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22篇
  免费   1436篇
  国内免费   6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550篇
基础医学   105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169篇
内科学   1337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7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57篇
综合类   10881篇
预防医学   392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4248篇
  61篇
中国医学   3689篇
肿瘤学   773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867篇
  2022年   715篇
  2021年   955篇
  2020年   807篇
  2019年   1057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986篇
  2016年   989篇
  2015年   1074篇
  2014年   1741篇
  2013年   1886篇
  2012年   2184篇
  2011年   2364篇
  2010年   2148篇
  2009年   2003篇
  2008年   2452篇
  2007年   2126篇
  2006年   1865篇
  2005年   1754篇
  2004年   1362篇
  2003年   1133篇
  2002年   966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参七黄稳斑胶囊单用及合用辛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不稳定斑块对照组(B组)、参七黄稳斑胶囊治疗组(C组)、辛伐他汀治疗组(D组)、参七黄稳斑胶囊和辛伐他汀合用治疗组(E组)。A组用普通饲料,其他组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末造模成功后,如前喂养,C、D、E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干预。24周末在腹主动脉注射药物触发斑块破裂,2周后检测各组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斑块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结果与B组相比,C、D、E组血清中VCAM-1、ICAM-1、hs—CRP的水平及斑块面积、内膜厚度明显降低,纤维帽明显增厚(P〈0.01);其中C组优于D组(P〈0.05),E组优于C组(P〈0.01)。结论参七黄稳斑胶囊有较好的稳定斑块的作用,与辛伐他汀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 h;此后选用10-10mol/L 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7β-E2处理前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对17β-E2促进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7β-E2作用后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7β-E2能明显促进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于10-10mol/L作用48 h最明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能明显抑制17β-E2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7β-E2能促进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内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离和纯化小鼠子宫内膜边缘群(side population,SP)干/祖细胞,为进一步探讨产后子宫修复的细胞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结合法与机械研磨分离的方法,原代分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通过Hoechst33342-SP法(对照加入维拉帕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子宫内膜SP细胞。结果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上皮与基质中均无明确SP干/祖细胞,产后哺乳期后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中含有SP干/祖细胞达(3.44±1.59)%。结论本研究初步检测到小鼠产后子宫内膜中含有SP干/祖细胞。产后更多SP细胞的出现可能与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有关。这群SP细胞是子宫原位干细胞还是有其他来源,如何参与子宫内膜的修复,其分子机制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免疫学说是关注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过程中趋化、黏附、侵入、血管形成及异位内膜生长等多个重要环节,其异常表达通过促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引发盆腹腔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一步紊乱,导致疾病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5.
肝脏淋巴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73岁,患者于4d前,无意中发现上腹部一拳头大小的包块,无明显压痛,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病史3年,1993年曾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1994年行双腹股沟囊肿穿刺术。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6.
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腔造影技术(Transvaginal sonohysterography,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有异常阴道出血者行SHG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1例。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均可清晰地显示宫腔轮廓和病灶的形态,30例与内膜界限清楚,可见病灶附着部位,23例于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信号;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6例,均可见子宫内膜稍强回声结节,其中19例边界清楚,6例可见病灶附着部位;8例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使用TVS34例均未显示宫腔的轮廓。本组子宫内膜病例在宫腔轮廓及病灶附着部位方面SHG和TVS的显示率分别为94.1%、88.2%和0%、17.6%。SHG明显优于TVS(P<0.001)。SHG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回声与基底部的子宫肌层相似,略低于子宫内膜,病灶基底部与子宫肌层无界限,表面可见内膜与造影剂构成的亮线,1例可见蒂部,CDFI显示2例内部血流丰富,1例见肌层血管穿入病灶。TVS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表现为为子宫内膜低回声结节,1例子宫内膜呈非均质改变,CDFI可见内部丰富的血流信号(SHG显示宫腔内为2枚粘膜下子宫肌瘤,已得到HSC证实)。结论:SHG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超声采用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不规则出血常见病因的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子宫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宫腔声学造影研究,并与宫腔镜或诊刮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可用病例43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8例;粘膜下肌瘤13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增长过长8例:其它4例,结论:宫腔声学造影能直观显示内膜病变,诊刮与宫腔造影结合,提高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8.
<正>笔者自1997~2005年对34例年龄45~74岁、绝经3~20年绝经期子宫萎缩妇女口服尼尔雌醇后取环,并设34例年龄、初潮时间、孕产次及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绝经期相当子宫萎缩常规取环者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1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63)和对照组(n=60),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方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痊愈率为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痊愈率为43.3%,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治疗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难治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破裂也逐渐被认识,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本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破裂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