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7篇
  免费   321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66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230篇
临床医学   1651篇
内科学   473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813篇
外科学   413篇
综合类   2855篇
预防医学   2371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518篇
  10篇
中国医学   3850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623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640篇
  2020年   660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807篇
  2016年   1054篇
  2015年   1504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922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322篇
  2010年   905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 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 市各市 (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上报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苏州市共 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 006起,报告病例3 129例,其中57.06%的疫情涉及2例病例。疫情发生的高峰期为每年的5—6月 和9月;报告疫情起数排在前三位的市 (区) 分别为张家港市、吴中区和太仓市;89.46%的疫情发生在幼托机构。采集342 起疫情的867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出阳性病原的326起,占95.32%。阳性疫情以柯萨奇病毒A组6型 (CoxA6) 为主, 其次为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 (CoxA16)。结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幼托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 所,病原存在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不同年份病原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2.
摘 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高桥社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特征,为制定预防贫血的策略提供参考依 据。方法:以2019学年上海市高桥社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1~4年级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9年6月和2020年 6月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值检测。结果:共检测学生730人,其中男生417人 (57.12%)、女生313人 (42.88%)。男生两次血红 蛋白均值分别为 (128.95±13.72) g/L和 (133.07±13.32) g/L,女生分别为 (126.25±12.33) g/L和 (128.87±12.84) g/L,男生 两次血红蛋白均值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19和4.33,P值均<0.05)。7岁组、8岁组、9岁组和10岁 组学生第二次血红蛋白均值均高于第一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82、3.34、5.53和3.11,P值均<0.05)。肥胖 组、超重组、正常组、轻度消瘦组、中重度消瘦组学生血红蛋白均值第二次均高于第一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 为 3.50 、2.94 、7.08 、2.26 和 2.20,P值均<0.05)。研究对象贫血发病率、恢复率和人群持续率分别为 13.32%、61.48%和 6.44%。女生贫血发病率和人群持续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4.45,4.35,P值均<0.05);各年龄组 贫血发病率、恢复率和人群持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19.91、7.62和12.78,P值均<0.05);不同营养 状况学生贫血发病率、恢复率和人群持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 16.65、5.11和 37.26,P 值均<0.05)。 结论:应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的贫血检测工作,干预措施重点实施对象为女生、低年级、消瘦和持续贫血的学生。  相似文献   
73.
摘 要:2019年8月,重庆市荣昌区作为全国56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以“人通、医通、财通”为抓 手,加快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全方 位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74.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的实证数据检验家庭医生在健康与费用管理中的“守门人”作用。方法:2018年5—6月 在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试点的某街道开展现场问卷调查,采集有效问卷1 745份。结果:签约居民在抽烟、酗酒、 熬夜等健康行为自评健康管理成效中均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成效为好的有 54.96%,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 (31.27%);在费用控制指标中,签约居民认为签约家庭医生能够节省费用的占 66.73%,而未签约居民仅为 48.63%。结论: 上海市“1+1+1”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的管理成效,在将来的研究中 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管理与实际医疗费用控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75.
摘 要:目的:研究甘肃省靖远县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 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为进一步探索乙 肝防控策略、制订乙肝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调查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期间靖远县所有助产机构入院分 娩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并对新生儿进行随访,检测其HBsAg 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 sAb)。结果:研究共纳入 HBsAg 阳性住院产妇所生新生儿 131 名,其在出生 24 h 内全部进行了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和乙肝疫苗首针 (HepB1) 接种。新生儿乙肝病毒指尖血检测结果显示,HBsAg 阳性者 1 人,母婴阻断失败率为 0.76% (1/131);HBsAb阳性者 101人,母婴阻断成功率为 77.10% (101/131);HBsAg和 HBsAb全部阴性者 29人,母婴阻断成功但 免疫失败率为22.14% (29/131)。结论: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措施实施情况较好,阻断HBsAg 阳性母 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6.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 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 年 12 月自愿参与该研究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常住居民 412 人为研究对象,测定及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 25-OH-D 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血管 B 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有斑块组 268 人和无斑块组 144 人,比较两组人群血清 25-OH-D水平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斑块 组血清 25-OH-D 为 (45.18±18.71) nmol/L,无斑块组为 (56.12±19.54) 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73,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收缩压、HbA1c、年龄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88、0.119和0.128,P值均<0.05);与 血清 25-OH-D 呈负相关 (r=-0.365,P<0.01)。血清 25-OH-D 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 (OR=0.973,95%CI: 0.960,0.985,P<0.05)。结论:低水平血清25-OH-D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7.
总结周仲瑜教授运用阴阳调理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周仲瑜教授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肾中阴阳失衡。肾虚包括肾阴肾阳的亏虚,血瘀为胞宫气血瘀滞,治疗当以补肾祛瘀为基本治则。补肾重在滋补肾中真阴,温补肾中元阳,祛瘀意在温阳行气、活血化瘀。临床治疗上运用具有温通温补作用的灸疗,辨证选取腹部、背部施灸,自创阴阳调理灸,选取其中的温阳益肾灸、培元固本灸阴阳相配以温补肾气,调和肾中阴阳,达到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腹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脾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脾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其中艾灸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艾灸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部推拿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盆底松弛程度、阻塞感、排便不尽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直肠肛管压差、力排时肛管残余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胃动素(MTL)、P物质(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脾虚型功能性便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足趾滑膜组织自噬和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甲氨蝶呤组、雷帕霉素组,每组9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法制备AA大鼠模型。艾灸组予艾灸“足三里”“关元”,每次20 min,每日1次;甲氨蝶呤组予甲氨蝶呤(0.35 mg/kg)灌胃,每周2次;雷帕霉素组予雷帕霉素腹腔注射(1 mg/kg),隔日1次;3组均干预3周。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左后肢足趾容积,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足趾关节滑膜细胞自噬体,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足趾滑膜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C1、磷酸化(p)-mTORC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死亡受体(Fas)、死亡受体配体(FasL)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容积增大(P<0.01),血清中IL-1、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01),足趾滑膜组织中p-mTORC1蛋白表达量升高(P<0...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疏肝温经汤联合艾灸辅以地屈孕酮片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地屈孕酮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温经汤联合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PGF)及前列腺素雌二醇(PGE2)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48/5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4/50),对照组分别为82.0%(41/50)、10.0%(5/5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