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0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728篇
预防医学   42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00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4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泥鳅多糖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研究泥鳅多糖 (MAP)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方法 连续灌胃小鼠不同剂量的泥鳅多糖 14d ,末次给药后 1h ,进行密闭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缺氧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以存活时间、Hb、MDA含量及SOD活性为指标 ,观察MAP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MAP可延长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以 5 0mg·kg-1·d-1剂量效果最佳。MAP可增高小鼠血红蛋白含量 ,抑制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增加血浆中SOD活性。结论 MAP具有提高实验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类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方法采用SephadexG 10 0柱色谱法进行了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化学和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化学结构特征。结果分离得到CPS 1、CPS 2和CPS 33种多糖 ,其单糖组成分别为 :CPS 1:鼠李糖 木糖 甘露糖 葡萄糖 半乳糖 (1∶6 .4 3∶2 5 .6∶16 .0∶13.8) ;CPS 2 :鼠李糖 葡萄糖 半乳糖 (1∶4 .4 6∶2 .4 3) ;CPS 3为只含葡萄糖的均一多糖。 3种多糖的分子量分别为 2 30 0 0、12 90 0和 5 0 0 0。CPS 1主要含有β糖苷键 ,CPS 2和CPS 3主要含有α糖苷键。 结论CPS 1为一种含有 5种单糖 ,糖苷键为 β构型的多糖 ;CPS 2是一种含有 3种单糖 ,糖苷键为α构型的多糖 ;CPS 3是一种仅含葡萄糖、糖苷键为α构型的多糖  相似文献   
53.
螺旋藻多糖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螺旋藻多糖进行定性鉴别。方法利用螺旋藻多糖与肝素、硫酸软骨素、标准硫酸化的葡聚糖之间电荷密度及分子量的差异 ,在巴比妥缓冲液中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根据电泳迁移率 ,可明显区分螺旋藻多糖与其他多糖。结论该法重现性较好 ,操作简单 ,可用于螺旋藻多糖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54.
Of the three types of toxicity known so far in Portuguese shellfish, only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 and 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 are produced by microalgae that seem to have been present in the last decades or centurie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producer, Gymnodinium catenatum, is hypothesised to have been introduced quite recently as only in 1976 PSP toxicity was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shellfish from Galicia, NW Iberian Peninsula. While ASP presents very short episodes of contamin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DSP toxins in some years surpasses human safety values for much longer periods. It is traditionally stated that shellfish should be consumed in 'months with R' (September-April).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maximum monthly DSP levels attained in mussels from a coastal lagoon-Ria de Aveiro-between 1994 and 2001,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months with concentrations surpassing the safety level of 2 microg/g digestive glands were found in June-September, followed by May and October. These months correspond with the months of lowest historical average rainfall in the period 1941-1998.Oscillations in the rainfall pattern coincided with earliest (or latest) detection by HPLC of DSP toxins in mussel in the years studied. In a semi-closed lagunar environment prone to in situ growth of DSP-producer microalgae, like Dinophysis acuminata, rainfall affects river output, lowering salinity and disrupting water column stability that favours Dinophysis growth. The seasonality of DSP recurrence may be connected to the folk adage on safety of shellfish consumption, after many years of empirical observations by coastal populations of diarrhoea episodes in summertime.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白术药材中总多糖(AMP-O1)的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透析和冷冻干燥等方法从白术药材中提AMP-O1.以AMP-O1中抗肿瘤活性成分AMP-Ⅰ的含量以及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对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合文献报道论述在白术药材生产中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素和施行GAP管理的重要性.结果:发现从同一产地所购6批白术药材质量存在极大差异.结论:白术药材中AMP-O1质量受生产中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为保证其产量和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施行GAP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6.
海带硫酸多糖的降解、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章采用自由基方法降解海带硫酸多糖,然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利用硫酸酚法和明胶比浊法,测定糖的含量和硫酸根的含量;MN-纤维素膜层析和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利用超滤和凝胶过滤测定降解多糖的分子质量等。海带硫酸多糖可以被自由基有效地降解,降解之后海带硫酸多糖的多糖含量、硫酸根含量及单糖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分子质量可被降解到10000-15000左右。  相似文献   
57.
螺旋藻多糖的性质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特异性酶降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及各种化学方法进行螺旋藻多糖分子质量、单糖组成、连接方式及糖苷键键型分析,并对各种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经检测螺旋藻多糖是一种由多种单糖组成的复杂多糖,具有β-型糖苷键.主链部分以1→3键连接为主。  相似文献   
58.
多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多糖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各种多糖对多种病毒的作用.阐述其作用机制。结果:多糖对多种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小。结论:多糖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病毒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西洋参多糖5-2的分离、性质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西洋参多糖(PPQ)中均一组分PPQ5 2的分离、糖组成、相对分子量及生物活性。方法:Sephadex DEAE A50和Sephadex G100分离,气相色谱法测定糖组成,基底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量。用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白介素 2促诱生实验。结果:PPQ5-2由D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以1∶1.1摩尔比组成,含糖醛酸,相对分子量21 000 D,具有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及白介素2促诱生功能。结论:由西洋参中可得到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含糖醛酸多糖。  相似文献   
60.
当归多糖铁的合成及一般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作伟  钟盛林 《中成药》1998,20(10):1-2
利用中医常用的补血药物当归提取当归多糖,进而合成当归多糖铁。当归多糖铁作为一种新型补铁剂,与国外的补铁剂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特性和药理作用,本文介绍了当归多糖铁的制备、含铁量的测定及当归多糖铁的一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