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25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23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992.
目的了解供精人工授精子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评价应用冷冻精液实施供精人工授精出生子代的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行供精人工授精分娩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结果 2007年4月至2012年9月共监测12609周期,出生1745个子代,其中发生出生缺陷1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97‰。出生缺陷分类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唇腭裂,其他为双手多指畸形、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脑积水、婴儿局限性线状鱼鳞病、先天性白内障等。供精人工授精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卫生部发布一般人群发生率。结论冷冻精液行供精人工授精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一般人群发生率,冷冻精液行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3.
Papillomavirus (PV) are double‐stranded DNA viruses that can cause both benignant and malignant tumours in mammals. Twelve genotypes of bovine papillomavirus (BPV1–12) have been identified so far. The presence of BPV1 and 2 has been found in the body fluids of cattle and hors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BPV DNA and the expression of viral genes in the blood and sperm cells of healthy horses using PCR and RT‐PCR. BPV‐1 or 2 was detected in 14 of 70 blood samples (20%) and in 11 of 31 semen samples (35%). In five of fourteen blood samples, the E5 expression tested positive, while no blood sample was positive for L1 expression. Four of 11 (36%) semen cell samples proved to be positive for E5 expression, while no gene expression in L1 could be detected.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shows BPV1 gene expression in the blood and semen of healthy horses. Our data illustrate the ne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ce of BPV in non‐epithelial tissues of hors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these viruses.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研究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其他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精子DFI在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959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检测,运用Diff-quik染色法对精液进行染色处理后再作形态学分析,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检测精子DFI,根据精子DFI值分组,Ⅰ组精子DFI<30%,Ⅱ组精子DFI≥30%,并对精子DFI与其他精液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Ⅰ组有754例;Ⅱ组有205例。Ⅰ组的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P)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年龄、不动精子百分率(IM)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精子存活率、PR、NP、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r=-0.409、-0.402、-0.198、-0.216,P<0.05),而与患者年龄和IM呈正相关(r=0.181、0.402,P<0.05)。结论精子DFI与多项精液参数相关,因此精子DFI检测应与精液常规检测及精子形态学分析相结合,为临床评估男性不育患者的生育力提供可靠且准确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95.
人精液中NO与TP、Alb及Tf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精液一氧化氮(NO)与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f)含量的关系。方法参照WHO标准方法,进行精液常规分析。采用镀铜镉还原荧光法检测N0代谢产物硝酸盐(NO3^-),用双缩脲法检测TP,溴甲酚绿法测定Alb,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Tf含量。结果 不育活率异常组、少精子和无精子症组的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TP、Alb和T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两组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不育组NO含量与TP、Alb和Tf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88、r=-0.98、r=-0.68,P均〈0.05)。结论 精液蛋白质含量测定有助于精子质量的评价,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NO对精子运动能力及蛋白质的分泌利用有抑制作用,这对不育症的机制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人类精子库供精志愿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供精志愿者筛查结果及被淘汰原因。方法按2003年卫生部修订的《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对576例供精志愿者进行筛查。结果82例(14.2%)成为合格的供精者,淘汰494例(85.8%),其中:441例(89.3%)未达到人类精子库有关的精液质量要求,26例(5.3%)主要是体检中支原体阳性(11/10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108)和常规细菌培养异常(4/108)等,其他原因27例(5.4%)。结论供精志愿者筛查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精液质量未达到人类精子库标准,另外支原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精液常规细菌培养异常等也是淘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层次男子的精液特征和性行为,以确认年龄是否对其有影响。方法:女方所致不育夫妇中,取接受体外受精或宫内人工受精的男子(792人)精液作为样本。用精子采集器在性交过程中采集样本,并用 WHO 的标准人工评估精液特征。将这些男子根据年龄分为4组:(i)20-30、(ii)31-40、(iii)41-50和(iv)51-60岁。比较他们的精液特征和填写的性行为反应调查表。结果:数据显示不同年龄层次的男子之间的精液特征,尤其是精子浓度、活力、活力等级、低渗肿胀和正常精子形态,有显著统计差异。用严格标准而不是 WHO 标准评估时,正常精子形态随年龄的下降更显著。精子总量、总活动精子和总功能精子成分(使用 WHO 标准和严格标准评估)也有差异。年龄男子的计划怀孕年份、性行为频率和性交满意度与低龄男子相比也有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数据明显表明年龄对精液特征和性行为有影响,说明用 WHO 标准进行常规的精液分析以制定正常精液特征标准值时应该考虑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按摩后尿液(VB3)及精液(SF)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AP/CPPS)诊断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按照患者EPS、VB3及SF中的白细胞计数评估CAP/CPPS和传统分类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P)发病率,综合分析EPS、VB3及SF在诊断CAP/CPPS的作用,比较CAP/CPPS与NBP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在132例CAP患者中,通过EPS诊断CAP/CPPS非炎症型(Ⅲa)发病率为33.3%,通过VB3及SF诊断Ⅲa发病率均为34.1%,而采用复合标准如EPS、VB3或SF中符合Ⅲa诊断的发病率为59.1%,而NBP的发病率为33.3%,Ⅲa发病率为NBP发病率1.77倍,两者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样本对CAP/CPPSⅢa的最高诊断率为34.1%,联合行EPS和VB3对CAP/CPPSⅢa的诊断率为50.0%,联合行EPS和SF对CAP/CPPSⅢa的诊断率为52.3%,联合行VB3和SF对CAP/CPPSⅢa的诊断率为47.7%,单样本与联合样本的诊断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们认为按NIH分类诊断的CAP/CPPSⅢa较传统分类的NBP发病率显著升高,EPS、VB3和SF3种样本的联合检验可以有效评估炎症的发病情况,从而明确CAP/CPPS的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999.
1091例不育男性年龄与精液变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建  闵丽华  李晓洁  邓涵滔 《四川医学》2009,30(11):1815-1817
目的分析不育男性精液常规性状与年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4月在我中心接受精液检查的不育男性精液进行了整理。将1091例不育男性精液数据常规指标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不同年龄组(≤24、25~29、30~34、35~39、≥40岁)间正常精液的密度,活动度差异以及异常精液组年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接受不育检查患者的年龄分布。结果接受精液检查的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其中以30岁人数最多;分析正常组精子密度发现,30~34岁组密度最高,为(71.47±33.71)×10^6/ml,但是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精液活动度,A、B、C级精子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级精子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分析异常精液组患者,异常精液占总统计样本的31.62%,其中无精症患者占6.97%,少弱精患者为6.87%,弱精症患者占17.78%,均不存在年龄变化的差异(P〉0.05)。结论男性不育与年龄不存在差异,不育可发生在生育期男性的任何阶段。  相似文献   
1000.
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的使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伟力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例临床精液标本,对仪器的重复性、准确性进行测定,同时与经典手工法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仪器的重复性较好,准确性与手工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伟力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的重复性及准确性较好,可以替代作为常规手工精液检查方法对男性生育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