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475篇
  免费   19835篇
  国内免费   20361篇
耳鼻咽喉   2683篇
儿科学   3585篇
妇产科学   2869篇
基础医学   29343篇
口腔科学   5610篇
临床医学   35494篇
内科学   32189篇
皮肤病学   4902篇
神经病学   5955篇
特种医学   80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6篇
外科学   17675篇
综合类   84874篇
预防医学   13789篇
眼科学   3744篇
药学   30360篇
  325篇
中国医学   18411篇
肿瘤学   29429篇
  2024年   2105篇
  2023年   6928篇
  2022年   6591篇
  2021年   8052篇
  2020年   7458篇
  2019年   8053篇
  2018年   4598篇
  2017年   7031篇
  2016年   8099篇
  2015年   8806篇
  2014年   12575篇
  2013年   12889篇
  2012年   17584篇
  2011年   19545篇
  2010年   18087篇
  2009年   18597篇
  2008年   20923篇
  2007年   18918篇
  2006年   17654篇
  2005年   18133篇
  2004年   15012篇
  2003年   12761篇
  2002年   10248篇
  2001年   9256篇
  2000年   7404篇
  1999年   6013篇
  1998年   4857篇
  1997年   4162篇
  1996年   3559篇
  1995年   3106篇
  1994年   2607篇
  1993年   1623篇
  1992年   1585篇
  1991年   1394篇
  1990年   1131篇
  1989年   1222篇
  1988年   363篇
  1987年   249篇
  1986年   225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42.
目的:探究翁连解毒汤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浊毒内蕴型UC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翁连解毒汤,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细胞、NK细胞、炎性反应因子、凝血功能、生命质量变化,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NK细胞、T淋巴细胞组成、CR、TNF-α、IL-1 β、ESR、内毒素、IL-10、FIB、PLT、APTT改善方面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病理学疗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翁连解毒汤能抑制浊毒内蕴型UC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比较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的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住院手术的苏皖地区225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前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鼻窦CT及术后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5例中,CRSwNP组148例(65.8%),CRSsNP组77例(34.2%)。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分别占34.5%和40.3%,其中尘螨过敏最多见,阳性率分别为23.0%和2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IgE阳性率、20种变应原sIgE浓度等级和阳性率、吸入性及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中,两组各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及CT总分CRSwNP组都高于CRSs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组织中,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均为60%以上,但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RSwNP组的阳性率为43.2%,显著高于CRSsNP组的阳性率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地区CRS患者目前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性炎症为主,但CRSwNP息肉组织中Eos阳性率达43.2%,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关注。CRSwNP和CRSsNP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两者无明显差异,尘螨为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儿童IBD患者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儿童IBD患者40例,以同期21例非炎症性疾病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 IL-17F、 IL-21、 IL-22、 IL-25的表达水平。结果 IL-17A、 IL-17F、 IL-21和IL-22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患儿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IL-25明显降低(P<0.05);IL-17A、 IL-17F及IL-21血清水平与UC患儿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IL-21在UC患儿血清中的表达与IL-17A和IL-17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IBD患儿血清中表达失调,为进一步研究Th17细胞在儿童IBD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IL-17A、 IL-17F、 IL-21血清水平与UC患儿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表明其可能是Th17细胞触发儿童UC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联合鱼油对糖尿病前期(PDM)患者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PDM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联合组(VitD+鱼油)、VitD组(VitD)和对照组(不干预)。比较各组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 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联合组甘油三酯降低,白细胞介素-10增高(P<0.05),联合组和Vit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指数、前列腺素E2、瘦素、抵抗素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脂联素增高(P<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结论维生素D联合鱼油治疗PDM患者可改善其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相关指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T淋巴瘤患者在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中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T淋巴瘤患者50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隔离及干细胞移植护理措施。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后未出现严重污染,中粒细胞恢复正常值时间为(9.8±2.3)d,血小板恢复正常值时间为(11.2±1.6)d,无移植治疗及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在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移植前的干预、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可显著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临床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正>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由Pavlakis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是一组临床少见的全身系统代谢性疾病,呈母系遗传,是由于mt DNA A3243G点突变后造成线粒体酶复合体功能下降,继发无氧代谢代偿性增加、能量产生缺乏、自由基生产增多和乳酸堆积等一系列细胞功能障碍所导致,是线粒体脑肌病最常见的类型,占30岁以下脑卒中患者的14%。MELAS综合征病情复杂多变,误诊率较高,已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