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579篇
药学   229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鼠视网膜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中的作用及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TA)对BRB破坏的治疗作用。〓 方法 60只Wistar鼠建立DM模型,分为对照组、DM 4个月组和DM 6个月组。每组各分为免疫组织化学组和BRB测定组,BRB测定组再分为未行TA治疗组、TA治疗1周组和2周组。大鼠玻璃体内注射TA 5μl。视网膜铺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网膜ICAM-1的表达及形态学变化,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内皮细胞平均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定量ICAM-1表达。测定视网膜伊凡思蓝(EB)含量,评价BRB的变化。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组:对照组视网膜血管无明显ICAM-1阳性表达,同对照组相比,DM 4个月组阳性表达显著增强(P<0.001),已出现毛细血管管径粗细不一等形态学改变;DM 6个月组阳性表达进一步增强(P<0.001),形态学改变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无细胞性毛细血管。BRB测定组:各对照组间EB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行TA治疗组中,两DM组E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DM 6个月组高于4个月组(P<0.01)。TA治疗组中,各DM组E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DM 4个月治疗2周组已基本恢复正常(P>0.05),余治疗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 A 值与视网膜EB含量呈直线相关(r=-0.959)。 结论 糖尿病鼠视网膜ICAM-1的表达与BRB破坏呈正相关。玻璃体内注射TA可有效减轻BRB破坏。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4-27)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曲安奈德加入到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中,用MTT法测定曲安奈德对RF/6A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可使内皮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相对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加,曲安奈德对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可使正常及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相对增加,G2-M期细胞比例减少,说明曲安奈德可阻滞内皮细胞由s期进入G2-M期,从而降低其有丝分裂能力。结论:缺氧条件可促进视网膜内皮细胞的增殖;曲安奈德对正常及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估去炎松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造成的黄斑水肿效果。方法: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并发黄斑水肿患者37例(37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去炎松(40g/L,0.1mL,1~3次)治疗。非缺血性CRVO33眼,缺血性CRVO4眼,注射1次20眼,注射2次15眼,注射3次2眼,平均随访时间9(3~27)mo。患者从症状出现至一次注射药物平均时隔时间为2.7(0.3~9)mo。注射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中央黄斑厚度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08(0.01~0.4)。注射后1~3mo,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5眼,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9眼,在视力提高患眼中,视力提高3行以上12眼,视力提高2行10眼,提高1行3眼。此后,部分视力下降和视力未提高患者,进行2次或3次注射,最终随诊时视力提高24眼,视力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10眼,在视力提高的患眼中,视力提高3行以上8眼,视力提高2行10眼,提高1行6眼,整个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增加2~3行。治疗后1~3mo时,间接眼底镜检查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6眼,水肿明显减轻19眼,水肿加重2眼。最终随诊时,间接眼底镜检查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9眼,减轻17眼,加重1眼。15眼在注射药物后1wk~6mo期间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眼压达35.4(25.1~40.1)mmHg(1mmHg=0.133kPa),13眼进行降眼压治疗,其中4眼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在32只晶状体眼中,出现了晶状体后囊膜下混浊的并发性白内障9眼,进行白内障摘除4眼。OCT检查发现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后黄斑厚度减少,中央黄斑平均厚度减少至注射前厚度的46%。4眼没有视力的提高。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去炎松是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对于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不会提高。  相似文献   
64.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形态与功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macularedema,ME)的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复位术后的15例15眼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颞下方角膜缘后4mm处玻璃体腔注射TA4mg,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RG,mf-ERG)等方法检查。结果术前平均视力为(0.30±0.23),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为(452.46±122.35)μm,mf-ERG中心凹处(1环)N1波振幅密度为(19.51±9.27)nV.deg-2,P1为(23.42±10.78)nV.deg-2;术后3个月平均视力为(0.55±0.27),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为(225.46±102.53)μm,1环中心凹处N1波、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27.44±9.01)nV.deg-2、(33.43±14.57)nV.deg-2。结论TA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各种原因ME的有效方法,mf-ERG是评价黄斑功能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65.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曼  袁援生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91-793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各种原因所致的黄斑水肿,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减少血-视网膜屏障的破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途径,以及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作用机制。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产生的并发症及黄斑水肿复发的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眶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眶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NOSPECSⅡ级患者的疗效。方法从169例甲状腺相关眼病连续病例中,随机选出NOSPECSⅡ级患者45例,其中38例为单眼发病,7例为双眼发病。第一组眶周注射曲安奈德,第二组予眶周注射曲安奈德同时口服强的松,第三组单纯口服强的松。每月记录CAS积分、睑裂大小、上睑迟落、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等,随访6月。结果三组治疗期间CAS积分、睑裂和上睑迟落均减小。第一组和第二组治疗后1~2月内CAS积分降至最小,而第三组于治疗后5月才降至最小,治疗后5月三组间CAS积分无明显差异。第一组和第二组于治疗后2月起睑裂开始缩小,第三组于治疗后3月起睑裂开始缩小,治疗后6月时第一组和第二组睑裂明显小于第三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于治疗后2月起上睑迟落开始减轻,第三组于治疗后3月起上睑迟落开始减轻,治疗后6月时第一组和第二组上睑迟落明显轻于第三组。三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均减少,泪膜破裂时间改善,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上方眶周注射曲安奈德疗法与上方眶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口服强的松疗法较单纯口服强的松疗法能迅速、有效地改善甲状腺相关眼病NOSPECSⅡ级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第二种疗法与第一种疗法疗效相似,但存在全身副作用。  相似文献   
67.
刘雁鸣  兰文 《中南药学》2006,4(2):124-126
目的建立一种RP-HPLC法测定曲咪新乳膏中硝酸咪康唑和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方法采用LabAllianceSM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7.0)(82∶1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用内标法测定,内标是硝酸益康唑。结果硝酸咪康唑和醋酸曲安奈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88~411.52μg.mL-1(r=0.999 7)和9.52~38.08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8%和99.62%(n=9),精密度良好。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适于曲咪新乳膏中硝酸咪康唑和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Graves病伴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局部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观察其对甲状腺肿大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另外,注射组在肿大的甲状腺内注射丙酮缩去炎舒松,每次40mg,每月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一疗程结束后观察到注射组有明显的消甲状腺肿效果,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较对照组疗效为优(P<0.01),且同时观察到本疗法有助于下调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结论局部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丙酮缩去炎舒松,对于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肿大具有显著的消退作用,且可能对Graves病的总体疗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21例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40 mg/ml的TA0.1 ml治疗,随访1、3、6个月,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压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视力用ETDRS视力表检查;眼压用非接触眼压计检查;视网膜厚度用OCT检查。结果注药后1个月时视力平均提高7.5个字母,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平均降低143 μm,下降了33%。3个月时视力平均提高9.1个字母,10只眼提高2行以上,占48%,视网膜厚度平均降低184 μm,下降了42%。6个月时视力平均提高5.1个字母,视网膜厚度降低了151 μm,下降了3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短期内安全有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17-219)  相似文献   
70.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对视网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TA)玻璃体内注射的不同剂量和有无赋形剂对视网膜的影响。方法纯种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成4组行TA玻璃体内注射。第1组为去赋形剂的4 mg TA组,第2组为去赋形剂的25 mg TA组,第3组为含赋形剂的4 mg TA组,第4组为含赋形剂的25 mg TA组。每只动物注药前及注药后1周、1、2个月时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注药2个月后处死动物,摘除眼球行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各组兔眼注药前后各时间点ERG潜伏期无明显变化,但含赋形剂组注药后ERG振幅较注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含赋形剂组视网膜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损害。结论TA玻璃体内注射时,≤25 mg的无赋形剂TA对视网膜形态和功能无影响;赋形剂的存在可导致视网膜功能和形态改变。(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29-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