 1 3.3% ) ,发作 6次者 1例 ( 6.7% ) ;年龄 2 0岁~ 4 7岁 ,平均 33.5岁。所有患者均经T3、T4 、FT3、FT4 、TSH等检查后确诊为甲亢者 8例 ,均已除外家族性周期…  相似文献   
66.
1 病历报告男 ,16岁 ,学生 ,因反复发作性双下肢力弱 2年 ,于 2 0 0 0年 7月 5日就诊 ,平均每年发作约 5次 ,大多于受冷、剧烈活动后发生 ,每次持续时间 1~ 2d ,可逐渐自行缓解。既往体健 ,家族中无相同病史及其他遗传病史。查体 :血压 18/11kPa ,T 36 .8℃ ,心率 5 6 /min ,律齐。双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神志清楚 ,言语流利 ,应答准确 ,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容积正常 ,双下肢肌力 4级 ,双上肢肌力 5级 ,双下肢腓肠肌有轻度压痛。浅深感觉正常 ,双下肢腱反射减弱 ,双侧病理征阴性。CPK 2 9U/L ,LDH 145U/L ,血钾 6 …  相似文献   
67.
病例 1:38岁男患 ,以反复发作的四肢软瘫 2年 ,复发 10小时入院。 2年前始 ,无明显诱因 ,反复出现四肢无力 ,多在夜间发作 ,持续约 4分钟至 4个小时不等 ,严重时不能行走 ,软瘫 ,不伴肌肉疼痛 ,可自动缓解。查体 :T :36 3℃ ,P :84次 /分 ,R :16次 /分 ,BP :17 3/10 6kPa ,心肺腹理诊无异常 ,四肢肌力 0~ 1级 ,腱反射消失。血钾 :1 5 6mmol/L ,入院初诊 ,周期性麻痹。查找低钾原因 ,常规化验 5T结果FT3 :49 5 9pmol/L ,FT4 :5 0 35 3pmol/L。确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 ,经甲亢治疗后好转。病例 2 :2 6…  相似文献   
68.
程鑫 《医学与社会》2000,13(6):9-10
发展全科医学的必要性已逐渐为社会所共识,从家庭的特性和时代的要求两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家庭医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的诱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KG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均为原发性.疲劳、感染、补液不当诱发,症状轻重不一,严重并发症与重度低钾有关。早期病例虽血钾可正常.但EKG已有电压增高。肌力恢复与早期补钾量呈正比。极重型补钾后症状不能改善,加用激素有效。结论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应早期诊断、首日足量补钾,重症者加用激素.并注意呼吸肌麻痹。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