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6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59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513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212篇
预防医学   49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328篇
  1篇
中国医学   2507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为食药物质,传统中医药常使用食药物质来防治疾病或养生保健。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食药物质成为健康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食药物质品种的增加,研发产品的创新种类和应用增多,拟新增食药物质的安全性问题成为关注重点。现综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9种试点食药物质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国内部分省份风险监测内容和方案,以期为9种试点食药物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为食药物质的合理应用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2.
风药者,取象春季生发之气也,兼轻巧活泼、芳香辛散、轻扬升浮、通达宣散之性,此药可调肝宣肺运脾、斡旋气机升降,辅有承转机体脏腑气机以交通各脏之功,配伍风药医脾胃之疾,每获良效。张声生教授巧用风药于脾胃之疾,配伍敛阴、补气、活血、降气之药以取风药之长兼制风药之弊,其虽属佐使之品,然组方配伍之术于诊疗临床脾胃之疾常为点睛之笔,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63.
Tea is a famous beverage that is produced from leaves of Camellia sinensis. Amongst the six major tea categories in China, dark tea is the only one that involves microbial ferment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contributes unique flavors and functions for the tea. In the recent decade, the reports about the biofunctions of dark teas have increased rapidly. Therefore it may be the proper time to consider dark tea as one potential homology of medicine and food. In this viewpoint,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ossible health beneficial effects of dark teas were introduced. Some future direction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f dark tea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黄酮类成分对胃溃疡寒证大鼠环核苷酸水平及交感神经-肾上腺轴的影响,探讨3味山姜属中药温热药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灌服冰知母水煎液与15%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以干姜姜辣素为阳性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2(PDE2)、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胃溃疡寒证模型组大鼠胃组织AC、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显著降低,PDE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AC含量升高;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PDE2含量显著降低,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3味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通过调节胃溃疡寒证大鼠环核苷酸水平从而促进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功能活动的作用,也体现出黄酮类成分药性温热。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感官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用于中药五味药性二分类辨识方法的可行性,为中药药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借鉴。方法 选取122种仅含单一味不含兼味的5类代表性中药饮片(源自《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14种常用的食品类样本,使用PEN3型电子鼻及ASTREE、SA402B型电子舌采集136种样本的智能感官信息,以得到的信息矩阵作为自变量(X),药典项下的性味描述等作为标杆信息(Y),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2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基于单一型号智能感官设备(单源)和多智能感官信息融合(多源)建立五味二分类(酸/非酸、咸/非咸、辛/非辛、甘/非甘、苦/非苦)辨识模型Y=F(X),以交互验证的正判率作为模型优选指标。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基于单源信息的五味二分类模型中最大正判率分别是98.53%(ASTREE/PCA-DA、LS-SVM)、97.06%(ASTR...  相似文献   
66.
天然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资源、种类丰富且具有多种药效如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抑菌、心脏保护、预防肥胖与糖尿病等多种药效作用。目前,植物多酚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利用纳米、微胶囊等技术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从而产生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以植物多酚为研究对象,通过Phenol-Explorer等数据库挖掘,结合文献研究,综述其在植物中的分布、种类、生物活性及开发利用现状,为植物多酚的综合开发利用及植物多酚新资源的发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
中药质量评价作为保障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安全有效的有力手段,对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中药质量多以法定检验标准为准入门槛进行低限控制,质量等级标准缺乏,致使中药质量仅能满足基本要求,而“优质优价”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公平严重受损,这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开展中药质量优劣评价研究,构建中药质量等级标准体系对于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对中药材质量评价现状进行概述,针对目前中药材质量评价的瓶颈问题,提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等级标准研究思路,包括关键质量控制指标确立、综合质量评价方法建立、质量等级标准验证等内容,以期为建立中药质量等级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8.
目的:统计2021年四川省中药材栽培面积与产量。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与相关分析方法,对2021年四川省中药材栽培情况及栽培中药材的种类、面积、产量、加工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四川省150个县区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省栽培中药材品种208个,在地面积470.04万亩(1亩≈666.67 m^(2)),年度新增面积56.44万亩,产量为56.82万t,加工产量5410 t。结论:各地区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产业发展不均衡,川东北地区发展较快,栽培中药材的种类多、产量大,初加工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69.
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管理等,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2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组织下,汇总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检结果,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检数据进行梳理并对总体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体合格率为98%。针对质量和标准问题提出相关的监管策略与建议,为提高中药材及饮片标准,提升监管效力、监管水平提供大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直接注入并保留药物的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细胞线粒体与胞浆中的钙离子含量 ,同步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组织学改变 .[结果 ]用三七总皂甙处理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在再灌注早期虽有波动 ,但无显著性意义 ;再灌注 90min ,三七总皂甙处理组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 (6 30± 0 71μg/g)明显低于对照组 (8 73± 2 0 3μg/g) ,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胞浆中钙离子含量在三七总皂甙组与对照组均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对照组到再灌注 90min时钙离子含量 (14 2 6± 2 6 9μg/g)显著升高 ,而相比之下三七总皂甙组钙离子含量的增加相对比较平稳 ,且各时间组均略低于对照组 ,但未见显著性差异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三七总皂甙组的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的改变较对照组轻 .[结论 ]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与胞浆中的钙离子含量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 ,以胞浆中的变化为甚 ,而超微结构的损伤则以线粒体为主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钙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对胞浆明显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