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9篇
  免费   2417篇
  国内免费   648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081篇
基础医学   1861篇
口腔科学   324篇
临床医学   1931篇
内科学   398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990篇
特种医学   5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457篇
综合类   3765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105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849篇
  21篇
中国医学   1132篇
肿瘤学   37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48篇
  2017年   823篇
  2016年   944篇
  2015年   897篇
  2014年   1606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287篇
  2011年   1422篇
  2010年   1157篇
  2009年   990篇
  2008年   907篇
  2007年   979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552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We developed an automated and objective method to measure posture and voluntary movement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ystonia using Fastrack, an electromagnetic system consisting of a stationary transmitter station and four sensors. The junction lines between the sensors attached to the head produced geometrical figures on which the corresponding aspects of the head were superimposed. The head position in the space was reconstructed and observed from axial, sagittal, and coronal planes. Fou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ystonia and 6 healthy subjects were studied. Each patient was representative of one of the typical patterns of cervical dystonia. The study allowed the authors to collect quantitative data on posture and range of motion of the head. This pilo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fficacy of the Fastrack system to objectively measure the head position in cervical dystonia patients.  相似文献   
82.
The choice of a surgical approach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and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 is still a controversial issue. While most of the surgeons are still performing decompression by laminectomy some are doing multi-level anterior decompression. Few neurosurgeons are performing decompression by corpectomy. We have treated 26 patients by median cervical corpectomy during the last 4 years. Thes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period of 25 months. Twenty one (80%) patients had a good outcome, 2 patients remained unchanged and 3 expir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our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patients with CSM and OPLL should be operated by median cervical corpectomy (anterior approach).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讨胃肠富集kruppel因子 (GKLF)在宫颈鳞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32例宫颈鳞癌组织 (研究组 )中GKLFmRNA的表达强度 ,以 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 (对照组 )。结果 GKLF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为 0 .76± 0 .15 ,而在宫颈鳞癌中的相对表达强度为 0 .4 2± 0 .19,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较 ,宫颈鳞癌组织中GKLFmRNA的表达丰度较低 (P <0 .0 5 )。而且临床分期愈晚 ,GKLFmRNA的表达强度愈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随着病理分级增高 ,GKLFmRNA的表达强度逐渐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宫颈鳞癌组织中GKLF表达下调 ,而且GKLF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 ,提示GKLF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或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摘除椎管内肿瘤,同时行颈椎侧块或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8例.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3周以内)可下床活动,无一例出现眩晕、颈痛、头痛等颈椎不稳的表现.随访6个月~2年未见后凸畸形发生,颈椎活动不受限制,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 结论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同时行经颈椎侧块或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能够维持手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吴毅文 《颈腰痛杂志》2004,25(2):97-100
目的阐述早期、中期脊髓型颈椎病(CSM)可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1990年2001年共收治的CSM病人426例,执行严格的诊断、纳入标准,采用颈牵、推拿、药物等综合治疗。结果426例CSM患者的近期疗效的优良率为67.11%,好转率为97.67%,并对其中的169例进行1年至7年1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年8个月,优良率78.70%,好转率98.22%,在随访患者中有30例治疗前后颈椎MRI对比,显示15例患者颈椎间盘达到部分还纳,其余15例无明显变化,426例CSM患者中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非手术治疗早、中期CSM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87.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0月对3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及骨赘.全部操作均在显微镜(10x)放大监视下应用高速磨钻、显微器械、1mm枪式椎板咬骨钳及微型刮匙配合进行。充分减压后作自体髂骨移植及钛板固定。结果:术中失血量平均每节段为80ml,术后咽喉部牵拉反应较轻.无并发症,3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改善,2例术后3个月开始改善,4例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无神经症状加重病例。经12~24个月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5分增加至13.4分,平均改善率为75.6%,影像学证实减压充分。椎体间植骨均愈合良好。结论:经颈前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组织分辨能力,操作精细.手术创伤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8.
宫颈上皮内瘤变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通过总结10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与预后,探讨分析CI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共108例各级CIN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术前肉眼多点活检及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其预后。结果所有病人均有性生活史。除45/108(417%)无症状外,63/108(58.3%)有分泌物增多,或同房出血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术前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于肉眼多.最活检符合率,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病人要求、CIN级别及病变部位、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14例随访超过5a,全部病人无1例复发,3、5a存活率均为100%。结论临床上对有性生活史的生育年龄妇女要警惕CIN,肉眼多点活检或阴道镜下活检可作为确诊手段,对不同的病人,依据病灶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避免复发,获100%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9.
颈椎前路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症状较重的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达骨性融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除1例钢板松动术后第5天再次手术外,未见食道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融合率高、内固定牢靠的优点,虽手术风险较大,但如操作细致,仍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比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前支和后支)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两种固定技术,固定C_(3-7)节段,每种技术使用2具标本和20枚螺钉。使用直径为3.5mm、长度为20mm的螺钉进行过度穿透侧块腹侧皮质固定。仔细解剖颈部的前侧方,观察螺钉与脊神经前、后支的关系。结果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总体神经损伤比例(45%)明显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引起的神经损伤均最多见于脊神经后支,分别为25%和45%。结论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损伤的风险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