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85篇
  免费   1440篇
  国内免费   2267篇
耳鼻咽喉   321篇
儿科学   835篇
妇产科学   1330篇
基础医学   5491篇
口腔科学   668篇
临床医学   6867篇
内科学   5277篇
皮肤病学   770篇
神经病学   1639篇
特种医学   25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3篇
外科学   3940篇
综合类   19900篇
预防医学   5645篇
眼科学   653篇
药学   7214篇
  13篇
中国医学   3026篇
肿瘤学   308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6655篇
  2002年   11697篇
  2001年   10522篇
  2000年   7675篇
  1999年   5092篇
  1998年   4182篇
  1997年   3624篇
  1996年   4029篇
  1995年   3060篇
  1994年   2304篇
  1993年   557篇
  1992年   632篇
  1991年   767篇
  1990年   778篇
  1989年   58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
不同输血方式对肺鳞癌患者围术期TNF—α和IL—l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种输血和自体输血对肺鳞癌患者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对31例肺鳞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将其分为两组,同种输血组(A组)17例,自体输血组14例(B组)。测定两组围术期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浓度。[结果]A组输血后d1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TNF-α、IL-10浓度增高,以IL—10变化尤为明显,输血后d5TNF-α降低并接近输血前的水平,明显低于B组,IL—10仍明显高于输血前的水平。B组中不同时问IL—10无显著变化,TNF-α于ds明显高于输血前。[结论]肺鳞癌患者围术期同种输血后血清中TNF-α降低与IL—10升高有关,IL—10升高可能是同种输血后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自体输血可减轻或去除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22.
心理干预对行体外受精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受精(IVF)治疗对不育夫妇既是一种生理负担又是一种心理负担,在IVF各个时期均表现出心理应激,其中胚胎移植后至妊娠试验前和IVF失败后应激最强,出现负性心理反应,以焦虑、抑郁多见。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并可能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治疗中断率。  相似文献   
23.
近一时期 ,国内外均有抗 -HBs(+ )的HBV感染的报道。本文收集了 2 4例类似病例 ,男 15例 ,女9例。最大 66岁 ,最小 7岁 ,平均 2 5 8岁。 9例ALT轻度升高 ,19例有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 ,8例有家族史。抗HBc -IgM阳性 2例 ,抗HBc -IgG阳性 8例 ,抗 -HBe阳性 5例 ,1例合并HCV感染。乙肝五项中仅抗 -HBs一项阳性 15例。 2 4例抗 -HBs(+ )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由 1 6ng/ml到4 5 3ng/ml不等。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认为 ,血清HBsAg阴性提示无HBV感染 ,而HBsAg阴转 ,尤其抗 -HBs阳转为机体已清除HBV的标志…  相似文献   
24.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我国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 70岁。据统计 ,2 0 30年我国 5 0岁以上妇女将达 2 8亿[1 ] ,面对为数众多妇女的健康需求 ,更年期保健已列入我国政府卫生工作安排 ,如何做好这一特殊人群的保健 ,当务之急是先了解她们的需求 ,根据需求开展保健工作。 2 0 0 1年 6月在贵州省老干活动中心进行了更年期保健调查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调查方式 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1 2 样本量 共 2 2 3人。 >70岁 1 0人 ,60~ 70岁 1 2 7人 ,5 0~ 60岁 79人 ,47~ 5 0岁 1 0人。1 3 调查内容  ( 1 )绝经年龄。 ( 2 )更…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移动数字成像系统GE OECSeries 980 0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 32例应用GE OECSeries 980 0X线机进行PTCA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本组病例成功率为 90 6 % (2 9/ 32 ) ,血管成功率为 88 1% (37/ 4 2 ) ,病变成功率 83% (39/ 4 7)。成功病例狭窄由术前目测平均直径狭窄(92 8± 3 5 ) %减少到术后的 (6 5± 4 2 ) %。②AMI溶栓后补救性PTCA成功率高。结论 :应用GE OECSeries 980 0X线机能够满足心血管病区心脏介入治疗的需要 ,是安全可行的和具有良好的成本 效益比  相似文献   
26.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制备高表达GM-CSF的淋巴瘤细胞系,观察淋巴瘤细胞转染GM-CSF基因后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小鼠GF-CSF真核表达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经RT-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相对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获得了高表达GM-CS的RMA细胞系,其同基因动物体内致瘤性降低。结论:淋巴瘤细胞系RMA转染GM-CSF基因后致瘤性降低。  相似文献   
28.
Na^+、K^+—ATP酶及麻醉药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 、K^-ATP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质膜上,形成和维持了Na^ 、K^ 在膜内外正常的浓度差,产生并维持细胞膜电位,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麻醉药对Na^ 、K^ -ATP酶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Na^ 、K^ -ATP酶的分子结构、分布、生理功能及麻醉药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制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分泌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rhIGF-2)。方法:将14kD hIGF-2前体cDNA基因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转移载体pBakPAK8中,经与野生型病毒DNA共转染家蚕细胞后,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的方式获得重组病毒BmNPV/IGF-2。以BmNPV/IGF-2感染5龄家蚕幼虫,分别在蚕染后24,48,72,96,108,120h提取家蚕血淋巴液,以ELISA法测定不同时家蚕血中IGF-2浓度,采用Westernblot分析鉴定IGF-2免疫学活性,MTT法观察其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LISA测定显示,BmNPV/IGF-2感染家蚕幼虫96h后IGF-2表达率最高,每毫升血淋巴中约含IGF-2 14μg,Western-blot分析发现表达产物在蚕体内被加工成7.0kD成熟hIGF-2,并对NIH3T3细胞具有良好促增殖效应,其促细胞生长能力明显优于来源于E.coli的IGF-2标准品。结论;本研究实现具有免疫学活性及生物学活性的rhIGF-2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30.
1995年10月~1996年12月,我们利用X-刀对74例脑胶质瘤进行大剂量单次照射治疗与小剂量分次照射治疗对比,并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两者对脑胶质瘤的疗效。回临床资料三.l一般资料本组74例中男49例,女25例;年龄6~79岁,平均43.8岁。大脑半球胶质瘤40例,小脑胶质瘤15例,丘脑胶质瘤7例,脑干胶质瘤9例,松果体区胶质瘤2例,脑胶质瘤病1例。肿瘤直径12~69mm,平均38.smm;体积5.1~115.scm’,平均39.Zcm’。1.2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6例,癫清发作14例,运动障碍20例,感觉障碍Ic例,精神症状5例,共济失调5例,颅神经麻痹8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