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2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653篇
口腔科学   639篇
临床医学   471篇
内科学   563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6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9篇
综合类   104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777篇
眼科学   115篇
药学   154篇
  12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01.
数字化医院的信息共享与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数字化医院的概念,详细介绍总结了数字化医院的业务及信息构成,分析了目前数字化医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些信息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电子病历、医疗设备信息传输以及信息系统信息交换三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的观点,最后展望了深入完善和发展数字化医院、远程医疗及社区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2.
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病人均在3D 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做出正确的诊断后,再根据3D DSA图片数据处理结果,拟定治疗方案。结果60例疑有脑血管病病人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90.0%,3D DSA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57例,其中脑动脉瘤26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6例,烟雾病4例,血管狭窄2例。脑动脉瘤26例中行动脉瘤内电解可脱弹簧圈(EDC)栓塞治疗9例,外科手术治疗14例,未治疗3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中手术治疗11例,栓塞治疗5例,γ刀治疗1例,2例放弃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6例均行球囊栓塞治疗。血管狭窄2例中支架置入1例。烟雾病4例,伴动脉瘤1例行栓塞治疗,余3例内科治疗。结论3D DSA与普通DSA比较,能够提高脑血管病检出率,对评价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CR与DR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CR与DR的原理分析、主要参数比较、操作使用比较、软件功能比较、设备发展前景比较以及作者通过数年的CR、DR使用经验认为:CR目前在中小型医院仍不失为较方便的数字摄影过渡设备,但医院达到大于100人/日的规模时,则必须以DR为主要摄影设备,CR只能作为辅助摄影设备.  相似文献   
104.
以梯度折射率透镜(自聚焦透镜)为摄像镜头,通过光电转换,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数字化口腔内窥镜。临床应用表明,所研制的自聚焦口腔内窥镜不仅操作简单、成像清晰且便于对患者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查询,有望成为牙科医生必备的一种新诊疗设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应用DR图像切割技术,探讨降低患者吸收剂量、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影像质量的途径。方法:选用不同大小的FPD照射野进行曝光,对诊断区外的影像切割后进行存储,在患者剂量、存储空间、影像质量等方面比较其与最大射野时的差异。结果:FPD受照面积分别为8×10英寸、10×12英寸、14×17英寸时,对应的与射野等大的存储文件大小分别为3.96MB、8.58MB、15MB,切割后存储文件最小分别可达2.1MB、5.2MB、7.5MB;与板等大照射野吸收剂量分别是2.16 dGy、10.61 dGy、2.78 dGy,与诊断区等大照射野吸收剂量分别为1.64 dGy、6.71 dGy、1.61 dGy。结论:在应用DR进行摄影时,缩小照射野至诊断区大小,并对图像进行切割,可以降低患者吸收剂量,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6.
本仪器利用光电传感器获取脉搏信号,经GL324模块实现信号的放大和整形,由单片机完成周期的测定并换算为每分钟脉搏数,再送液晶显示模块显示。低功耗和微型化设计,实现了脉搏测量便携化。  相似文献   
107.
管电压对胸部DR影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有效剂量相等条件下不同管电压对胸部DR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48例病人在90kV、125kV、150kV分别摄取后前位胸片,未经任何处理打印片子,五位资深放射专家采用五分法独立打分评估影像质量;采用Monte—Carlo转换因子估算有效剂量ED(mSv)。结果 绝大多数解剖结构在90千伏时得分最高(平均得分3.10),除了在心影轮廓、气管隆突和外围纹理方面以外,其余部位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有效剂量相等条件下采用较低千伏能获得更好胸部DR影像。  相似文献   
108.
医用显示器的选择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中的终端显示器从技术参数、性能特点等方面作了分析对比,阐述了医学影像诊断工作选用医用显示器的重要性.强调在医学影像数字化系统建设中,医用显示器和普通显示器在应用中的区别.并指出,在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中,如果终端显示器选择不当,将会带来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9.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神经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并研制了该系统的样机,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以SSVEP为实例探讨脑机接口系统中输出信号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独立分量分析和数字滤波器等技术提取脑电信号中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并对上述各种技术提取该信号的独到之处进行讨论。结果本文利用图示方式直观展示了三种信号处理技术在SSVEP提取中的特点。结论将三种信号处理技术用于脑机接口研制与开发的不同阶段,给特征信号的确认、分析和提取带来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