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92篇
  免费   3597篇
  国内免费   2827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410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1597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14805篇
内科学   19236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2090篇
特种医学   37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2387篇
综合类   23206篇
预防医学   3478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9198篇
  185篇
中国医学   4062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475篇
  2023年   1840篇
  2022年   1437篇
  2021年   1926篇
  2020年   2074篇
  2019年   2006篇
  2018年   969篇
  2017年   1754篇
  2016年   1999篇
  2015年   2327篇
  2014年   4084篇
  2013年   4163篇
  2012年   5183篇
  2011年   5767篇
  2010年   5528篇
  2009年   5613篇
  2008年   5830篇
  2007年   5188篇
  2006年   5143篇
  2005年   4450篇
  2004年   3548篇
  2003年   2968篇
  2002年   2445篇
  2001年   1839篇
  2000年   1255篇
  1999年   927篇
  1998年   855篇
  1997年   740篇
  1996年   608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991.
1986年Murry首次提出心肌缺血预适(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概念,其定义为预先给予数次.短暂心肌缺血.每次随之以再灌注,能提高心肌对其后较长时间心肌缺血的抵抗力减少梗高面积[1].  相似文献   
992.
FRISC -Ⅱ试验是一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是比较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低分子肝素抗栓基础上早期积极干预与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 ,以及观察延长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及其安全性。FRISC -Ⅱ试验入选的多为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病人 ,即恶化性或静息心绞痛 ,或疑为非Q波心肌梗死 ,最后一次胸痛发生在入选的 4 8小时以内 ,有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 ,即心电图ST段下移 0 1mV或T波倒置 0 1mV ,血生化CK -MB >6mg/L ,TnT >0 1mg/L ,TnT定性阳性或CK、CK -MB的活性大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上限。所有入选病…  相似文献   
993.
陶玉  徐酉华 《华夏医学》2000,13(6):750-751
近年报道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IVIG)可迅速控制川崎病急性期症状 ,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我院患儿采用大剂量IVIG联合阿司匹林 (ASP)治疗 99例川崎病 ,获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8月 12 0例住院川崎病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IVIG组 99例 ,男 6 9例 ,女 30例 ,年龄3月至 6 .5岁 ;对照组 2 1例 ,男 11例 ,女 10例 ,年龄 10月至 5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6版 ,1998年 )的川崎病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开始治疗时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均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 患…  相似文献   
994.
血管内皮损伤在心血管的发病机制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损伤”的定义不仅是指形态学上可见的变化,还包括功能及代谢改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免疫复合物、病毒感染等危险因子均可造成内皮损伤,继发于内皮损伤的内皮通透性、粘附性、血液凝固性改变及所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发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Rossu对90年代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由于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SMC)等各种因素损伤而产生的过度化炎症——纤维增殖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5.
自1959年sones首先报道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获得成功以来,经过40多年,在导管、插管及X线摄影等技术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进步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跨入了新的纪元。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但基层医院尚未普通开展,为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年来开展的12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老年冠心病人(59%)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7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22组),并与32例健康老人组对照。采用“郭峰改良法”及PEG双抗法分别检测各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及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IS)。结果:老年冠心病组RBC-ICR,空腹及糖负荷后的I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冠心病组RBC-C3bRR与对照组无显性差异。结论:RBC-ICR和IR参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并相互影响,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7.
任平  黄熙  张莉  王跃民  王骊丽 《医学争鸣》2000,21(7):S157-S160
目的 探讨中药大复方体内作用规律 ,为“证治药动学”6要素中“定性定量论”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方法 分别从冠状动脉定量狭窄犬和对照犬的右心房内给予复方川芎水提液 (0 .6 g· kg- 1 ) .结果 在动脉血药时 (c- t)曲线上出现了川芎嗪 (TMP)的双峰现象 ;冠状动脉狭窄犬的 TMP第 2峰显著地高于对照犬 ;而这种增高的第 2峰又与 TMP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相关 .结论 可能存在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对中药复方体内命运的特殊处置规律  相似文献   
998.
杜凌 《医学文选》2000,19(4):487-487
1996年 1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采用 5 %鱼肝油酸钠对 33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 97次血管内注射硬化剂治疗 (EVS) ,并随访观察 ,其中对治疗 2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EVS后 19例患者出现 2 8例次上消化道出血 ,男 13例 ,女 6例 ,年龄 2 2~ 6 8岁 ,平均 42岁。肝炎后肝硬化 15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肝功能按 Child分级 :A级 6例 ,B级 11例 ,C级 2例。1.2 出血情况及距首次 EVS时间  19例患者除 2例仅注射 1次外 ,其余 17例硬化剂平均注射 3.5 5次。1次…  相似文献   
999.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娥 《四川医学》2000,21(5):413-415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引起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粥样硬化斑块在颈动脉硬化病变中极为常见。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3例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检测情况与非梗塞者作一初步比较分析,旨在探讨其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CT或MR证实的脑梗塞患者83例,男52例,女31例,年龄35~82岁,平均66.1±11.6岁,其中74例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冠心病史。按CT定位将脑梗塞患者分为单发组50例,多发组30例,两组梗塞侧血管共103条。对照组39例,无脑血管病史,男21例,女18例,年龄43~83岁,平均63.3±12.5岁,其中25例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00.
视神经脊髓炎的MRI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脊髓炎 (DNO)作为多发性硬化 (MS)的一种分型 ,亚洲地区被多数学者所公认[1,2 ] 。通过磁共振 (MRI)检查 ,发现DNO并非只有视神经和脊髓病损 ,而有相当DNO病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其它部位的病损 ,符合了MS空间播散的特点。现将我院收治 17例DNO病人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7例中 ,男 8例 ,女 9例 ,年龄 16~ 46岁 ,平均 30 2岁。临床表现视神经和脊髓病损的 14例 ,只表现脊髓病损而视觉诱发电位 (VEP)异常的 3例 ,拟诊为DNO。病程 1mo~ 19a。有缓解复发者 10例 ,视神经和脊髓病损间隔时间为 1mo~ 7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