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5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928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87篇
妇产科学   190篇
基础医学   3015篇
口腔科学   245篇
临床医学   1865篇
内科学   2188篇
皮肤病学   303篇
神经病学   619篇
特种医学   3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72篇
综合类   248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33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3981篇
  2篇
中国医学   637篇
肿瘤学   13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926篇
  2013年   1175篇
  2012年   1031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871篇
  2009年   864篇
  2008年   861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868篇
  2004年   780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112篇
  1985年   210篇
  1984年   143篇
  1983年   130篇
  1982年   108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23篇
  1974年   16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通过研究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制备一批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用参考品,规范乙型肝炎疫苗细胞免疫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背部皮下分别免疫小鼠(BALB/c,H-2^d)0.5、1、2、4和8鹏的HBsAg,于免后7d,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刺激诱生IFN-γ的水平。分别免疫小鼠2、4μgHBsAg,免后7d,检测MNC分泌IFN-γ水平。结果1μg组可检测小鼠IFN-μ阳转;免疫剂量与IFN-γ阳转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51,P=0.049),IFN-γSFC与免疫剂量也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96,P=0.000)。2μgHBsAg组IFN-1阳转率在50%-75%之间;4μg组IFN-γ阳转率均为75%。结论制备一批乙肝疫苗细胞免疫参考品,用于规范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对548份临床标本采用RobobaetSystem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进行分离培养,并与传统平板划线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结论为RobobactSystem操作简便,结果快速、自动化及标准化,非介入性接种操作减少了感染机会,可确保操作人员的最大安全,可完全替代传统方法用于大便、尿液及拭子样本的检测,对于下呼吸道及体液样本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改进。  相似文献   
993.
刘晓颖  范能全 《中国药业》2008,17(12):36-37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检测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结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mg/mL时,对鲎试剂检查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用动态浊度法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含量,并考察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UV法,并考察色谱条件、优化分离效果;以C18柱(4.6 mm×250 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0 mmol·L-1磷酸二氢钾(含0.8%三乙胺,磷酸调pH3.0)(35∶10∶5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6 nm。采用内标法定量,吲达帕胺为内标物。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在0.0103~0.5145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最低检测限10ng。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8±0.26)%、(99.34±0.44)%和(101.23±0.07)%;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的平均含量为(100.41±0.5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考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克隆并表达汉坦病毒(HV)Z10株(HV—Z10)N蛋白(NP)编码基因,建立基于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重组NP(rNP)的rNP—IgM直接捕捉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并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PCR扩增HV—Z10株NP编码基因,基因工程方法构建NP编码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28a—Z10N—E.coli BL21DE3。SDS-PAGE了解rNP表达情况,离子交换法和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NP。Western blot检测rNP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性。建立HRP标记rNP—IgM直接捕捉ELISA检测HFRS患者血清样品,并与常规HV—IgM间接捕捉ELISA进行比较。结果pET28a—Z10N—E.coli BL21DE3高效表达rNP。提纯rNPSDS-PAGE显示单一蛋白条带,HV-IgG能有效识别rNP并与之结合。94.73%(90/95)HFRS患者血清样品rNP—IgM直接捕捉ELISA检测结果阳性,HV—IgM间接捕捉ELISA阳性率为92.63%(88/95)。两种IgM捕捉ELISAs检测的HFRS患者血清样品A450值分布及对多份不同稀释度血清检测的A450,均值变化均相似。结论成功构建了HV—Z10株NP编码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建立的rNP—IgM直接捕捉ELISA可作为HFRS简便、安全、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梅毒螺旋体tpnl7、tpn47基因及tpnl7-tpn47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建立基于rTpNl7、rTpN47和rTpNl7-TpN47的ELISAs并对其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并克隆梅毒螺旋体tpnl7和tpn47基因,以连接引物PCR构建tpnl7-tpn47人工融合基因,建立上述目的基因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TpNl7、rTpN47和rTpNl7-TpN47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上述目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其免疫性。分别以rTpNl7、rTpN47和rTpNl7-TpN47为包被抗原,建立相应ELISAs检测健康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梅毒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抗体并与现行TRUST和TPHA进行比较。结果克隆的tpnl7、tpn47基因及构建的tpnl7-tpn47融合基因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相似性为100%。rTpNl7、rTpN47和rTpNl7-TpN47表达量分别为细菌总蛋白的37.2%、23.3%和29.8%,其提纯物电泳后均显示单一条带,并均能与梅毒抗体阳性血清发生明显的结合反应。rTpNl7-ELISA、rTpN47.ELISA和rTpNl7-TpN47-ELISA对所有健康人血清、RA和SLE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梅毒患者血清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4%、82.3%和98.1%,其中rTpNl7-ELISA和rTpN47-ELISA检测阳性率低于TPHA(P〈0.01),rTpNl7-TpN47-ELISA检测阳性率相似(P〉0.05),但均高于TRUST(71.4%)。结论研究中建立的rTpNl7-ELISA、rTpN47-ELISA,尤其是rTpNl7-TpN47-ELISA,有望成为快速、简便、安全的梅毒患者血清学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测定自制的利福平栓剂在家兔体中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自制的利福平栓剂和混悬液分别直肠和口服给药相同剂量后在家兔体中的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处理求利福平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利福平浓度在1.0~2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其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0.29%).直肠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11.19±1.82)μg/mL,Tmax=(1.17±0.78)h;口服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10.34±1.85)μg/mL,Tmax=(2.33±0.82)h.[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两种制剂中栓剂更快达到最大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998.
徐曼  米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7):1702-1705
目的 探讨重组E.coli. LLO/OVA 诱导C57BL/6小鼠机体免疫的途径,观察其免疫后小鼠机体抑制B16-OVA黑色素瘤的效果.方法 磁珠分离E.coli. LLO/OVA及E.coli. OVA免疫后小鼠脾脏CD11c、CD4 和CD8 T细胞并检测CD11c细胞诱导同源CD4 和CD8 T增殖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程度;流式细胞检测小鼠脾脏内肿瘤抗原OVA257-264 SIINFEKL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含量.比较两种E.coli. 免疫后,恶性黑色素瘤B16-OVA在小鼠肺内形成瘤结节的数量.结果 与E.coli. OVA相比, E.coli. LLO/OVA免疫后小鼠脾脏CD11c细胞诱导同源CD4 T细胞增殖作用增强、IL-2分泌增高;同时诱导CD8 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的作用也明显增强;OVA257-264 SIINFEKL特异的CD8 T细胞含量也明显增高;小鼠肺内形成B16-OVA瘤结节平均数明显减少. 结论 E.coli. LLO/OVA有效地诱导小鼠CD11c细胞活化,增强其对CD4 T细胞增殖和IL-2分泌以及对CD8 T细胞增殖、IFN-γ分泌的作用,诱导了更多的OVA特异的CD8 T细胞,使机体产生了更强的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毛细管柱定量法测定壬代环戊双醚,结果:线性范围为0.28~15 μg,线性方程Y=1.7015×105 0.086562×107 X,平均回收率为99.98%,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效果。方法将11只实验小型猪分为治疗组(n=6)和对照组(n=5),均给予D-氨基半乳糖,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治疗组48 h后经人工肝血浆置换结合血液滤过联合治疗。观察2组的一般情况、生存时间、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经人工肝治疗72 h后,一般状况有所改善,生存时间为(128.7±11.3)h,与对照组〔(67.9±9.4)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E染色标本相比,肝脏坏死区域明显缩小,未发现明显淤胆。结论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坏死区,提高肝细胞再生率,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