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8篇
  免费   905篇
  国内免费   512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175篇
妇产科学   345篇
基础医学   2495篇
口腔科学   369篇
临床医学   1245篇
内科学   2277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921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888篇
综合类   259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85篇
眼科学   268篇
药学   3956篇
  9篇
中国医学   1366篇
肿瘤学   848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637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802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1530篇
  2013年   2475篇
  2012年   1904篇
  2011年   1643篇
  2010年   1246篇
  2009年   1092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107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28篇
  1975年   27篇
  1974年   21篇
  1973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 :应用群体药理学方法探讨血浆中乙醇浓度对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H A)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 (L P)比值变化的效应。方法 :给 14名健康成人口服剂量相当于1.0 2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另一项实验中 ,给 8名健康成人静脉注射剂量相当于 0 .83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服用乙醇后 380min采取静脉血测定乙醇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及丙酮酸的血浆浓度。在静注乙醇后 340min采血测定上述 5种物质的血浆浓度。结果 :在口服乙醇实验中 ,C0 为 6 6 .6±8.1mg·dl-1,显著低于 10 2mg·dl-1,(t检验 ,P <0 .0 0 1)。清除相斜率 β为 0 .2 2 9± 0 .0 5mg·dl-1·min-1。在静注实验中 ,C0 为 75 .6± 10 .9mg·dl-1,与 83mg·dl-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β为0 .2 4 5± 0 .0 5mg·dl-1·min-1。在两项实验中 ,我们应用群体间接生理反应模型来拟合乙醇浓度对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比值变化的效应 ,并得出各项参数。同时 ,我们发现 ,当乙醇的清除相结束时 ,H A比值尚未达最大值 ,说明在乙醇的零级代谢相时肝脏仍在产生NADH。乳酸和乙醇的关系曲线显示乳酸的变化呈现一种逆时钟方向的滞后。结论 :血L P比值不适合用作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 β 紫罗兰酮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 7)生长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细胞核分裂 ,生长曲线 ,集落形成和DNA合成实验 ,观察了用不同浓度 β 紫罗兰酮 (2 5、5 0、10 0和2 0 0 μmol L)对MCF 7细胞生长作用。 结果 β 紫罗兰酮可明显抑制MCF 7细胞增殖、细胞核分裂、集落形成和细胞DNA的合成 ,随着剂量的增加 ,抑制作用增强 ,IC50 值为 10 4 μmol L。细胞核分裂的抑制率分别为 2 4h 12 88%~ 6 8 6 7%。 4 8h 2 0 79%~ 87 79% ;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 2 4h 14 11%~ 6 5 18% ,4 8h 6 5 8%~ 72 4 8% ;DNA合成实验抑制率为 2 4h 16 75 %~6 5 33% ,4 8h 35 10 %~ 81 89%。结论 β 紫罗兰酮可抑制MCF 7细胞的生长 ,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 β-内啡肽 ( β- EP)在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病中的作用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 :将 5 5例复杂性高热惊厥 ( complicated febrile convulsion,CFC)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 ,治疗组加用国产盐酸纳洛酮 ,按每次 0 .0 2~ 0 .0 4 mg·kg- 1 ,每 8h1次 ,连续使用 3~ 5 d。治疗前后对患儿的血浆和脑脊液 ( CSF)中 β- EP进行放射免疫测定 ,观察惊厥复发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和脑脊液 β- EP无明显差别 ,P>0 .0 5。治疗后 5 d复查血浆和脑脊液 β- EP水平 ,纳洛酮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 ,P<0 .0 5。纳洛酮组所有患儿发热时均无惊厥再发作 ,脑电图好转。结论 :β-内啡肽 ( β- EP)与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 ,纳洛酮可以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肽与阿片受体的结合 ,减少 CFC发热时惊厥再发作  相似文献   
104.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美洛昔康的包合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测定美洛昔康在不同浓度 2 羟丙基 β 环糊精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及包合物的组成量比例和稳定性常数。方法在 2 5℃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实验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洛昔康在溶液中的浓度。结果随着 2 羟丙基 β 环糊精浓度增加和 pH的增大 ,美洛昔康的溶解度显著提高。计算了表观稳定常数、确定了不同pH条件下包合物的摩尔比。 结论难溶性药物美洛昔康与 2 羟丙基 β 环糊精可形成 1 :1包合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性激素水平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前瞻性研究了行IVF-ET的11例PCOS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卵泡液中IL-1β、LIF及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定量表达。结果:PCOS组卵泡液中LIF为21.1±11.1pg/mL,P为191.9×103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3.5±11.8pg/mL,305.9×103nmol/L,P<0.05);而PCOS组卵泡液IL-Iβ为39.9±11.5pg/mL,E2浓度为3334.00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8.3±10.6pg/mL,2138.1nmol/L),P<0.05。PCOS组胚胎种植率为8.8%,临床妊娠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42.9%),P<0.05;PCOS组OHSS发生率为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1%,P<0.05)。LIF与E2在两组患者呈负相关(r=-0.442,P=0.027)、LIF与LH/FSH比值在PCOS组呈负相关(r=-0.682,P=0.021);IL-Iβ与E2在PCOS组呈正相关(r=0.612,P=0.045);LH/FSH比值与P在PCOS组呈负相关(r=-0.780,P=0.005);LIF与IL-Iβ水平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IF可能是PCOS患者低种植率的关键因子;IL-Iβ可能是PCOS患者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易发生OHSS的一个致病因子;卵泡液IL-Iβ、LIF受卵巢激素调控。  相似文献   
106.
妊高征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胎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的定位 ,检测滋养细胞中TGF β1mRNA的表达水平 ,评估TGF β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 30例正常孕妇、2 5例妊高征孕妇的胎盘组织进行TGF β1定位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正常妊娠滋养细胞 6例、妊高征滋养细胞 6例中TGF β1mRNA表达水平 ,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 )胎盘TGF β1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 ;(2 )与正常组比较 ,妊高征组胎盘TGF β1的平均光密度显著增加(P <0 .0 5) ;(3)与正常滋养细胞比较 ,妊高征滋养细胞TGF β1mRNA的表达强度显著增强(P <0 .0 5)。结论 :胎盘组织中TGF β1主要位于胎盘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 ,胎盘滋养细胞合成TGF β1的增多与妊高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11天单次血β-hCG水平的临床预测价值,分析其与不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胚胎移植后11天测定血清β-hCG确定妊娠并继续妊娠至12周以上的患者192例,分为无效妊娠组(包括生化妊娠、异位妊娠和妊娠早期流产)和继续妊娠组(包括单胎妊娠、双胎妊娠和三胎妊娠),比较各组间的血清β-hCG水平,分析其与各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胚胎移植后11天,无效妊娠组的血β-hCG水平为81·43±73·15U/L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的323·75±315·29U/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单胎妊娠组血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双胎妊娠组和三胎妊娠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01)。当血中β-hCG介于10~50U/L时,生化妊娠和异位妊娠的阳性预测价值为81·8%,阴性预测价值达94·4%;当血β-hCG≤100U/L时,早期流产的阳性预测价值为80·8%,阴性预测价值为77·8%;当血β-hCG>250U/L时,双胎、三胎妊娠的阳性预测价值为83·3%,阴性预测价值为74·4%。结论:胚胎移植后11天单次血清β-hCG水平能有效地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不同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补肾益气方对流产大鼠胎盘孕酮生成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方对流产大鼠胎盘孕酮生成通路中相关重要上游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细胞色素P450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影响及其与孕酮(P)分泌的关系。方法:溴隐亭皮内注射法建立流产大鼠模型,分别于孕1-8 d、1-11 d灌服补肾益气方药,黄体酮肌注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P水平;RT-PCR技术检测LDLR、P450scc、3β-HSD在不同组动物胎盘中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LDL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中药组及黄体酮组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胎盘LDL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表达强度随孕天和给药时间逐渐升高,与血P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补肾益气方清热益气、固肾安胎,能调控胎盘滋养细胞LDLR、P450scc、3β-HSD基因表达,促进孕激素合成分泌增加,从而达到保胎维持妊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17β-雌二醇和雷洛昔芬促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第一继代BALB/c小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药物刺激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或雷洛昔芬;含阻断剂组预先添加不同浓度的SB202190(p38MAPK的阻断剂)阻断信号转导通路,再加17β-雌二醇或雷洛昔芬,作用72h后用MTT法与PNPP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加入雌激素或雷洛昔芬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细胞增殖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与未阻断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38MAPK在17β-雌二醇和雷洛昔芬诱导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増殖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燕麦β-葡聚糖对小肠蠕动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燕麦β-葡聚糖(Oglu)对小肠蠕动能力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进行小肠推进实验、用SD大鼠进行小肠平滑肌收缩实验(体内和体外给药)、体外模拟β-葡聚糖对淀粉酶酶解作用抑制能力实验。结果:灌喂Oglu后,食物在实验动物小肠体内的推进速度明显提高(P<0.01),小肠平滑肌蠕动的频率和幅度也显著增强。同时体外实验表明Oglu对淀粉酶的酶水解作用有一定抑制能力。结论:Oglu可通过抑制体内酶水解能力、增加小肠平滑肌蠕动的频率和幅度提高食物在小肠内的推进速度,使机体糖吸收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