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1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408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5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385篇
内科学   299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123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39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2100篇
  3篇
中国医学   1360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合因素(高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长时间(112d)造成高黏滞血症慢性模型;1次性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造成急性高黏滞血症模型,分别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的干预效果。[结果]1)慢性高黏滞血症模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内皮素(ET)浓度非常显著升高,而6-酮-前列腺素F1A(6-酮)浓度非常显著降低;2)急性高黏滞血症模型血管内皮分泌功能无显著变化;3)长期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调整、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异常状态;4)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即时效应不显著。[结论]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调整、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的作用靶点之一,但本药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即时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2.
酶转化三七叶总皂苷制备人参皂苷C-K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以三七叶总皂苷制备人参皂苷C-K的酶转化工艺。方法 利用4种工业酶制剂对三七叶总皂苷进行转化,筛选出最佳酶制剂;以人参皂苷C-K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酶转化工艺的优化;采用TLC及HPLC法检测酶转化产物。结果 酶转化三七叶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p葡聚糖苷酶,pH5.4,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8h。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酶的体积分数。结论 β-葡聚糖苷酶对三七叶总皂苷的转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3.
铂类化合物的耳毒性具有初期症状隐匿 ,不可逆性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特点 ,逐渐为临床医师所关注。该文对其发病情况 ,病理学改变 ,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奥亭止咳露临床镇咳、祛痰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可评价12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试验组用奥亭止咳露每次15mL,po,tid,对照组用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每次15mL,po,tid,2组均连用3~7d.结果:试验组镇咳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口干、乏力、恶心、便秘、排尿困难等.结论:奥亭止咳露用于镇咳祛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损伤性或炎症性软组织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损伤性或炎症性软组织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将药物涂于患处,每次3~4min,tid.用药前即刻,用药后每日1次,共3d,对以下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疼痛(休息痛、活动痛、压痛)、软组织肿胀程度、肿胀面积及不良反应和耐受性.结果:2组在改善疼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消除肿胀程度及肿胀面积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用药部位皮疹.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在改善损伤性或炎症性疼痛方面疗效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相当;在改善软组织肿胀程度、促进肿胀面积消退方面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且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6.
HPLC法测定复方阿替洛尔片中阿替洛尔与硝苯地平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并建立测定复方阿替洛尔片中阿替洛尔与硝苯地平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ODS 3柱(250 mm×4.60 mm,5 μm),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 g,加水1000 mL溶解后,用磷酸调pH至3.0)-庚烷磺酸钠适量摇匀(65:35:3:0.13 g=V:V:V:W)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阿替洛尔的线性范围为10-250μg·mL-1(r=0.9999),硝苯地平的线性范围为4—100 μg·mL-1(r=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和99.51%。结论:本法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07.
用LC-MS和HPLC法以对照品对照,确定吡喹酮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杂质是(1,11b)-位不饱和的吡喹酮,利用催化氢化法可把含该杂质过量的吡喹酮粗品转化为合格品.  相似文献   
108.
复方洋参片主要以西洋参和补气药组成的益气养阴方。实验证明对小鼠耐疲劳实验与人参固本丸组比有非常显著的作用P<0.01,耐缺氧实验证明复方洋参片大、小剂量组与人参固本丸组比P值均小于0.05,通过耐寒和耐高温作用发现复方洋参片大剂量组与人参固本丸组比P<0.05,复方洋参片小剂量组的作用与人参固本丸组相当,另外对大鼠“气虚”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发现复方洋参片大、小剂量组与造模组比较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01,证明复方洋参片有非常强的抗应激能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中药复方抗癌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癌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预防、治疗肿瘤的主要途径,明确中医药复方的抗癌机理,则是指导临床用药,发现更有效的抗癌新药的关键。回顾近10年抗癌复方的实验研究,从建立动物模型、提取有效成分、探讨抑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0.
介绍多目标优化技术在中药复方药物筛选及组方优化中的应用,阐述了多目标优化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应用的思路与方法。其方案是以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综合主要目标法、虚拟目标法和约束条件法等多目标优化方法,以网格法作为优化算法实现复方药物筛选及优化,使多项药效指标都达到较好的平衡,从而取得最佳复方配伍组合。本研究探索建立的基于均匀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技术在药物复方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中药复方药物配伍研究方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助于释放出中药复方中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