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44篇
  免费   3656篇
  国内免费   722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2071篇
内科学   1477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10篇
综合类   9839篇
预防医学   1927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3392篇
  38篇
中国医学   28286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570篇
  2023年   1883篇
  2022年   1522篇
  2021年   1967篇
  2020年   1664篇
  2019年   1750篇
  2018年   880篇
  2017年   1619篇
  2016年   1685篇
  2015年   1883篇
  2014年   2975篇
  2013年   2316篇
  2012年   2861篇
  2011年   2834篇
  2010年   2605篇
  2009年   2289篇
  2008年   2377篇
  2007年   2089篇
  2006年   1970篇
  2005年   1964篇
  2004年   1559篇
  2003年   1415篇
  2002年   1175篇
  2001年   1073篇
  2000年   836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99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徐焕杰  程启慧  周业渊 《陕西中医》2020,(12):1755-1758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活血利水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指标、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表达水平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IHSS和mR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且治疗组的NIHSS和mR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BI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丙二醛和内皮素-1水平较对照组更低,治疗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TRP9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CTRP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水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CTRP9表达水平同时降低CTRP3表达水平,促进脑血管生成,保护患者脑神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参麦养阴化瘀汤联合穴位贴敷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养阴化瘀汤及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饥不欲食中医症候评分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组织的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肠上皮化生、腺体减少或萎缩以及异型增生病理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养阴化瘀汤联合穴位贴敷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心肌酶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CK、CK-MB、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s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s G,Ig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儿的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Ig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及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范金茹教授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在诊治眩晕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颈性眩晕多表现为眩晕、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耳鸣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范师认为颈性眩晕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头颈,肝肾亏虚为本,病性因素多为痰瘀。强调分急性期、缓解期治疗,注重气之升降--引痰饮血瘀下行而出,津气上行以荣脑。自拟颈痹眩晕方,为升降散合泽泻汤加减而成,组方精当,临床运用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部位骨密度水平、骨代谢水平和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正位、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Ⅰ型前骨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化三醇可有效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水平,增加骨密度,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骨化三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利咽散结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6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利咽散结方组、氨氯地平组、模型组,每组12只。正常WKY大鼠12只作为正常组。利咽散结方组给予利咽散结方药液15.6 g/kg灌胃,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药液0.001 g/k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8周。测量各组大鼠灌胃前及灌胃2周、4周、6周、8周后血压,末次灌胃结束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利咽散结方组与氨氯地平组灌胃2周、4周、6周、8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利咽散结方组灌胃2周、4周、6周、8周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同期氨氯地平组(P<0.05),而舒张压与同期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利咽散结方组与氨氯地平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利咽散结方组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P均<0.05);利咽散结方组与氨氯地平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利咽散结方组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利咽散结方可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其降收缩压效果不如氨氯地平,降舒张压效果与氨氯地平相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毫火针联合中药疏肝活血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稳定期白癜风,采用自身对照原则,在口服中药疏肝活血方的基础上,治疗区联合使用毫火针治疗,每周1次。对照区联合使用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每天2次。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第0周、4周、8周、12周观察复色情况。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区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区(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中药疏肝活血方治疗白癜风复色效应显著,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