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代宏  杨忠新  王春梅 《中国医药》2013,8(8):1153-1154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尿道局部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行膀胱镜检的男性患者40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于术前尿道内灌注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达克罗宁润滑镜鞘;对照组于术前尿道内灌注涂抹利多卡因注射液,石蜡油润滑镜鞘;观察2组的疼痛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为93%(18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 (16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可安全地用于尿道局部麻醉且麻醉作用强,润滑效果好,是术前尿道麻醉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2.
舒舟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12-1413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对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留置导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L)、石蜡油(S)两组,每组50例,L、S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苏醒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留置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程度并进行评估。结果L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中度以上导尿管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比石蜡油能明显减轻全麻苏醒期患者尿道的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涂抹在患儿包皮环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包皮环扎术的患儿60例,包皮过长13例,包茎47例,年龄4~12岁,体重14~38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达克罗宁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入室前30 min在家长配合下,将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包皮过长患儿的阴茎前2/3皮肤、龟头及冠状沟;对包茎患儿,先均匀涂抹阴茎前2/3皮肤,然后用18号直式留置针的外套管插入冠状沟附近,接注射器注入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并反复挤捏龟头及冠状沟数次,达克罗宁胶浆总用量0.2~0.3 ml/kg。C组于相同时点采用相同方法涂抹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儿入室后都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观察并记录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暴露冠状沟时(T_2)、扎线时(T_3)、剪除多余包皮时(T_4)的HR和MAP;记录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T_3—T_4时D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涂抹表面麻醉可有效降低全麻下包皮环扎术中患儿体动反应发生率,减轻循环波动,节减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局部麻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肺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5 mL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0.1 g/10 mL口含.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总用量、患者满意率,以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复方玉红栓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白芷、松香和苦参3种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磺胺嘧啶和盐酸达克罗宁含量,以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于280 nm波长处检测磺胺嘧啶和盐酸达克罗宁.结果 所建立的3种药材T...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的躁动, 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达克罗宁组(Ⅱ组)、右美托咪定组(Ⅲ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组(Ⅳ组), 各20例, 患者均不用术前药。Ⅲ、Ⅳ组在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负荷剂量静脉泵注, 15min后以 0.2~0.3 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Ⅱ、Ⅳ组达克罗宁胶浆于插管前均匀涂抹气管导管头端至15 cm处, Ⅰ、Ⅱ组泵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 分别于术毕时(T1)、气管导管拔管时(T2)、气管导管拔除后5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前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T2、T3时MAP均明显高于T1, HR均明显快于T1(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T1~T3时MAP均低于Ⅰ组(P<0.05~P<0.01), HR均明显慢于Ⅰ组(P<0.01)。4组苏醒期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无明显不同(P>0.05)。Ⅳ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Ⅰ、Ⅱ、Ⅲ组(P<0.01);Ⅱ、Ⅲ和Ⅳ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 Ⅲ组和Ⅳ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插管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 15min后以 0.2~0.3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 联合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 并能降低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朱文君  刘圣  夏宏  李清玉 《安徽医药》2012,(9):1244-1246
目的优化复方达克罗宁软膏处方,考察软膏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选择乳化剂;采用反射线直角单纯形法,考察软膏伸展性及稳定性,优化乳化剂和软膏基质十六醇的用量。结果选择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三乙醇胺-硬脂酸且用量为6.0%,十六醇用量为6.0%,软膏稳定,伸展性符合半流体软膏特性。结论该软膏处方合理,质量稳定。反射线直角单纯形法和单因素分析法,方法简单、实用,适合软膏剂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疱疹性口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口炎清颗粒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进食水受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口内溃疡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流涎消失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可在短时间内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祛白灵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祛白灵凝胶中氟尿嘧啶与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选定氟尿嘧啶的测定波长为265nm,参比波长为295nm,盐酸达克罗宁的测定波长为282nm,参比波长为245nm。结果:相关系数均为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和100.6%。RSD为1.4%和1.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