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10篇
  免费   8562篇
  国内免费   4955篇
耳鼻咽喉   915篇
儿科学   3327篇
妇产科学   1283篇
基础医学   4711篇
口腔科学   1743篇
临床医学   21250篇
内科学   20985篇
皮肤病学   4288篇
神经病学   4020篇
特种医学   44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5篇
外科学   6624篇
综合类   48699篇
预防医学   16439篇
眼科学   1782篇
药学   18366篇
  180篇
中国医学   38538篇
肿瘤学   2022篇
  2024年   1569篇
  2023年   4764篇
  2022年   4105篇
  2021年   4915篇
  2020年   4402篇
  2019年   4346篇
  2018年   2227篇
  2017年   3468篇
  2016年   3916篇
  2015年   4738篇
  2014年   8209篇
  2013年   7751篇
  2012年   10085篇
  2011年   10984篇
  2010年   10798篇
  2009年   10217篇
  2008年   11998篇
  2007年   10876篇
  2006年   9761篇
  2005年   10147篇
  2004年   8132篇
  2003年   7168篇
  2002年   6253篇
  2001年   5952篇
  2000年   4353篇
  1999年   3633篇
  1998年   3361篇
  1997年   3316篇
  1996年   3081篇
  1995年   2789篇
  1994年   2520篇
  1993年   2020篇
  1992年   1928篇
  1991年   1816篇
  1990年   1418篇
  1989年   1742篇
  1988年   403篇
  1987年   284篇
  1986年   166篇
  1985年   131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0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核心穴位及配伍穴相关性,并对电针波型进行探讨。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VIP)中从1954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中文文献,利用Excel表格工具建立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数据库,利用Matlab2014a软件进行节点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Gephi0.9.1软件制作复杂网络示意图对分析结果进行描述和展示,利用Excel表格工具制作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不同波形比例饼状图并分析其规律。结果选定43条电针处方: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主穴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膻中穴、足三里、肩井穴;配伍穴位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脾俞穴;经络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阳胆经。配伍穴位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频度前三位组合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太冲穴-肾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电针波形中以连续波与疏密波常见,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处方以足阳明胃经为最多,其次为任脉;电针波型以连续波为主。  相似文献   
62.
报道同时应用赵炳南学术流派思路与经方辨证思路结合,治疗重型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一则。患者中医诊断为天疱疮病,病程长、起病急、病情重,既往激素用量大而病情控制不佳。本次治疗过程中按疾病不同阶段辨证施治,方药以赵老解毒凉血汤、经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加减为主,2月后水疱俱消,激素减量,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63.
目的:讨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VI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肝硬化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是临床少见病,易误诊,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部分患者病程中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并发肝硬化。结论:临床反复感染的患者应考虑CVID的可能,须进一步作血浆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确诊。对已经确诊患者定期补充静脉丙种球蛋白,同时还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维生素C、维生素D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抽选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0例,回顾分析其基本资料,以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单用甲硝唑的对照组,联用甲硝唑、维生素D、维生素C的研究组,每组30例。对比组间治疗效果和停药1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研究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维生素D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显著疗效,能减少停药后的复发率,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敛疡含漱液治疗口腔黏膜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根据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50例/小组,观察组实施敛疡含漱液治疗;对照组实施康复新液治疗,将两组VAS评分和溃疡消失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病患者VAS评分(2.01±0.12)分、溃疡消失时间(2.32±0.12)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00%),(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敛疡含漱液治疗口腔黏膜病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推广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6.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33-153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关节痛发生率为23.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水肿、胃肠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患者可提高疗效,但长期使用可引起患者骨密度下降,发生关节疼痛,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经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的临床获益,主要观察患者子宫体积与动脉血流所受影响,以指导未来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方法70例中年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子宫体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各时点,评价并比较两组痛经积分、月经量积分;各时点,检测两组抗内膜抗体(EMAb)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阳性率并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子宫动脉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痛经积分及月经量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EMAb及CA125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腺肌病获益高,更利于缩小患者子宫体积、帮助子宫动脉血流恢复,患者月经量改善、痛经症状缓解、子宫腺肌病变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68.
69.
总结1例肝癌患者应用信迪利单抗致红皮病的护理经验,包括严格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做好皮损严重期、好转期及愈合期不同时期的皮肤护理,有效促进皮损的愈合;做好口腔护理;科学合理安排饮食,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及时向患者介绍红皮病的发病原因、正确皮肤护理与自我管理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皮损愈合较好,面部及胸部皮损完全愈合,四肢皮肤破溃处结痂,仅臀部皮肤破损未完全愈合,转至烧伤科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后结合活血祛瘀汤内服对膝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抚顺市中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进行关节镜清理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内服活血祛瘀汤(58膝),对照组行单纯关节镜清理术(62膝)。将2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 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夜间卧床休息时疼痛、晨僵或起床后疼痛加重、绞锁、肿胀以及跛行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OMP、CTX-Ⅱ、CTX-Ⅰ、MMP-3治疗后效果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活血祛瘀汤可明显降低膝关节术后患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患者COMP,CTX-Ⅱ,CTX-Ⅰ和MMP-3指标亦有显著改善,患者综合治疗疗效优于患者单纯使用关节镜下清理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