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1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483篇
耳鼻咽喉   283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382篇
口腔科学   456篇
临床医学   2493篇
内科学   684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319篇
特种医学   5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155篇
综合类   6144篇
预防医学   1707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3342篇
  40篇
中国医学   4291篇
肿瘤学   897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663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1160篇
  2012年   1468篇
  2011年   1601篇
  2010年   1461篇
  2009年   1320篇
  2008年   1436篇
  2007年   1389篇
  2006年   1141篇
  2005年   1123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937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腰椎组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LS)、腰椎退变性侧(后)凸(LDS)行腰椎后路减压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诊断、是否翻修手术、手术方法、减压节段数、融合方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漏的诊断、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按1:3配比选择对照组,观察脑脊液漏组术后引流特点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共纳入因退变性腰椎疾患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1425例,其中男675例,女750例,年龄16~80岁,平均54.6±13.1岁.LDH 378例,LSS 647例,LS 304例,LDS 96例;初次手术1351例,翻修手术74例;1节段减压635例,2节段减压491例,3节段减压204例,4节段及以上减压95例.术后57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4.0%,其中LDH 7例,发生率为1.9%;LSS 30例,发生率为4.6%;LS 13例,发生率为4.3%;LDS 7例,发生率为7.3%.4种疾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翻修手术发生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为12.2%;初次手术发生脑脊漏48例,发生率为3.6%,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节段数4节段及以上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13.7%,高于1节段(1.9%)、2节段(3.7%)和3节段(6.9%)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翻修手术和减压节段数≥4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脑脊液漏患者采用预防感染、体位调节、引流管留置平均5.6d,卧床休息6~7d,无一例出现伤口不愈合或感染,无一例形成脑脊液囊肿或瘘管,但引流量较对照组大.结论:翻修手术与减压节段数≥4是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脑脊液漏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5~6d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2.
谢志向 《中国科学美容》2014,(5):183-185,200
目的甲状腺肿瘤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取96例符合手术标准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胸乳人路行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行开放手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对比运用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优越度。结果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具有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是良性甲状腺疾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究分析乳腺增生经乳癖消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收治的8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乳癖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与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孕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雌二醇与黄体生成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22.5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乳癖消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减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乳移平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及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95例乳腺癌患者,取术后癌变组织,分离乳腺癌细胞,RT-PCR、Western blot法测mTOR水平及蛋白状况,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增殖状况,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RT-PCR检测mTOR水平结果显示,与Nc组比对,R2组mTOR水平有所降低,R4组mTOR水平较R2组低,R6组mTOR水平最低,mTOR水平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蛋白发现,与Nc组比对,R2组mTOR蛋白有所降低,R4组mTOR蛋白低于R2组,R6组mTOR蛋白最低,mTOR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与Nc组比对,R2组乳腺癌细胞少量凋亡,R4组乳腺癌细胞凋亡数量较R2组多,R6组凋亡细胞最多,乳腺癌细胞凋亡岁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均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对,R2组细胞增值能力减弱,R4组增值能力弱于R2组,R6组增值能力最弱,乳腺癌细胞增值人能力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下降(均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发现Nc组癌细胞迁移能力强,显微镜下细胞数量多,R2组癌细胞数量较Nc组少,迁移能力较弱,R4组迁移能力弱于R2组,R6组细胞迁移能力最弱(均P0.05)。结论乳移平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降低mTOR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细胞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血清中(1,3)-β-D葡聚糖[ (1,3) β-D-glucan,G]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具有高危IFI因素的住院患者447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成实验室诊断组和非实验室诊断组。分别采用定量检测、比色法及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G、GM和PCT的含量进行检测,评价三者联合检测对IF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447例患者中实验室诊断组51例,非实验室诊断组396例。51例患者中G试验阳性39例,GM试验阳性14例,PCT阳性41例。G试验、GM试验、PCT检测的敏感性为76.47%、27.45%和80.39%;特异性为76.77%、87.12%和66.67%;阳性预测值为29.77%、21.54%和23.70%;阴性预测值为96.20%、90.31%和96.35%;阳性似然比为3.29、2.13和2.41;阴性似然比为0.31、0.83和0.29;Youden指数为0.53、0.15、0.47。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4.12%、特异性为62.88%、阳性预测值为24.62%,阴性预测值为98.81%,阳性似然比为2.54,阴性似然比为0.09,Youden指数为0.57。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高于G试验、GM试验、PCT单独检测及G/GM联合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31、47.545、4.320和5.299,P值均<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均低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及G/GM联合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27、62.061和16.754,P值均<0.05),但与PCT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5,P>0.05)。结论 G、GM以及PCT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IFI检出的敏感性,并且对IFI的诊断排除有很大的价值,从而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为IFI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文题释义:牛膝甾酮: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甾酮类、皂苷类及多糖类成分,具有调节糖代谢、抗炎、镇痛、降血糖、免疫调节等作用,牛膝甾酮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其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成骨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直接参与骨形成,其增殖、分化缺陷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改善成骨细胞功能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背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关于牛膝甾酮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却没有报道。 目的:研究牛膝甾酮对SD乳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SD乳鼠成骨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并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牛膝甾酮(1,5,10 mg/L)对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评价成骨细胞的早期分化能力;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形成数量,评估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采用MDC染色检测自噬小体数量。 结果与结论:①相对于不加药对照组,牛膝甾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P < 0.05),但却能够显著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的形成(P < 0.05),同时上调成骨分化标志物CollagenⅠ、OPG、OPN、OCN的表达水平,此外牛膝甾酮还能够促进自噬小体的形成;②结果提示,牛膝甾酮能够通过上调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及刺激自噬体的形成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ORCID: 0000-0002-2837-6347(姜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设计一款高位移精度的国产外置式医学用自动多叶准直器(Multi Leaf Collimator,简称MLC),同时验证和测试该MLC在放射治疗临床使用中的辐射野精度、半影、漏射率、适形度等重要指标数据。方法:控制设计方面,采用直流电机模糊控制算法、位移精度控制、漏射优化等关键方案实现MLC的核心功能。测试方面采用柏co治疗机作为放射源,国产MLC形成射野,使用三维水箱系统和二维剂量探测器对剂量分布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MLC性能指标数据。结果:射野数字指示与辐射野精度误差测试中,在叶片运动方向上位移误差在0.2mm~1.6mm之间;漏射率测试中,最大漏射率小于2%;半影测试中,半影随射野增大而增大,在10cm~10Clll射野时,叶片运动方向半影为8.6mm适形度测试中,MLC形成射野和TPS定制适形度值在99.7%以上。结论:国产外置式MLC各项指标符合食药总局检验标准,完全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胸腰椎后路手术发生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5例胸腰椎后路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对患者脑脊液漏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症治疗。结果16例患者因外伤而发病,8例患者因医源性手术损伤而发病。25例患者经过硬脊膜覆盖、加压、引流治疗后均痊愈,且无切口感染,椎管内、颅内感染案例。随访10个月,未出现脑脊液漏再发及脑脊液囊肿案例。结论严格手术操作,加强术中、术后观察,胸腰椎后路手术发生脑脊液漏发病率可显著控制。胸腰椎后路手术发生脑脊液漏患者需立即进行加压俯卧操作,并及时给予引流、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析产妇产后缺乳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产后缺乳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32例常规护理,给予乙组32例综合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乙组泌乳时间短于甲组,正确喂养率高于甲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缺乳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正确喂养率、护理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乳(eHF)对早产儿喂养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 年2 月至2013 年12 月入住国内8 家三甲医院的早产儿,根据喂养方案分组:(1)胎龄结果 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共328 例。胎龄PPPP>0.05)。胎龄32~34 周的观察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后用eHF,生后第2 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PP>0.05)。结论 eHF 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功能、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且未增加EUG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