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根据不同症状采用自拟再障 1号方或再障 2号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0例。 6个月后观察血红蛋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输血次数、间隔时间等主要指标的变化。结果 :平均缓解率 6 6 7% ,总有效率 93 3%。  相似文献   
12.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8例,总有效率为87.5%,且能明显升高血象,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的32例,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用自拟再障生血汤联合雄性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 2 0例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 0× 10 9 L~ 3 2× 10 9 L ,平均 1 4× 10 9 L ,血红蛋白 32g L~ 62g L ,平均 4 2 2g L ,血小板 8× 10 9 L~ 80× 10 9 L ,平均 34× 10 9 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 0 0 1~0 0 13。骨髓象均增生低下 ,造血细胞明显减少 ,非造血细胞增多 ,粒 :红比为 0 64~ 5 2 :1,平均 0 86:1,细胞外铁 ~ 。2 治疗方法丙酸睾丸酮 …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SMU3、SMU8)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关系,我科1993年11月至1996年6月对38例再障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测定,并在应用单抗治疗前后与病情转化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患儿T细胞亚群比值失衡,主要表现为T4细胞减少,T8细胞增多,T4/T8比值倒置。患者T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外周HLA-DR抗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单抗治疗近期有效率为71.10%。有效病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得纠正。治疗有效后病情又恶化,T细胞亚群又紊乱。  相似文献   
15.
在同一家族内和相邻社区里,在同一时间里发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并发一过性造血障碍儿童3例,对早期和恢复期的周围血和骨髓造血作了连续观察,表明早期有红系造血抑制,越是接近成熟的幼红细胞抑制越多,并可见巨形嗜碱性原始红细胞,恢复期中,有中、晚幼红细胞高度增生。  相似文献   
16.
中药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验用Balb/c小鼠经亚致死剂量的射线照射后,输入取自DBA/2小鼠的胸腺淋巴结细胞来制作免疫介导性再障的模型。用正气活血、温补脾肾、扶正解毒中药煎出液,分别浓缩成含生药量为0.79g/ml浓度的药液灌胃,每日1次,每次0.5ml。探讨这些方药对免疫介导型再障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这些方药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提高再障小鼠的TH细胞,降低TS细胞,使TH/TS比值升高,减轻免疫异常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抑制和损伤,有利于再障骨髓造血的修复和重建。提示了辨证论治对指导用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秦晶  孙晓红  王倩 《吉林医学》2006,27(12):1545-1546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文献报道0.5% ̄3%[1]。多数认为是由于妊娠时骨髓产生的一种不能通过胎盘的自身抗体,抑制了母体骨髓的正常增生,另一方面个别敏感的个体在妊娠中大量分泌雌激素类物质,这类物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由于妊娠孕妇生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新陈代谢增高,加重各脏器负担,可使孕妇合并大出血,严重感染,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2]。再障病人贫血、感染及出血症状的预防和治疗与护理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护理措施配合治疗,明显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1临床资料1993年2月 ̄2004年1月,我…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从而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一般认为由于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的病变,或由于免疫作用异常。分型上,国内为急性再障(亦称重型再障-Ⅰ型,SAA—Ⅰ),慢性再障(病程中若病情恶化与急性相同,称重型再障-Ⅱ,SAA—Ⅱ)。对于重型再障(SA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剂对慢性再障患者(CA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补髓生血颗粒剂组和再障生血片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慢性再障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BMSC)血管间粘附分子(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抗原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粘附分子水平ICAM-1、VCAM-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ICAM-1、VCAM-1抗原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在提高VCAM-1方面补髓生血颗粒剂组优于再障生血片对照组.阳虚型比阴虚型恢复好.结论慢性再障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CAM-1、VCAM-1抗原表达水平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剂可提高粘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造血.进一步证实"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简称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表现为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象表现为红细胞系统各阶段均严重减少,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的各阶段均正常。纯红再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为罕见。多数纯红再障与胸腺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其在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2008年1月—201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